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CT表现类型与c-erbB-2的关系,更全面的认识NPC生物学特性。材料与方法搜集放疗前进行CT检查并有详细临床记录的NPC标本70例,采用S-P法进行c-erb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erbB-2表达与NPCCT表现类型和临床预后关系。结果NPC的c-erbB-2阳性率为84.29%,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级无关;11I型NPC的c-erbB-2阳性率显著高于Ⅱ型(P=0、018);c-erbB-2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和放疗后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远离鼻咽腔生长的NPC较邻近鼻咽腔生长者,c-erbB-2阳性率要高,恶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P~(53)蛋白测定与临床生物学意义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53 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关系及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2例大肠癌组织及 16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p53 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P53 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 ,P53 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5 3 13%。P53 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大体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Ducks’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 (P >0 .0 5 )。P53 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伴肝转移相关 (P <0 .0 5 )。结论 P53 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 ,尤以伴肝转移者为著。p53 蛋白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PCNA和P5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癌基因蛋白(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用LDP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标本中的PCNA和P53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前CT表现的关系.结果PCNA和P53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侵犯肾包膜、肾周脂肪间隙、肾筋膜,局部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和脉管受累有关;而P53的表达与上述征象无关.结论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中,肿瘤有侵犯肾包膜、肾周脂肪间隙、肾筋膜,局部淋巴结转移及邻近器官和脉管受累征象时,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将肺癌影像学表现征象同病理特征及P53蛋白表达相对照,探究肺癌MSCT表现的分子病理学基础,寻找中心型肺癌浸润转移的相关生物学标志。方法:对58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行MSCT平扫及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将容积扫描数据传至AW4.2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所取手术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测定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P53蛋白含量,同所得CT图像进行相关性研究。统计学分析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8例中心型肺癌中P53蛋白表达率为65.5%,高分化癌P53蛋白表达率为33.3%,低分化癌中表达率为76.7%,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CT影像中,淋巴结转移36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8%,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侵袭密切相关,根据MSCT征象可推断出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Ki-67、p16和p5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27例结肠癌进行Ki-67、p16和p53的检测。结果:结肠癌Ki-67、p16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8%、47.2%和54.3%。Ki-67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无关(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肠癌中Ki-67蛋白和p16、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结肠癌中Ki-67表达的上调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16和p53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术前联合检测Ki-67、p16和p53在结肠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对指导手术决策,以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术前均经胸部CT平扫与增强扫描,以判定转移淋巴结(MLN)的存在情况与影像表现,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验,以探测癌组织内VEGF与p53蛋白的表达。对所有患者MLN的CT表现与VEGF、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对食管癌MLNs诊断的准确率为83.33%(55/66)。在CT像上,MLNs表现为肿大、圆球形、强化不均匀或伴坏死、融合。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2.12%(41/66),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52%(34/66)。VEGF、p53蛋白在食管癌MLN阳性组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MLNs的短径小于等于2cm组与短径大于2cm组的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食管癌MLN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而食管癌中较高的VEGF、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CT类型和放射治疗剂量与鼻咽部预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CT类型和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 )剂量与鼻咽部预后的关系 ,为设置合理的放疗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5 6例疗前NPC ,均有完整的放疗后 3年追踪资料 ,鼻咽部复发者 17例 ,鼻咽正常 3 9例 ;根据疗前CT表现 ,5 6例NPC分为Ⅰ型 13例 ,Ⅱ型 2 8例 ,Ⅲ型 15例 ;鼻咽部剂量 (DT)分为 70 0 0cGy以下 ,70 0 0cGy≤DT <80 0 0cGy和DT≥ 80 0 0cGy 3种情况 ,将NPC的CT 3种类型和鼻咽部DT与 3年局部复发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NPCCT所见从Ⅰ、Ⅱ至Ⅲ型 ,放疗后3年局部复发率逐渐升高 ;CT所见Ⅰ型患者 ,鼻咽部DT采用 70 0 0cGy左右时 ,疗效较好 ;CT所见Ⅱ、Ⅲ型患者 ,鼻咽部DT <70 0 0cGy时 ,放疗后 3年内局部复发率要比 70 0 0cGy≤DT <80 0 0cGy时高。结论 根据NPCCT类型 ,可以初步确定鼻咽部合理的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N0期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颈部淋巴结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KAI1/CD82在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60例N0期声门上型喉SCC颈清扫淋巴结中KAI1/CD82的表达、12例新鲜喉癌组织和同期距癌周至少0.5 cm的正常喉黏膜组织KAI1/CD82的表达,以及KAI1/CD82的表达水平与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病理分化类型及浸润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60例N0期声门上型喉SCC患者颈清扫淋巴结327个,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KAI1/CD82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84个淋巴结KAI1/CD82表达降低。其中,常规病理检查发现46个淋巴结有转移者,KAI1/CD82检测表达也降低;38个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转移者,KAI1/CD82表达也降低。检测出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SCC有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P<0.01)。KAI1/CD82在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KAI1/CD82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有关,与患者的病理分化类型、浸润程度、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umor lymph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I1/CD82表达与N0期声门上型喉SCC的病理分化类型有关,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KAI1/CD82表达越低;与浸润程度有关,随着T分期的增高,KAI1/CD82的表达随之降低;KAI1/CD82表达降低可能与N0期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有关。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SCC的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隋颖  康健 《转化医学杂志》2013,2(4):203-207
目的检测N0期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颈部淋巴结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KAI1/CD82在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法,检测60例N0期声门上型喉SCC颈清扫淋巴结中KAI1/CD82的表达、12例新鲜喉癌组织和同期距癌周至少05 cm的正常喉黏膜组织KAI1/CD82的表达,以及KAI1/CD82的表达水平与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病理分化类型及浸润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0例N0期声门上型喉SCC患者颈清扫淋巴结327个,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KAI1/CD82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84个淋巴结KAI1/CD82表达降低。其中,常规病理检查发现46个淋巴结有转移者,KAI1/CD82检测表达也降低;38个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转移者,KAI1/CD82表达也降低。检测出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SCC有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P<001)。KAI1/CD82在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KAI1/CD82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有关,与患者的病理分化类型、浸润程度、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umor lymph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CD82表达与N0期声门上型喉SCC的病理分化类型有关,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KAI1/CD82表达越低;与浸润程度有关,随着T分期的增高,KAI1/CD82的表达随之降低;KAI1/CD82表达降低可能与N0期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有关。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SCC的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CCR7(CC chemokine receptor 7,CC类趋化因子受体7)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26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前未进行放射治疗或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26例周围型肺癌中CCR7的表达水平,并将肺癌的CT征象与CCR7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周围型肺癌中,CCR7表达在腺癌中阳性表达率75.0%(15/20),鳞状细胞癌33.3%(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CR7在肿瘤≤3.0cm者阳性表达率75.0% (15/20),而>3.0cm者仅33.3%(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CCR7表达与瘤体深分叶征、棘状突起、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等CT征象无关(P>0.05).结论 周围型肺癌CCR7的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与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螺旋CT(SCT)征象与癌组织中Cox-2、nm23表达间的关系。方法44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S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术后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Cox-2、nm23表达情况,用SPSS12.0软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SCT对食管癌有无邻近结构受侵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8.6%(39/44)和90.9%(40/44),与手术病理对照一致性好(P<0.0001);(2)Cox-2阳性表达率79.5%(35/44),与SCT征象上癌肿长度、邻近结构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3)nm23阳性表达率68.2%(30/44),与SCT征象上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4)Cox-2阳性表达和nm23低表达共同促进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结论SCT扫描能较全面地显示食管癌影像学特征,SCT征象与Cox-2、nm23异常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nm23-H1在不同X线分型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28例不同X线类型的结肠癌组织中的nm23-H1基因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nm23-H1阳性表达组中肿块型和溃疡型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5年死亡率明显低于浸润型(P<0.01),结论:nm23-H1基因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根据nm23-H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的X线类型联合分析有助于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判定和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Survivin和PCN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了解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1%(49/68):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有关(P〈0.05)。肿瘤残留、复发及转移者Survivin表达有增高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生存时间〈5年者Survivin表达明显增高。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73.5%(50/68),Survivin与PCNA的表达正相关。结论Survivin对预测鼻咽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CT影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深入认识CT征象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搜集放疗前进行过CT检查的NPC活检标本69例(其中3年随访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表达情况,详细分析NPC的CT表现为PCNA表达的关系。结果:(1)69例中,PCNA阳性率为94.3%(65/69),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PCNA高表达率(>50%)为68.4%(26/38),而茎内软组织正常PCNA高表达率40.7%(11/2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26);(2)当肿瘤累及后鼻孔鼻腔时,其PCNA高表达率较未受累者高(P=0.04);(3)当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时,其放疗后3年无瘤生存率低于茎内软组织正常者(P=0.005)。结论:放疗前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者,PCNA多呈高表达,放疗后更易发生复发。  相似文献   

15.
CD44v6,E-cad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T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E-cad在周围型非小细胞性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中CD44v6,E-cad蛋白的表达强度,并分析其与CT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周围型NSCLC组织中CD44v6,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和43.9%。、CD44v6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分叶征、毛刺征、胸膜浸润和纵隔淋巴结增大呈正相关(P<0.01或0.05)。E-cad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分叶征、毛刺征、胸膜浸润,纵隔淋巴结增大以及肿瘤大小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阳性与E-cad阴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高表达与E-cad失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关系。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浸润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的肺癌CD44v6高表达而E-cad失表达,提示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潜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肺腺癌在CT上的一些典型征象,并探讨这些征象与CD147、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01至2012-12周围型肺腺癌73例可作免疫组化的蜡块及术前CT检查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肺腺癌组织中CD147及VEGF的表达结果,对阳性结果根据染色面积及染色强度进行等级划分。将CD147、VEGF的表达结果与术前CT检查的各特异性征象进行对比,观察两种基因表达结果与CT征象之间是否相关。结果 CD147表达与CT征象中的空泡征、肿块大小、棘突征、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无相关性(P〉0.05);VEGF表达与毛刺征、棘突征、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P〈0.05),与肿块大小、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肺腺癌的某些CT特异性征象与CD147、VEGF表达有相关性,可为判断肺腺癌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计数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对微血管密度进行计数 ,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3 9 6% (3 8/96)和 8.9% (6/5 6)。组织学Ⅲ级癌P53蛋白阳性率 (5 5 .3 % ,2 1 /3 8)高于Ⅰ级癌 (2 0 .8% ,5 /2 4) (P <0 .0 5 )。乳腺癌P53蛋白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ER状态相关 (P <0 .0 5 ) )。 96例乳腺癌平均MVD(5 1 .3± 1 7.0 )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 (2 9.3± 9.5 ) (P <0 .0 1 )。MVD计数与组织学分级 (P <0 .0 1 )和淋巴结转移 (P <0 .0 1 )密切相关 ,但与ER状态无关 (P >0 .0 5 )。MVD计数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与 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P53蛋白表达和MVD计数不但可以作为乳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而且对揭示早期乳腺癌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周围型肺癌P16蛋白表达及与CT表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中P16蛋白的表达及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对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并应用免疫且化技术SABC法对全部手术切除标本进行P16蛋白检测。结果 肺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50.9‘%)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93%)(P〈0.01),且同时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1)。在CT表现中,当肿瘤直径〉3cm,出现深分叶、棘突征、瘤  相似文献   

19.
胡望远  周玲  陈晓钟  姜峰  朱省戒  杨昕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03-1106
目的:探寻鼻咽癌咀嚼肌间隙侵犯的各种MRI表现。方法:100例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NPC病例放疗前MRI检查。结果:100例中咀嚼肌间隙受侵犯58例。按咀嚼肌间隙侵犯途径及各部分受侵情况分为由内向外侵犯53例:翼内肌侵犯53例,翼内肌及间隙受侵33例,翼内外肌受侵21例,翼肌及颞肌受侵2例,翼肌、颞肌及咬肌受侵1例。经咽颅底筋膜与中颅窝底之间隙直接侵犯翼外肌3例;肿大淋巴结侵犯颞肌及咬肌各1例。按信号改变分为同时表现为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增强后异常强化47例;MRI平扫未显示,仅增强后异常强化11例。结论:咀嚼肌间隙侵犯一般沿从内到外的途径。MRI咀嚼肌间隙侵犯的主要表现为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及增强后异常强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C-erbB-2、ER、P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患者术前皆未行化疗或放疗,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应病灶多层螺旋CT表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主要征象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呈浅分叶或毛刺状边缘,边界模糊,瘤内有坏死、细沙砾样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为主,可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直径增大,长短径比例小于2,淋巴结实变,实质厚度不均,淋巴结边缘模糊。乳腺癌病灶的大小、钙化、淋巴结转移与C-erbB-2阳性表达正相关(P0.05),毛刺状边缘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ER、P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