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腹部手术前后长时间禁食水,术中神经肌肉组织牵拉、药物麻醉、肠道污染,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引流不畅、个体差异等多因素使得胃肠道处于短暂抑制状态[1],导致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多表现以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或胀满或疼痛,为主要症状。胃肠系统抑制时间越久,其功能受损越严重,可引起肠粘连、肠梗阻、吻合口痿,甚至术口感染、裂开等严重并发症。中医治疗多用汤药内服、针灸、敷贴、耳穴压丸、穴位埋线、中药灌肠等,现将穴位埋线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对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穴位按压组各30例,均行常规术后对症治疗,穴位按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穴位按压治疗,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发现,穴位按压组术后腹痛、腹胀、切口痛、呃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压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穴位按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穴位按压可明显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压可有效改善腹部术后患者腹痛、腹胀等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如何促进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 81例 ,并与未采取措施的 60例进行对照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手术病人共 1 4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 60例。治疗组 81例中 ,男性 50例 ,女性 3 1例 ;年龄 1 8~ 78岁 ,平均 46.6岁。胃肠道手术 49例 ,原发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 ;非胃肠道手术3 2例 ,原发病有胆道结石、门脉高压、后腹膜肿瘤、急性阑尾炎等。其中急诊手术 2 5例 ,择期手术 56例 ;硬膜外麻醉 3 6例 ,全身麻醉 4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灸罐法干预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灸罐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发生及程度,有无恶心、呕吐、术后肠梗阻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发生及程度比较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灸罐干预能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穴位按摩用于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部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是直接关系机体康复的重要环节。笔者 1995~ 1996年间用穴位按摩来促进腹部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并与对照组对照 ,效果有明显差异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995年 3月~ 1996年 3月对 18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穴位组、对照组 ,其中男 76例 ,女 10 4例 ,年龄2 0~ 75岁。2 治疗方法两组均为前一日晚餐进流质 ,晚 8时行清洁灌肠 ,术前 12小时禁食 ,术前 4小时禁水。穴位按摩组 :术后次日对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股内等按摩 ,由轻到重至酸、麻、胀感为度。每个穴位 1~ 3分钟 ,至自主排气即停。对照组 :不使用辅助方…  相似文献   

7.
8.
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是有效的防治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 ,通过对术后患者应用番泻叶口服或灌肠 ,临床观察证实对早期恢复消化道功能 ,控制术后并发症 ,有明显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病种及手术方式不同 ,我们于近 2年把腹部手术病例 136例 ,分成番泻叶口服或灌肠组 (试验组 )和不同番泻叶组 (对照组 )。  试验组 6 9例 ,对照组 6 7例 ,共计 136例。其中试验组 :胃大部切除 10例 ,阑尾切除 4 5例 ,肠部分切除 5例 ,肾切除 6例 ,剖腹探查术 3例。对照组 :胃大部切除 10例 ,阑尾切除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联合穴位埋线对颅脑外伤术后康复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颅脑外伤术后康复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0例,于颅脑外伤术后行活血化瘀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0例,手术后未现代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疼痛V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认知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认知功能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疼痛VA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穴位埋线可改善颅脑外伤术后康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穴位埋线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维护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在5~12分的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所表现的不同病机和症状,辨证取穴进行埋线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入组后不同时点腹腔压力检测情况,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发生率,肠内营养可耐受率达到目标值(30 kcal/kg·d)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内营养可耐受率达到目标值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入院后48 h、4天和7天腹腔压力均低于对照组[(11.10士1.47) mmHg vs (13.50±1.43) mmHg、(8.40±1.25) mmHg vs (11.90±1.56) mmHg、(6.73±0.74) mmHg vs (10.80±1.30) mmHg,均P<0.01].观察组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3种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26.7%(8/30),低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1).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穴位埋线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肠内营养的不耐受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从单纯穴位埋线、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穴位埋线联合西药、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穴位埋线联合心理治疗方面综述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随机对照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来研究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佳方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2.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庆霞  王少松  谢有良 《中医杂志》2011,22(21):1849-185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功能性便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72例,埋线组给予天枢、大肠俞、肾俞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2周埋线1次,共治疗8周;针刺组给予常规穴位针刺,每天1次,连续5天,休息2天,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评分。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94.44%,针刺组总有效率80.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埋线组各项评分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且较传统针刺方法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肥胖大鼠SOCS-3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瘦素抵抗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正常组,挑选经高脂饲料喂养12周体质量超过正常大鼠20%者,随机分模型组和埋线组。埋线治疗后,使用ELISA和RT-PCR等方法观察穴位埋线对各组肥胖大鼠下丘脑胰岛素、瘦素含量、瘦素受体基因(OB-Rbm RNA)表达,观察下丘脑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表达;观察外周血清SOCS-3的含量表达。结果:埋线后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较模型组肥胖大鼠明显降低(P0.05),而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和脑、血瘦素和胰岛素之比较模型组肥胖大鼠均明显升高(P0.05);埋线后大鼠下丘脑OB-Rbm 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肥胖大鼠比较显著增加(P0.05),而SOCS-3m RNA表达水平及血清SOCS-3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穴位埋线改善胰岛素、瘦素血脑转运屏障及胰岛素、瘦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障碍,进而纠正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达到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魏丹 《西部中医药》2014,(8):125-126
目的:观察枳术宽中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治疗组同时给予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口服;穴位埋线,10天埋线1次。2组均以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36.7%,对照组为1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饱胀、胃脘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7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以穴位埋线疗法(主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毫针常规针刺疗法(主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体重及体重指数(BM 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和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穴位埋线法对糖尿病大鼠进行早期干预处理。结果:经治疗后,除血糖以外,其余各项指标埋线组与DM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采用穴位埋线可干预糖尿病大鼠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和进展,其作用机制并非来自穴位埋线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9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由生活作息紊乱等原因造成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大便秘结不通。患者临床可见粪质干燥、坚硬,如羊粪状,排便艰涩难下,常数日一行,甚至非泻药或灌肠不能排出,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9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吉林中医药》2003,23(10):49-52
近年来 ,慢性胃炎患者有自幼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之势 ,5 0岁以上人群约 5 0 %患有慢性胃炎[1] 。尤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比较困难 ,且易发生癌变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而针灸对该病治疗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服食药物所致的副作用 ,特别是大部分解痉止痛药对消化道蠕动的抑制 ,也避免了因胃肠疾病而对药物吸收所造成的影响 ,减少消化道的负担 ,因此针灸治疗该病有广泛的治疗前景与研究空间。穴位埋线是集多种方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弥补了针刺时间短 ,疾病痊愈差、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近十余年来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预处理对癫痫大鼠行为学及脑电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埋线组、西药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青霉素钠造成癫痫大鼠模型。埋线组大鼠在造模前第1、4、7天"印堂"透"百会"、"长强"穴埋线;西药组大鼠丙戊酸钠灌胃,每日1次,连续7d。观察发作潜伏期及发作程度,及脑电电压和脑电频率。结果:治疗后埋线组、西药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均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1),发作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脑电电压低于模型组(P0.01),脑电频率高于模型组(P0.01);埋线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预处理可使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程度减轻,使癫痫痫性放电幅度降低,调节脑电频率,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疗效与口服丙戊酸钠相当。  相似文献   

20.
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颈源性偏头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20例由于颈椎病变引起的偏头痛病人,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