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腹直肌转位使膀胱前置,改变膀胱与后尿道的后角。且利用腹肌收缩增加膀胱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量。作者采用该法治疗7例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原性膀胱,结果均获成功。此术式解除膀胱颈Y—V成形术后尿失禁之后顾之忧,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膀胱腹直肌间置术治疗无反射性神经膀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膀胱腹直肌间置术治疗神经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选择无反射膀胱患54例,通过手术将膀胱置于腹直肌及其前后鞘之间,观察手术患症状,排尿情况及残余尿量的改变。结果:手术后81.5%的患可自行排尿,症状好转或消失,手术后残余尿量较手术前有显性减少,结论:膀胱腹直肌间置术是治疗神经膀胱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患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腹直肌转位使膀胱前置,改变膀胱与后道的后角。且利用腹肌收缩增加膀胱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量。作者采用该法治疗7例逼悄肌无反射型神经原性膀胱,结果均获。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1990年9月-2002年10月利用膀胱腹直肌间置术或加用膀胱颈部松解术,一期完成膀胱功能重建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型膀胱或伴膀胱颈部梗阻16例。术后排尿通畅,残余尿<50mL4例,<100mL10例,<150mL2例,随访6个月-4年,无复发,效果满意。作者认为该术式是解决逼尿肌收缩无力型膀胱或伴膀胱颈部梗阻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膀胱全切术后更接近生理的代膀胱手术。方法:对18例男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术,采用去带盲升结肠与后尿道吻合的原位新膀胱术,并将新膀胱进行腹直肌间置的新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5年。18例均能通畅排尿、无1例发生昼夜尿失禁、无代谢失调、无肾积水和膀胱输尿管返流,新膀胱感觉良好,残余尿平均为(22±6.3)ml,新膀胱容量分别平均为(355±25.3)ml,最大尿流率分别平均为(19±5.4)ml/s。排尿时新膀胱压力分别平均为(5.7±2.5)kPa。结论:在男性全膀胱切除术后运用去带盲升结肠腹直肌间置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原位新膀胱术。  相似文献   

6.
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原性膀胱,Bunts采用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1988年韩氏等报道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效果均佳。我院自1993年5月~2002年10月采用韩氏的手术方式开展了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非截瘫型逼尿肌无反射(或低下)神经原性膀胱共8例。8例术前残余尿量均大于150ml以上,手术后减少至50ml以下,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Wang JX  Zhang D  Fan YZ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5):1060-1061
神经原性膀胱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达到低压储尿和低压排尿。我科应用去黏膜回肠浆肌层补片扩大膀胱,对合并盆底肌松弛患者同时行双侧髂腰肌盆底加强术,治疗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并对38例采用此种手术治疗的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8.
经会阴尿道外括约肌切断治疗神经原性膀胱张恩荣,王更轩,苏翼,张波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273700)通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和逼尿肌无反射伴有尿道外括约肌痉挛类型的神经原性膀胱,一般采用经尿道外括约肌切断的方法进行治疗(1)。基层医院缺乏电切设备,...  相似文献   

9.
<正> 编辑同志: 自1988年以来,我们采用催产素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原膀胱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4例病人中,男6例,女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0岁。病史最短2个月,最长10年。残余尿量最少500ml,最多达2600ml。14例病人均作了膀胱测压及冰水试验,证实为逼尿肌无反射神经原性膀胱。排泄性泌尿系造影检查见:膀胱呈塔型改变  相似文献   

10.
犬神经原性膀胱模型制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犬神经原性膀胱动物模型并进行动物表现、尿动力学及膀胱造影分析。方法 10只雌性杂交犬,分为两组。骶上组5只在第4~5腰椎间隙水平横断脊髓,骶下组5只在横断脊髓后再完全破坏骶髓。观察术后犬表现,尿动力学分析犬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膀胱容量、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尿道压力。进行膀胱造影。结果 骶上组犬术后膀胱容量、顺应性、逼尿肌压力分别增加,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骶下组犬的膀胱容量、顺应性、逼尿肌压力分别增加,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骶下组犬膀胱造影显示膀胱容量增大。结论 犬骶上型和骶下型神经原性膀胱模型均符合脊髓损伤恢复期的膀胱表现,两模型适于进行神经原性膀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提高前列腺增生手术的疗效。方法:对4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测定、前列腺增生国际症状评分(IPSS)等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无/和轻度膀胱出口梗阻(BOO)者5例,逼尿肌收缩强度很弱者为4例(其中2例合并无/或轻度BOO),7例患者半年内疗效欠佳。结论:逼尿肌收缩功能很弱或/无BOO和轻度BOO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可能需慎做前列腺手术。  相似文献   

12.
[背景 ]神经原性膀胱在临床工作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为此以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进行了问诊及尿流动态研究以观察脑血管疾病对膀胱机能的影响 .[病例报告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排尿症状问诊 ,对 46例有排尿障碍症状者进行残尿、膀胱内压的测定、外括约肌肌电图以及对其波形的分析 .结果示 ,有排尿症状者占 78% ,其中储尿症状较多 ,有切迫性尿失禁者占 47% .对 11例有排尿症状者进行了尿流动态检测 ,其结果有残尿者 4例 ,残尿量为 5 0~ 10 0mL(平均 73mL) ,膀胱容量缩小 9例、增大 1例、正常 1例 ,逼尿肌过度反射 8例 ,球海绵体肌反射亢进 3例 ,排尿肌外括约肌协调不全 4例 .[讨论 ]脑血管病患者中近 80 %有排尿障碍 ,储尿、排尿两障碍并不少见 ,但以储尿障碍为主 .尿流动态检测结果示排尿障碍者的神经传导障碍主要由中枢神经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及隐性脊柱裂所致的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4~14岁患儿71例均表现为排尿排便异常。病理改变为盆底肌肉瘫痪,肌层薄弱,盆底下垂,排尿反射消失,膀胱容积改变。全组患儿均采用改良的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直肠悬吊,回肠去粘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6月~3年。结果71例中,大便控制明显改善67例,小便控制明显改善63例,8例经术后训练有改善。结论此方法是治疗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一种较好方法。术后患儿应进行排便、排尿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及隐性脊柱裂所致的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 :4~ 14岁患儿 71例均表现为排尿排便异常。病理改变为盆底肌肉瘫痪 ,肌层薄弱 ,盆底下垂 ,排尿反射消失 ,膀胱容积改变。全组患儿均采用改良的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 ,直肠悬吊 ,回肠去粘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 ,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 6月~ 3年。结果 :71例中 ,大便控制明显改善 67例 ,小便控制明显改善 63例 ,8例经术后训练有改善。结论 :此方法是治疗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一种较好方法。术后患儿应进行排便、排尿训练  相似文献   

15.
熊升远  鞠富霞 《河北医学》2003,9(3):241-243
目的:探讨如何准确评价膀胱颈硬化症逼尿肌功能。方法:对78例膀胱颈硬化症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单纯性逼尿肌收缩力增高者39例,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率为0;逼尿肌不稳定者31例,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率为46%;逼尿肌收缩无力者8例,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率为100%。结论:应用尿动力学检查来评价膀胱颈硬化症逼尿肌功能,对合理选择病倒,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髂腰肌加强盆底肌膀胱成形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14岁171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在改良的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粘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和膀胱包裹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4个月~5 a,171例中,小便控制明显改善163例,术后经训练有改善8例。结论:此手术方法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一种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7.
为治疗因腰骶段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原性膀胱尿失禁,作者采用一种外科新方法,将腹直肌外侧部分移植到膀胱前壁和顶部,以增加神经血管供应。上述方法用于治疗1例病人,术后4周,病人能控制排尿,残余尿量由190ml 减至43ml。  相似文献   

18.
骶神经对下尿路的支配及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S2?S4神经根对膀胱、尿道及阴茎主要支配分布及功能影响,为高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电刺激家犬S2?S4神经根,观察记录逼尿肌、括约肌收缩状况,膀胱压力变化及阴茎勃起状态,并对其运动诱发电位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刺激S2神经根引起的逼尿肌运动诱发电位峰值及膀胱压力变化可达到正常的60%,电刺激S3神经根引起的括约肌运动诱发电位峰值可达正常的57%,电刺激S4神经根可使犬阴茎勃起程度较高。结论:S2?S4神经分别为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及阴茎的主要支配神经。此对于进一步重建和恢复截瘫后下尿路功能且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功能损害,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导致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壁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后逼尿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以15例逼尿肌过度活动的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例未接受BTX-A注射;7例首次接受膀胱壁BTX-A注射;5例接受第2次膀胱壁BTX-A注射;1例接受第3次膀胱壁BTX-A注射。在注射BTX-A后即刻用膀胱镜活检钳留取逼尿肌组织,48 h内制作成标本,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未接受膀胱壁BTX-A注射逼尿肌的肌细胞形状多样、排列紊乱;肌细胞核增大、不规则;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肌细胞间中间连接减少、胞膜形成广泛的锯齿状胞突连接、质膜下胞饮小泡或胞膜凹陷减少;细胞间隙增宽,间质中可见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和少许弹性纤维。首次接受膀胱壁BTX-A注射者与未注射者的逼尿肌超微结构特征基本相同。接受第2次注射和第3次注射者的逼尿肌超微结构与首次注射和未注射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只是改变程度稍有加重。结论逼尿肌过度活动的SCI患者膀胱壁BTX-A单次或重复注射后,未观察到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出现特异性的不可逆改变。提示膀胱壁BTX-A注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安全、可逆、可重复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符合要求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行rTMS治疗8周,B组患者行托特罗定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8周后、停止治疗1个月后采用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残余尿量分别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经A组患者停止治疗1个月后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而经B组患者停止治疗1个月后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残余尿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开口压力、最大膀胱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8周后及停止治疗1个月后的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开口压力、最大膀胱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患者治疗8周后膀胱容量、膀胱开口压力、最大膀胱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较治疗前有所好转(P<0.05),但停止治疗1个月后,仅膀胱开口压力和最大逼尿肌压力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及停止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托特罗定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更能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的膀胱功能,且停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