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人工瓣心内膜炎罗军综述朱晓东审校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心内膜炎是一种常见且危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药物及手术治疗,死亡率较高。1发生率:文献报道,六、七十年代为3~10%,近年已降至1~4%(平均2%)〔1~5〕。主动脉瓣位的发生率高于二...  相似文献   

2.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从1974年起应用Hancock猪异种生物瓣膜,迄今已七年以上,其施行瓣膜替换术的全部病人均采用此种瓣膜。既往的报告认为,就心内膜炎的易感性而言,该种瓣膜与机械瓣相等,就血栓栓塞发生率及由于机械瓣替换术后因抗凝而引起的血液学併发症而言,该种瓣膜则优于其它。连续临床观察证明,猪异种瓣膜的血液动力学性能满意。本文报道了1285例病人使用Hancock瓣膜替换术的资料,其中557例主动脉瓣替换(下称AVR),561例二尖瓣替换(下称MVK)及16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3.
应用CarboMedics机械瓣行瓣膜替换手术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arboMedics机械瓣行瓣膜替换手术70例朱平龙国粹李中学冯树生招伟贤李斌CarboMedics人工心脏瓣膜是一种新型低瓣架的双叶机械瓣。于1986年应用于临床,现已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的人工瓣膜之一〔1,2〕。1989年7月至1995年7月...  相似文献   

4.
用异种猪瓣膜以代替病人心瓣膜之治疗,已为广大医生接受。在成人中之临床效果很为满意,有些病人已随诊八年之久。在儿童中需瓣膜替换之机会较少,所以用异种猪瓣替换者也相应很少。在三个大学医院中综合收集到25例,年龄从17个月到16岁,随诊10~54个月不等(平均33个月),猪瓣替换主动脉瓣9例,替换二尖瓣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2例,三尖瓣2例,肺动脉瓣5例,术后发生严重瓣膜失效者5例(20%),而这些病人因有严重狭窄必须再行替换,其中二尖瓣2例,主动脉瓣3例,发生于瓣膜替换后18~45个月,于5例再手术之病人中1例死亡。取出之瓣  相似文献   

5.
机械瓣替换心脏瓣膜长期有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为此,需长期口服抗凝剂预防.山于组织瓣致血栓性小,因此提倡在临床中应用,但在某些临床情况下血栓栓塞的危险增加.二尖瓣替换、房颤、巨大左心房(>7cm)和术中发现左房内大量血栓者具有高致血栓性.文献报道在这种情况下选用生物二尖瓣后大多数病人需长期使用抗凝剂.  相似文献   

6.
瓣膜替换术做心脏瓣膜病变确切可行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术后并发症也随之而来,我院1990年1月到1994年8月共为123例病人行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后晚期(指术后二个月以后)发生感染心内膜炎5例,发生率为4.0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88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们共为204例病人替换人工心脏瓣膜。术后并发霉菌性心内膜炎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17~25岁。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分别实施主动脉瓣替换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  相似文献   

8.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1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我们报告2292例植入2575枚人工心脏瓣膜,发生瓣周漏者13例,发生率为0.51%(13/2575)。外院术后瓣周漏转入我院者5例。15例中再次手术,单纯修补5例,重新换瓣10例。本组死亡5例。另3例瓣周漏因心功能尚好,暂未手术。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的防治李守先,巩性军,于建华,王涛,鲍继森,李朝晖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施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401例,置入人工心脏瓣膜486枚,发生瓣周漏7例(发生率1.23%)。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7-65岁。原...  相似文献   

10.
应用无支架Medtronic生物瓣行主动脉瓣替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无支架Medtronic生物瓣作主动脉瓣替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以冠状动脉开口下方植入技术用无支架Medtronic生物瓣作主动脉瓣替换共85例。易除左、右冠状动脉空运保留完整的无冠窦,全部采用连续缝合方法。结论无支架Medtronic生物瓣作主动脉瓣替换效果良好,适用于年龄超过75岁以及伴有狭小动脉根部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心脏人工瓣膜替换术510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87年6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共为510例病人施行了心脏人工瓣膜替换术。现就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处理等进行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248例,女262例;年龄14~64岁。风湿性心脏病451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MS)66例,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MI)5例,MS+MI174例,二尖瓣病变(MVD)加三尖瓣病变(TVD)63例,主动脉病变(AVD)35例,MVD+AVD102例,MVD+AVD+TVD6例;先天性心脏病30例,其中MVD10例,AVD1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  相似文献   

12.
瓣膜替换术后健康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医院刘春艳,刘杰,赵辉心脏瓣膜病是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不仅瓣膜本身,而且心脏功能,肺血管以及全身重要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心脏瓣膜替换机械瓣术并不是治疗护理过程的完全结束,而是术后心脏功能维护过程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自1972年1月至1984年1月的12年中,波士顿Brigham and Wenaen’s医院为706名病人施行了低架碟瓣及猪生物瓣的二尖瓣替换术,本文就手术早期及术后远期的危险进行了比较。对这706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MDR)的病人随访6~150个月,平均50个月;失访50例,(7%)。病人中男性243例,女性463例。年龄17~86岁,平均58岁,其中528人植入猪生物瓣,178人植入碟瓣,有253人同时施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瓣连合切开术,三尖瓣修补术等。病人心功能Ⅱ级者7人,Ⅲ级者3325人,Ⅳ级者374人。以二尖瓣返流为主者363人,二尖瓣狭窄为主者343人。全部手术均在心肺转流下完成。1977年以后,增加了含钾晶  相似文献   

14.
生物瓣衰坏病人的再次瓣膜替换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20例生物瓣衰坏病人的再次换瓣经验。第一次替换生物瓣时19例为单纯二尖瓣替换,1例为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生物瓣在体内工作6~124年。二次手术前心功能II级1例,II级12例,IV级7例。手术共替换22枚机械瓣。手术死亡2例。作者指出对生物瓣替换术后的病人要定期复查,发现瓣膜有运动异常应及时再次手术换瓣,对心功能差的病人应作积极术前准备。分离心包内粘连不宜过多,提倡采用常温体外循环,持续温血灌注保护心肌;术后支持呼吸、循环功能,延长辅助呼吸时间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1978年7月至1982年11月用GD-I型猪生物瓣膜为15例8~14岁儿童进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13例,主动脉瓣替换1例,三尖瓣替换1例。手术死亡率为6.7%。随访3~10年,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较差。主要原因是生物瓣膜失功能,其生物瓣膜衰坏率达19.37%病人年,远较成年人替换猪生物瓣膜的衰坏率3.69%病人年为高。本文对儿童替换猪生物瓣膜较早出现失功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人-猪异种生物瓣瓣膜材料的实验构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实现异种生物瓣瓣膜材料的内皮化 ,制备新一代的生物瓣瓣膜材料。方法 取自肉联厂宰杀后 2小时内 4℃冰水保存的 8只猪心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主动脉瓣分成 4组 :1组戊二醛 (GA) ,2组环氧氯丙烷 (EC) ,3组环氧氯丙烷 +左旋谷氨酸 (EC+L - GA) ,4组环氧氯丙烷 +左旋谷氨酸 +细胞提取液 (EC+L -GA +CE)。再将新生儿脐带 (离体后 6小时内 )用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种子细胞 ,接种于加入 M199(10 %的胎牛血清 +2 0 %的混合血清 +黏附蛋白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的培养液中进行种植 ,每日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并进行内皮细胞 因子的定性检测、细胞生长覆盖密度的检测、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1组未见细胞生长 ,2组可见有细胞呈散在性生长覆盖 ,但较 3、4组的细胞数及覆盖率明显降低 (P<0 .0 1)。光镜和电镜观察 :1组未见有内皮细胞生长 ;2组可见有散在的内皮细胞生长 ;3组内皮细胞局部生长并可见细胞脱落 ;4组内皮细胞生长于原瓣叶的无细胞纤维支架上 ,并呈单层紧密排列 ,少见有细胞脱落或丢失 ,细胞沿纤维嵌合排列 ,细胞下组织呈间隙稀疏构成 ,有少量的基质成分和散在的胶原纤维 ,细胞沿纤维间隙排列、嵌合生长 ,形成空间三维排列生长的内皮  相似文献   

17.
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替换术6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替换术66例李惠君林世平缪文瑞江萍贾雷王伯杰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脏受损重,反复出现心力衰竭,使心脏功能持续减弱,其根本的治疗方法是行瓣膜替换术。我院自1991年11月~1996年11月共行心脏瓣膜替换术175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18.
评价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主动脉瓣替换术后2年左室功能的变化。将80例同期施行主动脉瓣替换病人分为2组,50例(年龄69.3±9.3岁)应用TorontoSPVTM瓣;30例(年龄71.6±7.7岁)作为对照组接受支架人工瓣膜替换。术前、术后1、6、12及24个月间记录M型及Doppler超声心动图,采用计算机图像数字分析,定量测定左室功能的变化。随访期间,Toronto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为0.8±0.6kPa(6.0±4.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3±0.9kPa(17.3±6.8mmHg);术后1个月,左室心肌质量下降25%,左室+Vcf及-Vcf明显增加(2.0±0.8/1.4±0.3s-1,P<0.01;2.8±1.2/1.8±0.7s-1,P<0.01)。术后6个月,左室功能进一步改善,心室肥厚的消退更趋完全,该变化在其后的随访期间保持稳定。结论:与支架瓣膜相比,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具有较大瓣口开放面积及低跨瓣压差,这促进了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及病理性肥厚的逆转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二尖瓣置换术的疗效,作者对部分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21例、完全保留瓣下结构20例,分别与同期完全切除瓣叶和瓣下结构者26例比较。结果表明,部分或全部保留瓣下结构者术后病情较平稳,较少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左房内径缩小较多,不易发生左心室破裂;与另两组相比,完全保留组术后早期左心室缩小更明显,术后住院时间也较短。作者建议尽可能部分保留瓣下结构,尤推荐完全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二尖瓣口内置入人工瓣即所谓瓣中瓣MVR。  相似文献   

20.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抗凝治疗董力综述黄旭中审校心脏瓣膜替换术后需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发生。但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及栓塞是换瓣术后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换瓣术后并发症的75%[2]。因此,正确地掌握抗凝治疗是决定换瓣术后生存率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