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5只家兔身上应用电刺激和微量注射谷氨酸钠的方法观察了蓝斑核在心血管调节中的作用,并采用记录细胞电活动的方法了解了蓝斑核和孤束核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刺激或化学兴奋蓝斑核均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传出活动增强,并削弱刺激颈迷走神经中枢端所引起的血压变化(升高或降低)和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沈伟哉  郭国庆  邢旭光  余菁 《解剖学研究》2002,24(2):138-140,I008
目的 观察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为探讨nNOS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结果 大鼠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以中脑和脑桥分布丰富 ,延髓较稀少 ;在中脑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背侧部、被盖背外侧核、中缝背核、上下丘灰质等部位 ;在脑桥 ,主要分布于被盖背外侧核、脑桥中缝核、被盖脚桥核、蓝斑、臂旁核、斜方体核 ,以及脑桥网状结构 ;与中脑和脑桥相比 ,延髓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少 ,主要分布于延髓网状结构、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孤束核等核团。结论 分布于脑干内丰富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其生成的NO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分泌 ,共同参与内脏活动、感觉和运动的传导 ,以及睡眠和觉醒等脑的高级整合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中脑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的地位和作用迄今研究甚少,且看法不尽一致。本实验通过电刺激中脑顶盖前区,观察血压、心电和呼吸变化,比较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前后这些变化的异同,以期分析该区在心血管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实验用新西兰家兔15只,氯醛糖和乌拉坦混  相似文献   

4.
P物质(SP)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对血压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延髓腹侧面SP神经元的轴突下行到脊髓侧角参与血压调节。为探讨SP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我们用兴奋性毒素海仁酸(KA)刺激延髓腹侧面神经元引起血压升高的同时,测定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SP样免疫活性(SPLI)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孤束核(NLS)参与心血管和呼吸活动的调节已有详细报道。本文用记录消化间期胃综合肌电(IDMEC)为主要指标,探讨了NTS在胃功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电刺激麻醉兔一侧NTS可引起IDMEC发生明显改变,且以IDMEC增强反应为主。32只动物立体定位刺激NTS内侧区49点,出  相似文献   

6.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是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关键部位之一。该区存在胆碱能和GABA能神经元,并且有胆碱能以及GABA能受体的分布;将ACh应用至RVLM,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和心率剂量依赖性增加。将GABA应用至RVLM,可抑制该区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可引起外周动脉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该效应是由GABAA和GABAB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束缚应激诱发的升压反应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清醒大鼠心血管遥感监测系统、脑立体定位微量注射系统、神经电生理记录系统来观察中枢IL-1β在束缚应激诱发的升压反应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放电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束缚应激可诱导升压反应,侧脑室注射IL-1ra可衰减束缚应激诱导的升压反应;直接将IL-1β注入侧脑室亦可诱导大鼠血压升高,同时伴有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细胞外放电频率增加,二者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98,P<0.05)。结论:中枢IL-1β介导束缚应激诱发的升压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68只家兔观察了电刺激颈迷走神经(CVN)中枢端、孤束核(NTS)、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和延髓尾端腹外侧区(CVL)对肾交感神经放电(SND)和血压(BP)的影响。结果表明,CVN、NTS背内侧区和CYL起抑制SND及降压作用;NTS腹外侧区和RVL起兴奋SND及升压作用。利用直接引导RVL、CVL和NTS  相似文献   

9.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γVLM)在防御反应中是心血管活动调节的重要中枢,该处神经元具有高度整合功能,能影响交感紧张性与血压水平,但这个中枢所涉及的递质仍在研究中。本文采用微量注射法,观察了大鼠双侧γVLM微量注射异搏定和毒扁豆碱对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注射毒扁豆碱后即刻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而微量注射毒扁豆碱之前先注射异搏定,动脉血压和心率仅轻度升高,两组升高的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P<0.05),揭示异搏定可部分阻断毒扁豆碱的升压和心率加快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在家兔孤束核(NTS)与延髓尾端腹外侧区(CVL)微量注射GABA对电刺激上述区域时所诱发的肾交感传出放电(SND)和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NTS内微量注射GABA,未见肾交感自发放电有明显变化。注射后,刺激NTS诱发的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NTS—  相似文献   

11.
延髓中缝核与下丘脑、延髓孤束核、脊髓侧角有纤维联系,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延髓中缝核受到脑啡肽能神经末梢支配,这些种经末梢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的作用不清。本工作将D-丙2-D-亮5脑啡肽(DADLE)注入延髓中缝核,观察对大鼠血压和心率影响。 实验用180~200g大鼠,在戊巴此妥纳麻醉下,使用立体定位仪向延髓中缝核埋植外径0.8mm不锈钢注射套管(P7.8,L0.0,H8.0mm)。行气管插管后,一侧颈动脉插管记录血压,心电图机记录心率。DADLE溶于生理盐水(NS),使用连接有外径0.4mm不锈钢针头的微量注射器注射药物,注射体积0.5μl。  相似文献   

12.
早期的电生理工作表明,刺激杏仁核的某些部位可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抑制,而另一些报告又指出刺激杏仁核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因此我们用脑内注射的方法将β-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放大4~9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国人50例脑干各部动脉的起源、分布、支数及吻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对各组动脉闭塞所产生的脑干梗塞综合征作了联系与探讨。延髓腹侧主要由脊髓前动脉的分支供应,椎动脉的分支及盲孔支可作补充。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的延髓外侧支在延髓外侧的血供中占主要地位,血管的阻塞可引起延髓外侧综合征。小脑下后和脊髓后动脉的分支组成后组供应延髓背侧。脑桥腹侧主要由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4支)供应。脑桥外侧由基底动脉的短旋动脉(5支)、小脑下前及小脑上动脉的脑桥支组成的外侧组供应的,互相在三叉神经根周围吻合。脑桥背侧由基底动脉的长旋动脉(1~3支)和小脑上动脉的分支供应。小脑下前和小脑上动脉不仅供应小脑,它们在脑桥的血供中也很重要,血管的阻塞或结扎可导致脑干局部梗塞。中脑腹侧由脚间窝支、小脑上和大脑后动脉的中脑前支组成的前组动脉供应。中脑外侧由小脑上和大脑后动脉的中脑外侧支供应。中脑背侧(顶盖)由小脑上和大脑后动脉的中脑后支供应,血管在四叠体表面吻合成网。中脑血管的病变也可引起中脑不同区域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部位用切割和电刺激方法对成鼠的研究表明,其呼吸中枢组构与猫的基本相似。在新生大鼠脑干脊髓标本,用灌流脑干和横切的方法显示,大鼠节律性呼吸活动亦产生于延髓。Homma及其同事在新生大鼠脑干脊髓标本延髓吻端腹外侧区细胞外记录到一种吸气前神经元,认为这类神经元可能是产生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起搏细胞。  相似文献   

15.
<正> 孤束核的中间段(闩水平附近)为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区域。现已发现,该区域的神经元或神经末梢含有多种不同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这些递质或调质通过作用于核内或核外的相应受体产生不同的心血管效应。本文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资料,对单胺类,乙酰胆硷(ACh)能,吗啡样物质(morphine-like substance)能、P物质能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和神经末梢在孤束核内的分布以及它们在心血管活动中枢调节中的作用进行扼要的叙述。一、单胺类递质延髓孤束核尾端的连合亚核及内侧亚核含有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许多起源于脑桥蓝斑的肾上腺素能轴突末梢。在猫孤束核内,微量注入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或β-受体激动剂异丙基肾上腺素后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此种效应是因分别兴奋了突触后α-  相似文献   

16.
前文所述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家兔“人中”穴区可以影响呼吸活动,其传入途径是眶下神经,基本中枢位于低位脑干即延髓和脑桥。为了进一步探讨“人中”呼吸效应的神经机制,本研究用CB-HRP法观察了家兔“人中”穴区传入神经的中枢投射部位。将CB-HRP  相似文献   

17.
选猫10只,分别于颈膨大或腰膨大的一侧灰质或一侧后角内注射HRP,对网状脊髓束的起止进行了研究。发现网状脊髓束不仅起自延髓及脑桥内侧网状结构的大细胞部,还起于其外侧网状结构小细胞部,此外还有少量发自中脑网状结构。网状脊髓束不仅止于前角,还止于后角。网状脊髓束主要起自延髓及脑桥网状结构腹内侧区,其起源细胞在巨细胞网状核内为数最多,延髓中央核腹侧亚核次之,脑桥尾侧网状核更次之。在脑桥吻侧网状核,延髓旁正中网状核腹侧亚核、外侧旁巨细胞核及中脑楔形核内也有标记细胞。由以上核发出的纤维均投向脊髓两侧灰质。除楔形核只投向颈髓外,其余都投射到颈髓和腰髓。在延髓网状结构腹外侧及脑桥头端网状结构外侧各有一群标记细胞,其位置各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A_1和A_7群相当。由脑干腹内侧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大部分止于颈、腰膨大后角以前的灰质,但也有少量止于后角,这些联系为脑干网状结构内侧区提供了一条直接影响脊髓运动及感觉功能的通路。 Brodal用逆行细胞变性法证明旁正中网状核全部细胞投射到小脑“脊髓区”。我们在颈、腰膨大一侧灰质注射组的旁正中网状核腹侧亚核内也发现了一些标记细胞。可能这些细胞的轴突是分叉的,一支投射到小脑“脊髓区”,另一支投射到脊髓后角以前的灰质。这群细胞对脊髓与小脑的联系可能有特殊的作用。在一般认为是“接受区”的延桥网状结构背外侧区,相当于延髓中央核背侧亚核及小细胞网状核内,也发现了标记细胞,由此发出的纤维主要止于脊髓后角。推测此通路可能主要影响脊髓的感觉功能。因此,不应把脑干网状结构外侧区仅仅看成是网状结构的“接受区”。  相似文献   

18.
黄喉鹀听觉通路的研究——中脑外侧核背部的中枢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黄喉鹀一侧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微电泳导入HRP后.在同侧脑桥外侧丘系腹核,外侧丘系核腹侧部,对侧上橄榄核,延髓层状核及角状核等处见到逆标细胞,在同侧丘脑卵圆核及卵圆核腹内侧部脑桥外侧丘系腹核出现了标记终末,在对侧中脑外侧核背侧部有密布的标记细胞及终末.结果表明:中脑外侧核背侧部接受脑桥外侧丘系核复合体的外侧丘系核腹侧部及上橄榄核、延髓层状核及NA的传入投射,MLd的纤维传出投射至丘脑的卵圆核及卵圆核腹内侧部,双侧中脑外侧核背侧部之间有往返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阐明急性脊髓损伤对内脏及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脊髓T4节段横断术后3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与脊髓内脏和心血管相关核团内Fos表达。结果T4水平损伤3h后,中央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中缝背核、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蓝斑、孤束核、延髓腹外侧网状核与脊髓中间带外侧核等核团中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内脏和心血管相关核团内神经元产生特异性反应,但反应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20.
对24只Wistar系大鼠,用PHA-L法追踪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Pa)向脑干和脊髓的投射。 Pa向中脑中央灰质和E-W核、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蓝斑臂旁区、孤束迷走复合体、疑核和疑核周区、延髓腹侧区等脑干结构,对脊髓外侧颈核、外侧脊核、胸腰骶节中间外侧柱及中央管周围区域等部位有广泛的投射。其中向脑干和脊髓的自主神经节前神经元区、脑干调节自主活动的中枢以及儿茶酚胺能神经细胞群所在区域的投射相对丰富。本文就Pa的下行传出投射进行了讨论。认为Pa是心血管活动中枢调节的重要部位,同时认为Pa的作用不是单系统、单方面的,它在下丘脑对自主活动的中枢调节中似占据一个关键性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