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FTY720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24只,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每组8只。后两组制作5/6肾切除肾小球硬化模型。末次手术后治疗组给予FTY720灌胃。术前、术后第8、12周取大鼠尾静脉血,采用计数板计算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第12周末处死大鼠后做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FTY720对肾小球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NCA)、p27、CD3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较肾硬化组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与肾硬化组相比,治疗组PCNA表达明显减弱,p27蛋白表达升高。结论FTY720能减少肾小球内淋巴细胞浸润、上调p27蛋白、下调PCNA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细胞增殖,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3.
血液动力学变化在肾小球硬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D大鼠作一侧肾切除术加重复阿霉素注射,首次阿霉素注射后2月,60%肾小球产生节段性硬化,3月几乎全部肾小球呈节段性硬化伴少数球性硬化。实验大鼠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后期血肌酐升高。该实验模型周期短、病变稳定、死亡率低,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加速性肾小球硬化实验模型。病理特征除有系膜增殖和肾小球硬化的一般改变外,尚有肾小球增大、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典型的微血管瘤,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肾小动脉壁增厚,显示微血管病变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进一步支持高灌注、高滤过、高血压和高代谢导致进行性肾小球硬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肾小球硬化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糖尿病肾病为例的遗传学调查,各种生长因子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诱导突变技术的应用及来自人体标本的分子生物不研究揭示了肾小球经存在遗传基础,生长激素的过度表达,细胞外基质表达水平升高及肾单位数不足均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重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蝉花菌丝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蝉花菌丝延缓实验大鼠肾小球硬化作用的可能机制,观察和评价蝉花菌丝对实验大鼠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大鼠行5/6肾切除,建立肾小球硬化模型,并用蝉花菌丝对其治疗42 d,其间观察大鼠的尾动脉血压和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并在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种生化指标(Scr、BUN、Alb、TG、TC、Hb、HCT、RBC)和取材作病理分析,行HE染色,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肾小球平均损伤面积的百分率;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进行Col-Ⅳ、PAI-1、u-PA、u-PA mRNA和PAI-1 mRNA免疫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模型对照组中Col-Ⅳ、PAI-1、u-PA蛋白表达作相关分析.结果:蝉花菌丝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降低大鼠肾重/体重比值,24 h尿蛋白量,降低大鼠BUN和Scr(P<0.01);模型组大鼠尾动脉血压在42 d里均明显高于蝉花菌丝组(P<0.05);蝉花菌丝组大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白蛋白均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免疫组化显示蝉花菌丝能减少大鼠肾小球中PAI-1蛋白的表达,提高u-P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Col-Ⅳ的表达明显强于蝉花菌丝组(P<0.01);原位杂交技术显示u-PA mRNA和PAI-1 mRNA主要表达定位在肾小球系膜区、毛细血管襻和部分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蝉花菌丝组大鼠的u-P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PAI-1 mRNA的表达弱于模型组大鼠(P<0.05);经等级相关分析,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中PAI-1蛋白的表达和肾小球内Col-Ⅳ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932;P<0.01).结论:蝉花菌丝减轻了肾小球的损害,改善了动物的肾功能和肾衰竭并发症(贫血、营养不良),延缓了肾小球硬化的进程,其机制可能具有下调PAI-1的表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u-PA的表达相应增高,使肾小球内Col-Ⅳ的表达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以糖尿病肾病为例的遗传学调查、各种生长因子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诱导突变技术的应用及来自人体标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肾小球硬化存在遗传基础,生长激素的过度表达、细胞外基质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Ⅳ型胶原)及肾单位数不足均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重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TGF—β1与肾小球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GF-β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细胞分裂、炎症反应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等作用。本文重点介绍TGF-β1与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关系、针对TGF-β为靶向的基因治疗及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的表达情况,及辛伐他汀对LDLr表达的影响,探讨LDLr在脂质导致肾病大鼠肾脏损害过程中的作用及他汀类药物肾脏保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12周后收集标本,光镜观察肾小球硬化情况,酶比色法和油红染色法检测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肾组织LDLr、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P〈0.0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肾组织LDLr、SREBP-2蛋白表达上调与肾组织胆固醇酯(C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均〈0.01)。治疗组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P〈0.0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均较模型组低(分别P〈0.05或P〈0.01)。结论: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肾组织内SREBP-2、LDLr表达明显上调,脂质可能通过过度表达的LDLr途径在肾组织内沉积,加重肾小球硬化;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LDLr途径,减少脂质在肾脏组织内沉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小球细胞增殖和p27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肾硬化大鼠中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 p2 7的表达和肾小球细胞增殖的关系 ,以探讨肾硬化发展过程中肾小球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18只 )和实验组 (2 2只 )。在实验第 4周、8周和 12周测定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和 2 4h尿蛋白定量 (TP/2 4h)并于第 12周测定大鼠平均动脉压 (MAP)。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肾小球中PCNAmRNA的表达 ,同时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内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 p2 7的表达。 结果 :BUN、Scr和TP/2 4h在各时间点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实验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 (P <0 .0 1)且肾脏组织病理损害进行性发展。实验组各时间点PCNAmRNA表达明显增强 ,增殖指数进行性升高。对照组p2 7蛋白有一定水平表达 ,而实验组其表达进行性下降 ;p2 7蛋白表达与增殖指数和PCNAmRNA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肾硬化大鼠中肾小球细胞增殖随病变的进展而进行性增加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p2 7可能参与了肾硬化中肾小球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enalapril)、福辛普利(fosinopril)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小球硬化的逆转作用。 资料与方法 l.实验动物及分组:10月龄SHR(SHR10)18只,配对分成SHRE(依那普利组)、SHRr(福辛普利组)和对照组(SHRc)。药物剂量10 mg·kg~(-1)·d~(-1),腹腔内注射给药8周。每周测收缩压(SBP)和心率(HR)。 2.方法:饱和苦味酸天狼腥红染色,图象分析系统(IAS)测量皮质肾小球面积(GA)、体积(GV),…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红素防治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实验性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BWF1为自发性狼疮小鼠模型。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小鼠进行连续 2 0周腹腔注射。运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 4h尿蛋白量、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Ⅰ、Ⅳ型胶原及MMP - 2、TIMP - 2的表达、逆转录—巢式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GF - β1的表达。结果 :①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小鼠蛋白尿产生 ,降低其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增加肾组织中MMP - 2而减少Ⅰ、Ⅳ型胶原、TIMP - 2及TGF - β1的表达 ,改善小鼠组织学病变并提高其生存率。②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较蛋白尿发生后使用疗效更显著。③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 3mg·kg-1·w-1和 6mg·kg-1·w-1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雷公藤红素对该狼疮模型的肾小球硬化具有明确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Ⅰ、Ⅳ型胶原的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肾组织局部MMP - 2而抑制TGF - β1及TIMP - 2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骁悉(MMF)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局灶硬化型肾小球肾炎(FSGS)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原发性FSGS共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采用MMF 1.5~2.0 g/d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激素 环磷酰胺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缓解14例(66.7%),部分缓解5例 (23.8%),慢性肾小球肾炎并肾衰竭患者无效2例(9.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能有效控制FSGS,改善肾功能,优于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肾小球硬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B组、C组按5 mg/kg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组行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A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B组、C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C组予灌胃洛伐他汀4 mg·kg-1·d-1,A、B两组大鼠仅灌以2 ml蒸馏水.12周后处死大鼠,切取右肾用于肾脏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IMP-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蛋白、肾脏病理积分及泡沫细胞明显低于高脂组,肾脏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TIMP-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洛伐他汀可减轻肾小球硬化,除与其降血脂作用有关外,可能与减少TIMP-1在肾脏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朱平宇 《男科学报》2008,14(2):155-158
ED为男性常见疾病,全球40~70岁男子中患病率达52%。近年来已认识到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在维持阴茎萎软与导致ED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阐明其在阴茎勃起中的作用机制,以及NO/cGMP/PKG信号通路与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阴茎勃起过程中分子信号通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情况及中药复方肾疏宁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 +肾疏宁治疗组、模型组 +苯那普利治疗组。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8周末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成纤维细胞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lpha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 - β1)表达情况 ,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小管间质α -SMA和TGF - β1染色阳性相对面积 ,和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同时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球硬化大鼠体重、尿蛋白、血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 -SMA少量表达 ,TGF - β1微量表达 ,肾小球硬化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SMA明显阳性表达 (P <0 .0 1) ,TGF - β1显著阳性表达 (P <0 .0 1) ,肾小管间距加宽 ,肾间质纤维化和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血白蛋白、总蛋白明显降低 (P <0 .0 1) ,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P <0 .0 1) ,肾疏宁治疗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 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 (P <0 .0 1) ,肾小管间质  相似文献   

17.
阴茎海绵体血管的张力受血管收缩和舒张因子的调控。通常认为NO舒张阴茎小动脉和海绵体平滑肌在阴茎勃起中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RhoA/Rho激酶参与收缩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和内皮素1(ET-1)介导的阴茎小动脉和海绵体平滑肌收缩过程,与NO介导的海绵体平滑肌舒张过程有相互作用,NO的勃起效应可能与阻断RhoA/Rho激酶介导的阴茎海绵体血管平滑肌收缩有关。RhoA/Rho激酶抑制剂在ED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ED为男性常见疾病,全球40~70岁男子中患病率达52%。近年来已认识到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在维持阴茎萎软与导致ED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阐明其在阴茎勃起中的作用机制,以及NO/cGMP/PKG信号通路与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阴茎勃起过程中分子信号通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工固体培养法培育的蝉花菌丝延缓实验大鼠肾小球硬化作用的机制 ,观察和评价其对肾小球硬化的疗效。方法 :对大鼠行 5 / 6肾切除 ,建立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 ,采用天然、不同剂量固体培养蝉花菌丝治疗4 2d ,观察各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和 2 4h尿蛋白定量 ;对大鼠肾脏做病理组织学分析 ,行HE染色、PAS染色 ,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肾小球病理损害面积的百分率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Col -Ⅳ、FN、LN、MMP - 2、TIMP - 2免疫染色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天然、固体培养蝉花菌丝能明显减少大鼠血肌酐、尿素氮上升程度 (P <0 .0 5 ) ,天然、大剂量固体培养蝉花菌丝组血白蛋白显著升高 (P <0 .0 5 ) ,2 4h尿蛋白量不同程度减少 ;HE染色、PAS染色肾组织病理片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固体培养蝉花菌丝能明显减轻大鼠肾小球硬化程度 ,减少肾小球内Col-Ⅳ、FN、LN、TIMP - 2的表达 ,提高MMP - 2的表达 ,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固体培养蝉花菌丝能延缓大鼠肾小球硬化进程和慢性肾衰竭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