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莲子心生物碱树脂法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适用于分离纯化莲子心生物碱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 考察吸附性能较好的D101、AB-8、DA201 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莲心碱的吸附能力及洗脱参数,并用HPLC定量分析了莲心碱的量。结果 D101树脂对莲子心中生物碱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效果。先用水洗除杂,再用6倍树脂体积、乙醇体积分数为80%、pH 3的洗脱剂洗脱,浓缩干燥,产品中莲心碱的质量分数为10.2%、产品收率为24.6%。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适合莲子心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谱分析莲子心中酚性生物碱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莲子心中酚性生物碱的结构。方法运用1HNMR1、3CNMR2、D-NMR等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上述3种生物碱的结构作了详细的剖析。结果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均属于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结论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是莲子心中的主要生物碱,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莲子心提取物中指标成分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含量的方法,为莲子心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Gemini-NX5U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甲醇-水-三乙胺(40:20:40:0.12)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2 nm...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莲子心药材中3种生物碱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olaris C18 A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甲醇0.1%三乙胺水溶液(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 3种生物碱平均回收率为莲心碱96.99%,异莲心碱104.26%,甲基莲心碱100.71%;RSD值分别为0.47%、0.21%、0.1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莲子心中3种生物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莲子心为睡莲科植物睡莲 Nelumbo nuciferaGaertn的成熟种子中的干燥幼叶及胚根 ,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之功效[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年版 ,莲子心项下只有显微鉴别和一个生物碱的显色反应。莲子心中主要成分为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关于莲子心中甲基莲心碱的含量测定 ,已有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2 ]报道 ,本实验采用 ODS柱 ,对 1 0余个不同产地的莲子心中甲基莲心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1 仪器、药材与试剂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5 1 5泵 ,2 4 87紫外检测器 ,岛津 C- R6A色谱数据处理机 ;莲子…  相似文献   

6.
异莲心碱是从睡莲属植物莲成熟种子的干燥幼叶及胚根(即莲子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酚性生物碱,与甲基莲心碱、莲心碱等同为莲子心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其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另外,异莲心碱在抗氧化、抗增殖、抗局部缺血、抗肿瘤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了莲心碱及莲心碱高氯酸盐的稳定性;并测定了莲子心不同部位(幼叶和胚根)中莲心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离子对HPLC法,通过两种不同流动相,确证了莲心碱及莲心碱高氯酸盐的纯度并考察了莲心碱及莲心碱高氯酸盐的稳定性。采用甲醇-水-冰醋酸-辛烷磺酸钠-乙酸钠(55:45:0.6:10mmol/L:5mmol/L)为流动相,以莲心碱高氯酸盐为对照品测定了莲子心不同部位(幼叶和胚根)中莲心碱的含量。结果 莲心碱在各种条件下均不稳定,对光照尤其敏感,而莲心碱高氯酸盐除对光照稍显不稳定外,在其他各种条件下均较稳定,莲子心幼叶中莲心碱的含量约为胚根中莲心碱的含量的4-5倍。结论 在含量测定时应采用莲心碱高氯酸盐作对照品;莲子心幼叶中莲心碱的含量显著高于胚根中莲心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异莲心碱化学和药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中药莲子心所含异莲心碱化学和药理的研究进展。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利,对莲子心中酚性生物碱异莲心碱(Isolien)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9.
甲基莲心碱对照品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甲基莲心碱对照品.方法柱层析分离,重结晶纯化甲基莲心碱,UV,IR,NMR,MS,HPLC及TLC等方法确定甲基莲心碱的结构和纯度.结果该方法得到的甲基莲心碱的纯度达到了98.85%.结论此甲基莲心碱对照品的纯度达到新药研究所需对照品的要求,且实验步骤较简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波长薄层描描法测定莲子心中甲基莲心碱的含量。工作曲线在0.5-6.7μg范围内呈线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5%。测得福建、江西、湖北产莲心中甲基莲心碱的含量分别为0.19%,2.46%和2.48%。  相似文献   

11.
莲子心及Nef对实验性糖尿病及肥胖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莲子心及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高糖高脂制作的大鼠糖尿病及肥胖模型的影响,并与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作对照.方法 STZ(30 mg/kg)一次性ip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8周造模,莲子心乙醇提取物500 mg(生药)/kg、Nef 10 mg/kg灌胃给药1个月.结果 Nef用药后空腹血糖(FBG)显著低于给药前及模型组(P<0.01),与Met组相当,莲子心空腹血糖(FBG)低于模型组(P<0.05);莲子心的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而Nef的TCHO、TG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提示莲子心及Nef对实验性糖尿病及肥胖大鼠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及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交实验优选莲子心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鹏  刘韶  李新中  徐平声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3):255-256,267
目的优选莲子心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甲基莲心碱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莲子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莲子心药材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6倍量,回流30min,第2次4倍量,回流30min.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莲子心降血糖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莲子心降血糖的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研究。方法对药材莲子心进行提取分离,得到70%乙醇提取物、总生物碱类成分及总黄酮类成分3个部位。以这3个部位分别给四氧嘧啶造模的糖尿病小鼠灌胃,观察它们对升高的小鼠血糖值的影响。结果乙醇提取物组与总生物碱组对四氧嘧啶造成的小鼠血糖值升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血糖值与空白组及给药前自身血糖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总黄酮组作用则不明显,其血糖值与空白组及给药前自身血糖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莲子心中降血糖的活性部位为生物碱类成分而非黄酮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莲子心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7种不同产地莲子心中脂溶性成分进行GC-MS定性鉴别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用氯仿提取莲子心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化后,以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相对保留时间鉴定脂溶性的物质组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它们在样品中的相对含量,并通过Excel相似度评价和SPSS聚类分析等统计手段,比较这7种莲子心脂溶性成分存在的差异。结果莲子心的40多种脂溶性成分被GC分离;16种被MS鉴定,其中有14种为脂肪酸类化合物,24种为酮类物质。采用2种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法所得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莲子心成分的相似度均在0.97以上;经对其脂溶性成分的逐步聚类分析,人为将这7种莲子心分为3类,但并未发现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因产地不同造成的区域性差异。结论初步认定7种不同产地莲子心的脂溶性成分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基本物质组成上并不存在地域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3种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地锦草总黄酮、金银花叶总黄酮和杭白菊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以探讨大孔树脂等在精制地锦草、金银花叶和杭白菊有效部位的应用。方法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筛选适用的大孔树脂等型号,评价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工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地锦草、金银花叶和杭白菊总黄酮精制的适用树脂分别为D101、DA201、DM301;DA201;D101、DA201、DM301。地锦草总黄酮对DA201和对D101、金银花叶总黄酮对DA201、杭白菊总黄酮对DA201和对D101的上样浓度分别为0.49-1.47和0.42-1.31、1.03-2.07、0.50-1.00和0.71-1.99mg/m l,动态吸附阶段的泄漏点分别为8和10、2、2和1BV,乙醇洗脱液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的乙醇浓度分别为20%、30%、40%和20%、30%、40%;10%、20%、30%;30%、40%、50%和20%、30%、40%。温度对DA201和D101吸附地锦草总黄酮影响不大,而对DA201或D101吸附金银花叶和杭白菊总黄酮有一定影响。结论3种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中药总黄酮有效部位的提取精制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在精制苦玄参、黄芩与黄柏有效部位的应用。方法:以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为指标,筛选适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评价树脂吸附与解吸工艺。结果:苦玄参、黄芩与黄柏提取物精制适用树脂型号分别为HPD500、HPD300与HPD100,吸附阶段的泄漏点分别为1.5,0.5和1;饱和点分别11,2烽4.75;解吸阶段的适用乙醇浓度分别为50%,30%和50%。结论: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中药有效部位的提取精制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生精汤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比较4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筛选最佳树脂,并对该树脂的吸附特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确定生精汤中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样品液以1.0mL.min-1速度上样后在D101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3.5h,先用5 BV水洗脱除杂,再用5 BV 70%乙醇解吸,洗脱流速为2.0mL.min-1,最大吸附量为16.21mg.g-1,所得产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77.6%。[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生精汤中总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吸附快、解吸附容易,性能优于其他树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择较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当归中阿魏酸进行富集纯化,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进行吸附及洗脱性能试验,同时采用HPLC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筛选出较合适的吸附树脂DA201,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使阿魏酸的质量分数由原材料中的0.15%富集提高到25.1%。结论该工艺成本低,效果好,树脂可重复使用,对于当归中阿魏酸的纯化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