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村女性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农村女性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自编的自杀未遂者自杀原因与方式调查表,家庭环境量表,心理健康测查表,对128名自杀未遂者进行测查,评定,并进行1:1的对照研究。结果:自杀未遂者的自杀原因主要为婚恋家庭矛盾(43.8%),邻里关系矛盾(25.8%);自杀方式主要为服毒服药(49.2%),自溺(25.8%)、自缢(16.4%),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家庭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的不满意程度上及家庭矛盾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自杀未遂者具有焦虑、疑心、抑郁、脱离现实等人格特征。自杀组中22例能出精神病学诊断,结论:农村女性产生自杀未遂行为与其人格特征,不良家庭环境及精神障碍有关,应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根据国内普查资料:精神分裂症占重性精神病的首位(约60%),占住院精神病患者80%以上。精神病人自杀率比普遍人群高出数倍,以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为常见。准自杀行为相当于自杀行为的7.7倍[1]。准自杀行为是一种模拟或酷似自杀而未造成死亡效果的随意行为,由于知识不足、服药不够、方法不力而侥幸存活着。1一般资料自杀及准自杀行为多数发生于情感性精神病[2]。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准自杀行为有增加的趋势,发生原因与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所不同。本文收集准自杀精神分裂症病例43例,男性15冽(占34.88%)…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服毒的30例住院精神人,男女约为1:1。自杀行为分为5组:抑郁症(36.7%),精神分裂症(26.7%),继发性抑郁(16.6%),药物性焦虑(6.7%),象征性自杀(13.2%)。服毒原因主要为情绪抑郁、幻觉、妄想、焦虑等。社会心理因素可促使自杀的意志和行为加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自杀行为者的病程以4-7年居多;住院次数为2-4次为多;病态心理活动以妄想,情绪抑郁,思想障碍和幻觉为常见,自杀多段以自缢,坠楼,过量服药为主,造成自杀的环境因素多种的,主要以家庭矛盾,婚恋,人际关系等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以查阅病历、访谈和实地考察自杀环境获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患者3l人。男性16人,女性15人,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岁。住院时间<1个月者13人(41.9%),1~3个月者4人(12.9%),>3个月者14人(45.2%)。诊断精神分裂症者最多(64.5%),其次为情感障碍(13.0%)。自杀方式以上吊最多(41.9%),其次是吞服异物(25.8%)。自杀地点以普通病室及洗手间最多见。自杀发生在0am~8am时间段12人(38.7%),8am~4pm时间段11人(35.5%),4pm~12pm时间段8人(25.8%)。休息日发生自杀多于工作日发生自杀(χ2=13.5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死亡1人(3.2%)。年均自杀行为发生率为24.98‰。结论:发生自杀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罹患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最常见,新住院及长期住院患者为高危人群。自杀方式以上吊最多见。自杀地点以普通病室及洗手间最多见。休息日发生自杀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183例在急诊室就诊的自杀患者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患者,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183例自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患者20-29岁8l例(占44.3%),女性(147例)明显多于男性(36例),男女比例为1:4.1;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170例,92、8%),其中口服安眠药和农药119例,占口服药物70%,总死亡率3.3%;男性自杀死亡率(3/36)高于女性(3/147);自杀发生于18~24时7l例(38.8%),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急诊自杀病例以年轻人、女性居多,采用安眠药、农药为主要手段。经抢救大部分生命得以挽救,但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初探(综述)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全面、简明的关于自杀的理论,用以解释自杀行为发生前的心理机制。理论假设认为,在自杀之前个体经受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是由矛盾的和相互竞争的压力形成的。本文提出四种不协调的压力源:(1)相互冲突的价值观;(2)愿望和现实的不一致;(3)相对剥夺;(4)危机和应对危机技能的缺乏。在不协调的压力导致自杀行为的路径中受到了社会和心理因素的调节和心理病理学因素的干预或强化。该理论范式是建立在以往社会失范和压力概念系统之上,尽管Merton的越轨与犯罪行为的压力理论和Agnew的普通压力理论并没有把自杀作为解释对象。本文仅对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作了理论上的构建,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将此理论完整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住院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比率,临床特征及自杀死亡率的差异。方法:采用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和定式评定的方法,确定精神分裂症有自杀行为者64例,抑郁症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5年后追踪调查其自杀死亡的情况。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33%,其中自杀未遂者为12.9%;抑郁发作的自杀行为发生率为89.5%,自杀未遂者为57.9%。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幻觉妄想;影响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除情绪障碍外,有8~11%的病人伴有妄想症状。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伴有自杀行为的追踪病例中病程在6年内自杀死亡的比率分别为2.9%和5.6%。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临床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临床医师应当重视发病期精神症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1990年全世界有140万人自杀,青少年自杀比例更高[1]。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也相当严重。胡泽卿等1987~1988年对四川省部分地区调查表明,20岁左右的青壮年自杀人数约占整个自杀人数的五分之一;李建华、万文鹏调查云南省,1981~1986年16~35岁的自杀者竟占总数的61.6%。成都市1983~1986年青少年自杀占总数的26.6%[2]。方明昭调查首都7所重点大学及1所普通大学.表明大学生自杀年均死亡率为9~24/10万[3]。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与青少年的特殊生理现象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特点紧密相连。青少年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自杀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是一种诊断名称,而是一种特有的死亡原因。据统计,在某些医院有7%的病人是因自杀抢救入院的。自杀行为在美国和大多数欧州国家是十种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在大学生中自杀是仅次于意外事故的死亡原因。在我国自杀身亡的情况并非少见,但人们对自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许多;临床工作者也缺乏对自杀问题的了解,如何对自杀者进行危机干预缺乏足够的知识。本文对自杀的一般问题和自杀危机的干预进行探讨。1自杀的一般问题1.1自杀原因:引起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上可分为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影响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艾滋病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随机抽取42名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艾滋病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有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心理因素有感觉受到歧视(90.9%),家庭支持系统不足(53.3%),社会支持系统不足(96.7%),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56.7%),对治疗疾病信心不足(60.0%);客观因素有艾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正确(53.3%),经济因素(66.7%),目前艾滋病治疗方案对生活造成影响导致依从性下降(83.3%);其他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56.7%)及反复住院(26.7%)。结论重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列,解除艾滋病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艾滋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重复与单次自杀行为者生活满意度主观感受方面的差异,了解重复与单次自杀行为者出院后不同时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情况,丰富自杀干预理论素材。方法:用生活满意度主观评价条目询问115例住院自杀行为者对自杀5年前、1年前、1个月前、当前、自杀1个月后、1年后、5年后生活满意度,并在其出院18个月、3年、5年时,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施测。将有自杀未遂史及出院后6年内再次出现自杀的列为重复自杀行为者,并与单次自杀行为者比较。结果:24例重复自杀行为者就诊住院时对不同时期生活满意度(当前满意度除外)主观评价及累加总分均低于91例单次自杀行为者[如总分(18.9±3.6)vs.(22.6±4.0);均P<0.05]。出院后3年、5年时评定,重复自杀行为者CSQ中的退避、自责、幻想得分高于单次自杀行为者,而CSQ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及SSQ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低于单次自杀行为者(均P<0.05)。将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主观满意度分别放入与精神疾病等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有精神疾病者(OR=3.39~7.68,均P<0.05)有较高的重复自杀风险,而同时将上述变量一起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变量与重复自杀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单次自杀行为者,重复自杀者生活满意度主观评价低,应对方式不良,社会支持差,且具有持续性。精神疾病与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相互影响,这些因素中,精神疾病与重复自杀的联系可能更紧密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自杀行为的整合动机意志模型框架下,分析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自杀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挫败感量表和困境感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天津某大学1458名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自杀行为史将被试分为正常组(n=1000)、自杀意念组(n=283)、自杀尝试组(n=175)。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测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风险因素有显著差异。预测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包括:困境感(OR=1.04)、累赘感知(OR=1.06)、强迫思考(OR=1.07)、死亡无畏(OR=1.06)、自杀行为暴露史(OR=1.87)。预测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变的风险因素包括:累赘感知(OR=1.07)、死亡无畏(OR=1.09)、自杀行为暴露史(OR=1.93)。结论:有自杀意念无自杀尝试者和自杀尝试者是两个不同的人群,人们产生自杀意念和做出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普通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区的中学生采取多级随机抽样法,对抽到的1421名中学生使用白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Beck抑郁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3.5%(328/1393)。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1.家庭因素:父母离异、父,母去世、再婚家庭、童年期受虐待、家庭成员的暴力或自杀行为。2.学校因素:受同伴欺侮和欺侮别人。3.物质滥用:使用成瘾药物、吸烟、饮酒。4.抑郁量表得分高。5.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人际关系因子、受惩罚因子得分高。6.性别因素:女性。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学习成绩优良、独生子女和家庭关系和睦。结论:自杀意念在。中学生中有较高检出率,应根据其影响因素予以积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服毒自杀行为住院的病人,男女为1:1.8。将自杀行为分3组:蓄谋性(30.8%)、冲动性(34.4%)和象征性(34.8%)。服毒原因主要为家庭矛盾(60.9%),其次为人际冲突(8.3%)、爱情纠葛(5.9%)、精神病及人格障碍(3.8%)等。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患者有无自杀行为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方法 对 1 992~ 2 0 0 3年在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及我院住院病例 ,由 2名主治医师对住院病历进行评估。入组条件 :1符合 CCMD-2 -R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2 HAMD>1 8分 ;3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躯体精神障碍 ;4无药物滥用及酒精依赖史。符合抑郁诊断病历 2 42例 ,其中男 92例 ,女 1 5 0例 ,有自杀行为者 (简称“自杀组”) 1 0 5例 (占 43 .4% ) ;无自杀组 (简称“无自杀组”) 1 3 7例。结果 自杀组中 ,生活事件作为诱发自杀因素中最为多见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9.3 42 ,P<0 .0 0 5 ) ;就临床症状而言 ,绝望、自责自罪、焦虑、妄想及早醒等以自杀组显著较多 ( P<0 .0 0 5~ 0 .0 5 ) ,自杀组女性多于男性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而两组疗效、住院天数及病程无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对抑郁症有自杀行为者应进行积极防范和治疗 ,特别对病前有不良生活事件及睡眠障碍 (早醒 )、焦虑、绝望、自责自罪、妄想等症状者 ,应引起社会、家庭及精神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急性中毒住院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毒自杀的。这项特殊的中毒急救工作,越来越多地摆在医务人员的面前。为探索提高该项急救医疗工作水平,我们对几个农村医院近几年治愈出院的131例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了调查。1调查资料1.1年龄、性别在131例自杀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71岁,平均278岁。男性32例占24.4%,女性99例占75.6%。1.2职业分布这组患者中,农民116例占88.5%,学生12例占9.2%,工人2例,干部1例。1.3自杀方法该组患者服毒自杀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敌敌畏、1605、1059、敌杀死等有机磷农药。其次是…  相似文献   

18.
农村自杀死亡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行为是现代社会中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般疾病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均寿命增加,但自杀死亡却有增无减,成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对村民群体自杀死亡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报告额少。我们对204例自杀死亡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调查范围: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在本县五乡一镇74个村进行调查,按设计的调查项目印制统一的调查表格。资料来源:各乡镇卫生院自杀病案,村卫生所记载线索,到村干部、群众中了解自杀死亡者名单,…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17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压力来源、病人应对措施、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同时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测量其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焦虑得分≥9分者35人,占20.3%;抑郁得分≥9分者33人,占19.2%。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经济收入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感受“担心疾病可能造成的伤害”(OR=1.76,95%CI=1.12-2.77)、“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85,95%CI=1.18-2.92)、“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16,95%CI=1.28~3.67)和“担心经济条件降低”(OR=2.03,95%CI=1.27~3.26)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4,95%CI=1.26-2.97),越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感受“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79,95%CI=1.09~2.96)、“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89,95%CI=1.59-5.24)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5,95%CI=1.23~3.11),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较多采取“逃避”的应对措施者较少出现抑郁情绪(OR=0.52,95%CI=0.30-0.90)。结论:2型糖尿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引起的心理紧张和病人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铜陵市区范围内查出224名智力低下患者,其中儿童88人,病因以生物医学为主,经分析感染中毒而引起的智低在0-14岁组中明显下降。71名已明确病因的智能低儿童中,出生前因素占1/2(49.3%),其中以染色体异常占首位(25.4%),产时因素占12.7%,出生后因素占38.0%,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占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