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NevinⅤ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胆囊癌侵犯周围脏器后的手术方式(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和根治性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8例NevinⅤ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术后1周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仅生存9个月,其余6例生存超过2年,无生存超过3年病例。结论:对部分伴有十二指肠和胰头前方受侵犯的胆囊癌患者,特别是起源于胆囊体底部的NevinⅤ期胆囊癌患者,如无明显远处转移,患者全身情况能够耐受手术,应积极行手术探查,联合肝叶及胰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治疗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应用超声刀的"Ⅱ"字型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廓清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廓清术,亦称肝门清扫,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胆囊癌手术、胆管癌手术及胃癌根治术等多种上腹部肿瘤根治手术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廓清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术后发现的UGC的诊治过程。结果:10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即中转开腹;14例术后病理证实,二次手术行肝床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结论:UGC多为早期胆囊癌,高危病例应重视术中快速病理检查,NevinⅡ~Ⅳ期宜扩大根治,晚期病人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无益生存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术后发现的UGC的诊治过程。结果:10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即中转开腹;14例术后病理证实,二次手术行肝床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结论:UGC多为早期胆囊癌,高危病例应重视术中快速病理检查,NevinⅡ~Ⅳ期宜扩大根治,晚期病人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无益生存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原发性胆囊癌及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收诊的36例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确诊率为25.0%,手术治疗36例,术式包括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4例,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区域淋巴结清扫2例,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11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2例,开关术1例,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Stent支架植入术2例,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例,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总管空肠吻合术2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Nevin分期I期2例,II期3例,III期11例,IV期12例,V期8例。5年存活率为8.3%。结论目前临床发现的胆囊癌大部分为中、晚期,疗效较差。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强调病理检查对判断预后的重要性,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黄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4,(6):49-49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进展期胆囊癌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4例进展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标准根治性胆囊癌根治术,15例姑息性胆道引流术,13例扩大胆囊癌根治术,11例姑息性切除,10例单纯腹腔活检术,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率7.6%,术后随访率82.7%,术后3年生存率38.9%,术后5年生存率为15.3%。联合局部肝脏切除、R0级根治术、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扫、TNM分期是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胆囊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是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扫、联合局部肝脏切除、TNM分期以及R0级根治术。早期胆囊癌患者在予以联合局部肝脏组织切除与胆囊癌根治术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区转移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报告6例胰十二指肠区转移癌的外切除治疗的体会,原发癌包括:胃癌3例,胃平滑肌肉瘤,胆囊癌,胆管癌各1例,结果:除1例术后3周死于肺部感染外,余5例均存活2个月~1年6个月,结论:由门静脉与腔静脉途径肝肺的血源性播散属有限的转移,手术切除最可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大鼠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对残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用实验动物模型同时切除肝脏、胰腺或十二指肠,以探讨残肝再生反应。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1)68%肝叶切除组;(2)68%肝叶切加50%胰腺切除组;(3)68%肝叶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4)68%肝切除加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每组中3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2、24、48、72和168h处死并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以及免疫组化证实肝细胞增殖细胞核蛋白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肝、胰切除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可显著减少残肝细胞DNA峰值期的合成,其延迟性肝再生反应延迟至术后168h,结论: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外分泌腺的多种因子对触发肝细胞的增殖可能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海东  刘兵  王鹏 《海南医学》2000,11(4):9-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不同年代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三间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01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101例中,1980年以前的17 中,术前明确诊断者仅2例(11.8%),1981年以后的84例中,术前明确诊断者59例(60.4%);本组行单纯胆囊切除41例,扩大胆囊切除16例,胆囊+右半肝切除3例,胆囊+右半肝+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剖腹探查39例--其中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徐斌 《浙江医学》2004,26(5):355-35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根治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癌、胆囊癌和胆总管下端癌等疾病的有效措施,由于切除脏器多,分离创面大,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手术.本文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内出血的病人,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5年3月—1993年3月为16例胆囊癌行胆囊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肝叶部分切除高位胆肠吻合术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麻醉后护理胆囊癌切除术一律采用全麻.麻醉未清醒的病人要派专人护理,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吸痰器,随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1)吸氧氧流量为2—4升/分.吸氧不仅可以纠正麻醉后引起的肺通气不足,提高血氧分压,对肝叶切除后的病人可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66例胆囊癌的治疗情况,探讨如何提高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胆囊癌的手术治疗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将手术分为意外胆囊癌、肝脏型、胆道型、肝胆型和其他型5种类型。结果:本组共行根治性切除术18例,包括胆囊、肝脏楔型切除术9例,半肝切除术/肝三叶切除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均进行了相应淋巴结清扫。活检包括单纯活检、活检加胆囊造瘘或胆管T管引流术,姑息性切除包括单纯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管T管引流术或胆肠吻合术。结论:对胆囊癌患者根据肿瘤累及范围,可以采取规范的根治术、积极的扩大根治术和及时的再手术。  相似文献   

13.
聂彬  赵铁军  朱德伦  程强 《西部医学》2019,31(7):1072-1075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肝总动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效果。方法 结合我院1例胆总管中下段腺癌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对受侵门静脉及肝总动脉的处理技巧及文献复习,评价此类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及术后效果。 结果 手术时间380min,出血量400ml,无胰漏、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3天。术后第4天、12天复查CT增强扫描提示门静脉及肝总动脉吻合口均通畅。随访3个月,复查增强CT尚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门静脉及肝总动脉受侵并不是手术切除禁忌证,但术者必须熟练掌握血管外科技术;联合门静脉及肝总动脉切除重建的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持续随访。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胆管下端和壶腹周围癌的常用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切除十二指肠全部、空肠上端、胰头、胃窦部及部分肝外胆管,是一种复杂且创伤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最。如果护理不当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l999年4月~2005年4月我院14例胆囊切除术中、术后发现的意外胆囊癌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病人均于36个月内死于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5例术中行胆囊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淋巴结清扫,生存时间超过40个月,中期术中行胆囊床周肝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淋巴结清扫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28、32个月。中期再次手术行胆囊床周肝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淋巴结清扫3例,生存时间分别为16、23、29个月。结论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术后再手术者,根治性手术较单纯性胆囊切除能更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l999年4月~2005年4月我院14例胆囊切除术中、术后发现的意外胆囊癌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病人均于36个月内死于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5例术中行胆囊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淋巴结清扫,生存时间超过40个月,中期术中行胆囊床周肝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淋巴结清扫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28、32个月。中期再次手术行胆囊床周肝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淋巴结清扫3例,生存时间分别为16、23、29个月。结论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术后再手术者,根治性手术较单纯性胆囊切除能更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7.
本组共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2~81岁,平均61±7.8岁、胰头痛24例,胆管癌22例,壶腹癌12例,胆囊癌2例,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特征进行探讨.方法 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癌CT表现为:肿块型25例,腔内型6例,厚壁型4例;胆囊癌肝浸润17例,肝内胆管扩张11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12例;肝内转移2例;胆总管周围及胰十二指肠上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an F  Wang MQ  Liu FY  Wang ZJ  Song P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7):1918-1920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8月至2009年3月对解放军总医院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3~75岁,胰腺癌8例,胰腺囊腺瘤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胰腺炎4例.所用介入治疗方法 包括脾动脉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栓塞、肝动脉栓塞、经导管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管加压素灌注、肝动脉覆膜支架置入.结果 所有患者共行介入治疗29次,16例患者末次介入治疗后均未再发出血,其余2例患者血管造影未发现明确出血征象亦未行假定出血血管栓塞治疗,再次开腹后证实为消化道溃疡出血,经手术切除溃疡部位后未再发出血.18例患者生存时间为1周~50个月,其中5例患者末次介入治疗后1~7周内死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患者8~17个月后死于肿瘤进展,其余患者均健在.结论 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应作为内科治疗无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0.
钟建国  袁建华  王振 《浙江医学》2011,33(6):822-824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期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和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50例患者行胰腺螺旋CT双期扫描,即动脉晚期和静脉期(开始注射对比剂延迟扫描时间35s和70s)扫描.统计动脉晚期及静脉期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观察胰周小静脉的CT及后处理的影像表现.结果 胰周小静脉胰腺十二指肠上后静脉、胰腺十二指肠上前静脉和胃结肠干在静脉期的显示率分别为86%、92%和96%,均优于动脉晚期.结论 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静脉期优于动脉晚期;MSCT及重建技术能提高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