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近读《江苏中医杂志》刊载的有关中枢穴考证的两篇文章[1.1983年第1期壮健等《也谈中枢穴的考证》(以下简称《壮文》),2.1983年第4期冯禾昌《中枢穴考证之我见》(以下简称《冯文》)],发现一些问题,今略加小议,并请商榷。《壮文》与《冯文》都曾引述滑寿“十四经发挥》中的如下一段记载:“按《内经》督脉所发者二十八穴,据法,十椎下一穴名枢,阴尾骨两傍二穴名长强,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龈交一穴,少中枢一穴,会阳二穴,则系督脉  相似文献   

2.
《江西中医药》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的辽宁中医学院彭静山同志《关于中枢穴之考正》一文,读后获益非浅。惟对文中“中枢与会阳均系督脉别络与少阳会,中枢应属经外穴……不入经穴之内”一点,稍加异议,提出以供探讨。中枢穴的有关论述,首见于《内经》。《素问·气府论》云:“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  相似文献   

3.
答:华佗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名,又称夹脊穴、华佗穴、脊旁穴等。自《内经》始即有所记载,如《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痛立已。”其他如《华伦别传》、《类经图翼》、《千金翼方》等书也有记载。该组穴位,自胸1~腰5脊椎棘突下分开0.5寸,左右对称共计34穴。亦有以颈1~腰5脊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华佗夹脊穴者,计48穴。由于夹脊穴位于督脉、膀胱经之间,又与背俞穴及十二脏腑邻近,因此华佗夹脊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且具有显著的调理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可用千多种疾病的治  相似文献   

4.
读江一平医师指导、壮健同志撰写的《也淡中枢穴的考证》(《江苏中医杂志》1983年第1期)与彭静山氏《关于中枢穴之考正》(《江西中医药》1981年第2期)后,受益不浅。然而对两家的考据,有些不同的看法,现略陈管见,一并探讨。中枢穴首见于《素问·气府论》王冰次注,其曰:“中枢,在第十椎节下间,俯而取之。”于是联系到《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  相似文献   

5.
<正> 《内经》一书,历代均有拾遗补缺,但各本仍不完整,腧穴之数众说纷纭,未能统一,大有考证的必要。清代黄以周认为,《素问》之传于今者,以唐王冰次注为最古,王注之传于今者,以宋林亿新校正本为最善。”今据明翻宋嘉祐本《黄帝内经索问》、史崧本《灵枢》为蓝本。考之知王注《内经》时已有缺失。故王注云:“经无名”、“经缺其名”等语,通考《素问》中共缺56穴,其中有8穴在《灵枢》中;4穴在《太素》中,均属漏注遗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素问》中有腧穴名及所在刺灸分壮者11穴,为《甲乙经》及他经所无,如日月本、急脉、窈漏、下颐、灵台、中枢、阳关、成骨、分肉(《太素·气穴篇》亦有成骨、分肉,“气府论”有急脉惟注不详)、下断交、虚里。以上俞穴个别的到后世渐次出现,如:“灵台、阳关在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才出现,并注出自《素问》。又如中枢、急脉到清《医宗金鉴》中始出现,  相似文献   

6.
1长强(Changqiang)长强是督脉的第一穴,穴名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经中所言督脉起于下极之腧,从经脉起止上讲,此“下极之腧”应该指的是长强穴(《针灸经穴概要》)。又有气之阴郄、穷骨、龟尾、橛骨、气郄等别名。《甲乙》曰:长强,一名阴之郄,在脊骶端,督脉别络,少阴所结……。指出长强为督脉的络穴,督脉由起始之处分出一条支脉连络于少阴肾经。《会元针灸学》:长强者,长于阳而强于阴,其督脉与任脉之长共九尺。由会阴入胞中四寸而分为任督,其气通于天而化督脉,其质造形而通于地异化任脉。督脉为督辖诸阳之经而长于阳。长强为纯阳初始,使脏…  相似文献   

7.
拙文《中枢穴考证之我见》披露(《江苏中医杂志》1983年第4期)后,曾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近又读到胡明灿同志的大作:《“中枢穴考证”小议——兼与冯禾昌同志商榷》(《江西中医药》1985年第1期),对拙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很有收益。中枢穴考证原由彭静山氏提出,现在胡同志等的文章,都涉及到对《内经》、《甲乙经》、《类经》等古籍的学习与理解方面,颇有益于学术的探讨。兹就中枢穴考证的有关文献,仅据笔者有限的水平,略作浅析,再与同道们进行讨论,并为胡明灿同志作答。有关中枢穴的文献资料,在明以前仅见于唐·《素问·气府论》王冰次注、元·《十四经发挥》及明·《类经》、《类经图翼》,其中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首次提出有365个经穴,然其数字可能是古代医家依据“天人相应”思想,由一年365日数推测预定的。如《灵枢·邪客》中说:“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实际上从《内经》记载的穴位名称只有125个,至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才有了有穴名的349穴。以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增加了5穴:阳关、灵台、膏盲俞、厥阴俞、青灵:《针灸资生经》增加5穴:眉冲、督俞、气海  相似文献   

9.
张建斌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8,28(3):234-236
依据《太素》对督脉经的记载,深入分析和探讨《太素》中对督脉经的认识和特点,并与《内经》《难经》中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要早于传世督脉经理论,推测《太素》记载的督脉经可能是传世督脉经理论的早期形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与“脊椎法”的临床实践有关,这可能是督脉经起源的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外科急重症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蛔厥蛔厥,即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胆道蛔虫症,是常见的急腹症。针灸治疗效果满意,尤其对单纯型,更为显著。作者用督脉经穴治疗,常以中枢、至阳及深刺阳陵泉为主方,其效颇佳。如有胆道感染发烧者,则加大椎、曲池;腹胀、呕吐严重者加内关等穴,均用泻法,留针30分  相似文献   

11.
百会穴,属督脉头部经穴,其穴名最早见于《甲乙经》。其它的书籍中尚载有巅上、三阳五会、天满、泥丸宫、维会等别名。  相似文献   

12.
人中一穴,又称水沟、鬼宫、鬼客厅、鬼市等名。属督脉,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其部位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人中”首见于《灵枢·经脉》篇:“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针灸甲乙经》记载:“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直唇取之,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其穴名之义,陈修园解释道:“人之鼻下口上水沟穴,一名人中,取身居乎天地中之义也,……。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口受之,穴居其中,故  相似文献   

13.
笔者临证常选取督脉上背部的5个腧穴(身柱到至阳),用三棱针点刺并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五脏之热证”,常获意外之效果。现介绍如下。1理论依据在《内经》中就有从背腧取穴而治疗脏腑疾病的记载。其中选取背部腧穴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共有2种:①选取督脉上背部的5个腧穴。《素问·刺热论》云:“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即第三胸椎到第七胸椎脊突下间的5个腧穴——身柱、神舍(笔者取名)、神道、灵台、至阳作为治疗用穴,来分别治疗“五脏之热”证,笔者命名为“督五腧”。②《灵枢·背腧》中记载的“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背夹脊相去三寸所,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此种选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方法临床报道较多,笔者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4.
关于督脉的走向,我们一般都认为是由下而上循行的。这种看法的产生是很自然的,因为在现在的针灸书籍中,包括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科学组会议审定通过的《标准针灸穴名》及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中,督脉穴的排列顺序都是由下而上的。但是,在古代文献中有关督脉的走向有两种不同的描述。《灵枢经·营气》载:“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毫无疑问,这里的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针刺“十七椎下”穴(经外奇穴)为主,治疗妇女痛经、经闭等症,获得较好的效果。兹初步介绍于后,供同道们参考。定穴和治疗方法(1)定穴:“十七椎下”是经外奇穴,位于督脉经径路上、第五腰椎下凹陷中。伏卧时,于第五腰椎与骶椎之间处取之。附图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戴晴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5):210-211
《内经》中对头部腧穴的应用较多 ,其中以热病五十九刺为最。现就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进行探讨。1 内经有关头穴的论述《灵枢·热病第二十三》曰“所谓五十九刺者 ,两手外内侧各三 ,凡十二穴 ;五指间各一 ,凡八穴 ,……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 ,凡六穴 ;更入发三寸边五 ,凡十穴 ;耳前后、口下者各一 ,项中一 ,凡六穴 ;巅上一 ,囟会一 ,发际一 ,廉泉一 ,风池二 ,天柱二。”此文 59穴中头部穴有“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为五处、承光、通天 6穴。“更入发三寸边五 ,凡十穴”,为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项中”为哑门 ,“巅上”为百会 ,“…  相似文献   

17.
腧穴归经有一个十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黄帝内经》中已记有十一条经脉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并提到手足三阳经、任、督脉及冲脉等九脉脉气所发的部分腧穴。我国最早的一部针灸腧穴专著《黄帝明堂经》(简称《明堂》)共收录349穴,其中也只有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被归入相应经脉,其余腧穴皆按部分行排列,并仿《内经》之例,于大部分腧穴下注明“×××脉气所发”字样。到了六朝时期,《产经》一书始将四肢部所有腧穴归入相应经脉,如手阳明大肠经穴为“自南阳至臂 十四穴”隋唐时期,腧穴归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山杨上善将《黄帝…  相似文献   

18.
经穴命名,始于《内经》,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经穴的名称是根据经穴各方面特点,利用比拟、象形、会意、写实的方法,把腧穴的实质通过命名具体、鲜明、生动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9.
张胜春  赵京生 《中医杂志》2002,43(2):148-149
比较、分析了《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简称《明堂》)、《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等不同时期针灸医书中“头痛”病症的治疗用穴特点及指导用穴的思路。《阴阳》中头痛主要是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的主治病症,直接体现了经脉循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内经》中多用经脉穴,有了一定的针灸处方形式,其用穴依据主要是阴阳、经络、脏腑、根结标本理论。比较而言,《明堂》中的腧穴理论、奇经八脉理论比较完善,但其用穴的思路没有突破《内经》的理论范围《内经》奠定了针灸临床选穴的理论基础。经络理论则始终是指导针灸临床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厥阴俞”一穴,今针灸类辞典及教科书皆言出自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笔者近年逐句、字探究唐·孙思邈二部《千金方》针灸,以为有误,当出《千金要方》。考辨如次: 综览《千金方》,有关“厥阴俞”者有三名,一曰“阙输”,《千金要方·肺脏》卷17云:“胸膈中气,灸阙输随年壮。扁鹃云:‘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名阙输’。”二曰:“巨厥输”。《千金翼方·针灸中》卷27曰:“第四椎名巨厥输.主胸膈中气,灸随年壮。”三曰:“厥阴输”。《千金要方·膀胱腑》卷20云:“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输随年壮,在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那么,“阙输”、“厥阴输”、“巨厥输”三名有何内在联系?笔者以为,穴名虽三,其穴则一,即“厥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