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8岁,因"发现右腹壁包块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扪及右腹壁中部一包块,约1 cm×2 cm大,无特殊不适,未予重视。因包块增大,患者遂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以"腹壁包块"入院。查体:右中腹腹壁扪及一包块,约9 cm×7 cm大,无红肿,质硬,活动度尚可,境界尚清,  相似文献   

2.
单发腹膜壁层包囊虫病1例报告欧义廉,程守英,朱尧患者,女性,49岁,农民,5年前曾施输卵管结扎术,于1994年7月4日以右下腹包块阵发隐痛九天入院。腹部检查于右下腹可触及球状囊性包块,境界清楚,活动度不大,轻度压痛。B超显示:右下腹囊性包块,17cm...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2岁,主因腹壁肿物切除术后3年,切口下发现包块2年入院.3年前患者因"腹壁肿物"在外院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肿物.2年前再次在手术部位出现相同性质肿物,肿物逐渐形增大.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癍痕下方可触及12 cm×8 cm大小包块,质硬.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59岁,因"腹部无痛性包块12年,进行性增大1年"入院。33年前、23年前先后在当地县医院行"剖宫产"手术,14年前在当地县医院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12年前在我院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查体:下腹部可见正中切口,切口左侧可见大小10 cm×10 cm包块,切口右侧见30 cm×30 cm包块突起于腹壁,皮肤可见6cm×7 cm破溃,疝环约12  相似文献   

5.
<正>腹壁侵袭性纤维瘤病好发于腹壁肌层与筋膜鞘,尤以下腹部多见,又称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腹壁硬纤维瘤等[1]。本病发病率为 2 /100 万 ~ 4 /100 万[2],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异常、物理创伤等有关[3]。男、女发病比例为 1: 7,尤以育龄期经产妇多见[4]。其生物特征介于良性成纤维细胞瘤与纤维肉瘤之间,1950 年 Wills 将其界定为交界性肿瘤,得到广泛认同。其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保守性治疗等,以开放扩大范围切除的手术治疗为主[5-6]。目前尚缺少利用腹腔镜切除腹壁侵袭性纤维瘤的报道。笔者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团队完成的 1 例腹腔镜下腹壁侵袭性纤维瘤根治性切除加一期腹壁重建修复手术进行总结讨论,以便于临床及研究人员对该病有新的认识。患者女,24 岁,因“发现右下腹壁包块 7 天”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入院。患者 7 d 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壁包块,约鹅蛋大小,包块固定,无疼痛、发热等不适,...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6岁,2年前因车祸外伤造成腹壁大面积受损,1年后发现右腹部可复性包块。1年来患者自觉肿物逐渐增大,并出现习惯性便秘。于当地医院就诊,行下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旋转不良并冗长,为求明确诊断与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腹部查体发现:站立位可触及一大小约20cm×15cm的椭圆形包块,质软,表面无压痛及触痛,平卧位包块可完全还纳,包块还纳后可触及右中腹约10cm×5cm大小腹壁薄弱区。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2岁,主因腹壁肿物切除术后3年,切口下发现包块2年入院。3年前患者因“腹壁肿物”在外院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肿物,术后恢复好。2年前再次在手术部位出现相同性质肿物,肿物逐渐增大,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既往有剖腹产病史。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和下腹正中可见两条12cm长手术瘢痕,右下腹瘢痕下方可触及12cm×8cm大小包块,质硬,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8.
<正>病人:男性,年龄68岁,因"腹壁包块切除术后4年,再发包块3年"。于2016年7月2日入院,拟诊"腹壁包块"收入院。病人于4年前发现腹壁包块,在外院行包块切除术,术后1年发现术口周围再发包块,无明显不适,包块逐渐长大,为求进一步治疗,来院就诊。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主体位。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见多个隆起包块,面积约15 cm×6 cm(图  相似文献   

9.
1病例 患者,男性,58岁,因“左侧腹股沟区疼痛半年,发现包块并破溃3个月”于2008年9月1入院。患者缘于半年前出现左侧腹股沟区反复疼痛,3个月前发现左下腹一包块,并渐增大。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脓肿予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创面不愈合,脓肿范围扩大,并出现粪漏,持续半月。门诊以“左侧腹股沟区脓肿破溃并肠外瘘”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0.
腹壁间隙疝     
腹壁间隙疝是一种少见形式的疝,疝囊未随精索下降,在腹壁各层之间,术前诊断困难。许多外科医生即使在手术时也未能认识本病,以致有时造成严重后果。病人61岁,女,因右下1/4腹部疼痛和包块持续二天而入院。疼痛为持续性纯痛,伴呕吐数次。体温100~101°F 持续二天。在右下1/4腹部出现包块的同时发生疼痛,包块逐渐增大。曾因胆石症作过胆囊切除术,有修补脐疝史。体检患者肥胖,有中等度中毒表现。Bp:120/60mmHg。心、肺正常。腹部右侧有一25cm 长之旁正中切口疤痕。右下1/4腹部可触及一15×4cm 之质硬、有触痛的包块。两侧腹外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2 3岁。因发现左腹部包块 1 0年 ,左肋腹胀痛 3个月而入院。 1 0年前发现左侧腹部隆起 ,可触及一包块 ,无不适 ,3个月前包块进行性增大并出现左肋腹部胀痛。体检 :血压 1 36/82 mm Hg( 1mm Hg=0 .1 33k Pa) ,左侧腹膨隆 ,可触及一 30 cm× 2 0 cm× 2 0 cm肿物 ,占据  相似文献   

12.
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年,右上腹壁窦道形成并溢脓1年"入院。患者2年前自觉右上腹疼痛不适伴皮下包块形成,约5 cm×3 cm×3 cm大,轻压  相似文献   

13.
病人男,20岁。因反复右下腹痛6年,加重1d,于2005年平均增长月27日入院。病人6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腹阵发性隐痛,疼痛时右下腹可触及3cm×3cm大小包块,可持续数分钟,伴轻度腹胀,疼痛可以自行缓解,包块随即消失。疼痛无放散,无恶心呕吐和发热。入院前1天出现脐周疼痛,后转为右下腹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38岁。已婚,2年前自己发觉双侧腋窝有包块,乳房未触及包块,无不适。2年来肿块逐渐增大,左侧有2个3cm&#215;2cm大小包块,右侧1个5cm&#215;5cm大小包块。既往孕1产1,16年前有“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手术史。专科体查:双乳形态对称,无桔皮样改变,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62岁。 2 0 0 4年 2月2 3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10月发现右上腹壁一拇指大小包块并伴有痛、痒、红肿 ,包块逐渐增大 ,于 2 0 0 0年 3月在当地医院行穿刺活检 ,诊断为“腹壁炎性包块” ,给予消炎治疗无效 ,不久包块穿刺处有胶冻状液体溢出 ,约 5~ 1ml/d。 2 0 0 0年 10月在当地医院住院 ,诊断为“腹壁窦道” ,行窦道切除术 ,术后伤口愈合。 2 0 0 1年4月右上腹壁包块复发并溃烂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腹壁窦道伴感染”。行窦道切开清除术 ,术后伤口经久不愈 ,且切口周围出现数个直径约为 2cm ,1.5cm及 1cm ,0 .5cm的红色硬结 ,并先…  相似文献   

16.
术后引流孔绞窄疝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性,44岁。于2009年9月入院。发现右下腹包块1年,腹痛16h,加重伴恶心呕吐4h。10年前曾因坠楼导致小肠穿孔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入院查体,中上腹略膨隆,可见纵行长约15cm手术瘢痕,右下腹见一局限性隆起,顶部见既往引流孔瘢痕。触诊右下腹可及6cm×5cm包块。触诊肿块质韧,边界清晰,压痛强阳性,活动欠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3.9×10^9/L,中性粒细胞0.92。超声检查显示肠段扩张,右下腹混合性包块;CT报告小肠低位不全梗阻,右下腹包块。诊断为“右下腹壁嵌顿疝”,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引流孔位于腹直肌鞘外缘,距回盲部100cm回肠白手术引流孔疝出,疝环直径约1cm,不能还纳,扩大疝环,还纳嵌顿肠袢,长约15cm,色黑,动脉搏动消失,刺激无反应,考虑肠袢坏死,行空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游离前鞘,张力线缝合,关闭疝环。术后1周出院,随访6个月无复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右侧腮腺包块切除后复发",入住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患者于8年前因"右侧腮腺多形性腺瘤"行"包块及腺体摘除术",2年前出现右侧耳后及右锁骨上包块,逐渐长大,近3~4个月右锁骨上包块生长加快.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28岁,已婚。因腹壁纤维瘤5年分别两次行右下腹包块切除术,复发右下腹壁肿块1年来院就诊。检查:脐右侧偏下可见5cm和9cm长两条切口瘢痕,其下扪及10×7cm不规则硬性肿块,周界不清楚,活动度甚小。在硬膜外麻醉下手  相似文献   

19.
病例介绍 本例患者女性,已婚,45岁.主诉:发现右下腹包块2个月,腹痛、恶心、呕吐反复发作1个月,加重3 d伴粪变细.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不伴明显疼痛、恶心、呕吐、排柏油样粪等症状 1个月前进食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服"氟哌酸"后缓解 半个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再服"氟哌酸"后好转.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7岁。因腹壁肿块3年于2007年5月就诊。肿块逐渐增大,于1年前增大约5cm×5cm×5cm。曾行手术切除,术后3个月复发,增大迅速,脐右侧偏上可见一约8cm×7cm的肿块及一长约4cm的手术疤痕,质硬,表面光滑,底部活动度尚可,四周活动度差,无压痛。行仰卧起坐活动时包块更明显,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