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9月在常规护理下分娩的初产妇43例设为对照组,陪伴分娩的初产妇46例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的总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时、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照组(P均<0.05),2组的阴道分娩难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田金艳  张晓静  谢斯炜 《新中医》2013,(11):104-106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三阴交、昆仑穴在足月孕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缩短产程,减轻产痛的作用。方法:将80侧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针刺组针刺双侧合谷、三阴交及昆仑;对照组不予任何催产镇痛及其他治疗措施,待其自然分娩。观察总产程及各个产程时间;潜伏期及活跃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子宫活动力;宫口扩张速度;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结果:2组总产程、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潜伏期和活跃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子宫活动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宫口扩张速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gAS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促进产程进展方面的总有效率针刺组81.5%,对照组55.0%..提示针刺组在总产程及各个产程时间、VAS评分、子宫活动力、宫颈扩张速度、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合谷、三阴交、昆仑穴针刺对足月孕产妇具有催产镇痛作用、能减少产程及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时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行导乐陪伴分娩的62例孕妇为研究组,以同期非导乐陪伴分娩的65例孕妇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将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导乐陪伴分娩组的自然分娩总产程时间(8.83±0.42)h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88.7%)显著提高,剖宫产率(11.3%)、新生儿窒息率(3.2%)、产后出血量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提高产时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联合音乐疗法对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自然分娩总产程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2018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轮班制一对多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选择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联合音乐疗法,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显著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产后24h、48h与72h的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缩短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自然分娩总产程,减轻产后疼痛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产房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观察两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乳喂养自信心变化.结果:观察组产程、产后2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泌乳功能和母乳喂养自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改善初产妇妊娠结局,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和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爱母分娩行动”理念下亲情式陪伴护理对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于我院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爱母分娩行动”理念下亲情式陪伴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时疼痛度[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VAS)]及产后并发症差异,对比预产期前1d两组产妇身心压力[妊娠压力量表(PPS)]、分娩自我效能[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分娩恐惧[分娩恐惧量表(CAQ)]、分娩控制感[分娩控制量表(LAS)]变化。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初产妇产后并发症(产后抑郁、产后出血、尿潴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PPS、CAQ评分均小于对照组,CBSEI-C32、LAS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母分娩行动”理念下亲情式陪伴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恐惧、身心压力、及产时疼痛均可发挥显著缓解作用,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并对其分娩信心增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初产妇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2009年10月—2010年1月6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选2010年2月—2010年5月印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及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而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产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阴道手术助产及剖宫产,使产妇舒适,提高满意度,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使用米索前列醇能明显增强宫缩,缩短分娩总产程,并减少产后出血量,得出米索前列醇促进分娩的结论。方法:选择68例初产妇足月妊娠临产者在第一产程早期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促进宫颈成熟,增强宫缩,观察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情况,并与47例未用药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的115例初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中,总产程时间,米索组明显低于照照组(P<0.01),产后2小时出血量米索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米索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明显增强宫缩,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且有较大的安全性,不会增加新生儿宫内窒息发生率,建议此法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对分娩方式、产程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40例,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最终阴道自然分娩61例(87.14%)、剖宫产9例(12.86%),与对照组相比剖宫产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为(432.8±129.6)min、产后出血量为(185.2±58.1)m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讨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对于疼痛的恐惧和敏感,能够提高产妇的依从性,改善肌肉紧张状况,加速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正产的孕产妇500例,随机选择2008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实验组产妇孕28w前开展产前健康教育与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相结合。结果:观察组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8.8%,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妇产程进展,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DR+FCMC产科护理技术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在LDR病房分娩的孕产妇设为实验组,随机抽取260名孕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第1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和顺产分娩率。结果:实验组在第1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顺产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R+FCMC产科护理技术模式视分娩为正常生理现象,使孕产妇分娩前后在固定的、熟悉的环境内,在亲人的全程陪伴下,减少了心理恐惧感、缩短产程时间,减轻生理上的疼痛,使顺产率显著提高;产后全面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大笔手术费用,大幅提升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式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08年5--7月分娩的128例产妇为观察组,以前1年同期分娩的126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无产科合并症适龄足月初产妇;比较两组的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优质接生率和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及第一、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优质接生率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导乐陪伴式分娩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初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镇痛的有效性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研究组150例,给予吸入50%笑气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对照组150例,间断吸入氧气。观察2组产妇疼痛的缓解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新生儿出生情况、笑气吸入的副反应。结果研究组分娩镇痛的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7%(P〈0001);研究组割官产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4%,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2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羊水粪染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而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结论笑气镇痛能安全、有效、简便地缓解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导乐式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及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式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8—9月来本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95例作为观察组,实行导乐式陪伴分娩;2002年8—9月来本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7例作为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导乐式陪伴分娩,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有利于促进、支持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屈髋屈膝位与膀胱截石位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60例初产妇采用膀胱截石位分娩,观察组60例初产妇采用屈髋屈膝位分娩,比较2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疼痛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显著多于对照组(P均<0.05),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膀胱截石位,屈髋屈膝位可有效减少产妇出血,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22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10例。两组均给予助产士陪伴分娩,其中观察组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应用了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为39.0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到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期宣教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直至分娩的初产妇3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9例与对照组189例。对照组仅做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除定期检查外还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和产前培训,观察记录其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顺产率显著增加(P〈O.05);手术产(剖宫产和胎头吸引产)率、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接受孕期教育和产前培训的孕产妇的产时并发癌明显减少,手术产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痛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产妇均实施导乐分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比观察2组产妇分娩情况及产痛、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宫口扩张速率及胎儿先露部下降速率优于对照组,产妇衰竭症状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各时点产痛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期间医生镇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显著缓解其分娩产痛,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新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知识教育及产程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一对一地进行针对性分娩知识教育,以及对整个产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依从性、总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及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及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提高初产妇的依从性,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使产程缩短,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助产士陪伴分娩与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进行分娩的480例产妇。遵照产妇的意愿分为两组,一组为家属陪伴分娩,另一组为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助产士组总产程(501.3±120.1)min,明显低于家属陪伴组(t=6.982,P0.01)。且助产士组产妇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也均少于家属陪伴组(P0.05或P0.01)。助产士组自然分娩率为84.1%,显著高于家属陪伴组的自然分娩率(X2=10.1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助产士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也少于家属陪伴组(t=4.644,P0.01)。结论:助产士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助产服务,可有效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尽快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