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温是感受暑热邪气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发病急骤,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脉洪等气分热盛证候,病程中易伤津耗气,并以动风、闭窍、生痰之变为临床特点.其发生于夏暑当令之时,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暑邪有夹湿与不夹湿之别,故又将其中夹湿者称为暑湿.……  相似文献   

2.
二、暑温挟湿的病因病机特点与化湿法暑温是夏令感受暑热之邪的时令热性病,多发生在夏末秋初季节。其发病初起即可见到壮热烦渴,汗出等气分症状,并且传变迅速,多见闭窍和动风等变证。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相当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感等疾病。暑温虽为阳热之邪,但多挟湿为患,因为暑季多湿,人处湿中故暑温多挟湿伤人,又因暑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凉饮冷,所以暑湿之邪又易被寒所遏而成为暑湿挟寒。暑温挟湿证特点是除了有暑热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汗,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之一。通过对汗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帮助临床进行诊断,而且对辨证施治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温热病中的汗,对诊断和治疗更有其特殊意义。《温病条辨》对汗出作了详细的论述,笔者进行了初步整理,供同道参考。 1“汗”的辨证意义 1.1 汗为暑病性质之特点:(原文卷首4、6条上焦篇22条)暑为热盛于里,为里热症,因此有汗出;其次暑必夹湿,湿邪要有出路,因此当汗出;第三,由于暑病为热为湿,汗出是人体正气驱邪外出进行自身调节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 三仁汤出自清朝吴鞠通的名著《温病条辨》.他在该书上焦篇四十三条中指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可以看出吴氏创此方之原意是针对湿温证而设,同时还告诫要注意湿温证和阴虚证的鉴别,指出湿温证不可汗、下、润.后世医家多遵照这些原则,应用此方治疗湿温初起或暑温,邪在气分证.其实,此方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决非仅只湿温和暑温二证,兹根据个人临床中的点滴体会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5.
口渴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金匮》中论及口渴的条文达50余条,它不汉是后世治疗渴症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拟将其治疗概括为八法,试述如下:益气生津,清热止渴法此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口渴症,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痉湿喝病》篇第二十六条指出:“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多汤主之。”“喝”是伤暑病,所谓“太阳中热”,是指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太阳证。盖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感受暑邪,暑热熏蒸,多致腠理开而汗出,汗出多而腠理空疏,故其人恶寒;暑必发热,  相似文献   

6.
三、治疗原则湿温、伏暑与暑温夹湿,因多具湿热性质,所以其总的治疗原则是,既要泄热,又须化湿。由于湿温、伏暑、暑温夹湿的发生、发展规律各有不同,因而其相应的治则也就各有特点。湿温是湿热相合之邪为病,故其治疗原則应重在分解湿热,使湿  相似文献   

7.
流感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证,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冬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有夹湿夹暑之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答:外感高热初起,若能辨明病在表在里,寒热孰重孰轻,以及太阳、阳明、少阳,或卫气等病位之别和夹湿、夹暑,兼燥等之异,立方遣药,多能较快收到邪去热退之效。若药后三四日,高热仍久稽不退者,多为邪热内陷,入营入血,壅滞脏腑之候。此时临证,  相似文献   

9.
我院已故老中医朱经生,擅长于小儿科,对治疗小儿夏季热颇有经验,笔者现将朱老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及个人学习运用朱老经验的粗浅体会介绍于后: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朱老认为小儿夏季热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小儿肾气微弱,脾气未充,其正气虚弱,故不能耐受盛暑炎夏之消灼而发病。暑为阳邪,暑气伤人,自口鼻而入,先伤上焦心肺,肺为暑气熏灼,失去宣发之权,更不能司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之职,故而汗窍闭塞,出现发热。暑气内蕴,心火气盛,津液因之耗伤,而欲饮水以自救,故口渴多饮。暑多夹湿,湿为阴邪,  相似文献   

10.
暑温署温是发于夏季的急性热病。临床以突然发病、身热、痉厥、津液易伤,传变迅速为特征。《素问》简名为“暑”或叫“伤暑”。署亦名“喝”。《金匮》以痉湿喝同论。小儿肌肤脆嫩,神气最怯,不奈天暑下迫,地湿上蒸,尤易罹惠,且易见窍闭动风,气阴欲脱的危候。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雷少逸《时病论》谓:“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概括了暑的发病与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夏季热(以下称“本病”)是盛夏季节婴幼儿所特有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以长期持续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其主要特征。本病又有“阳明经热”、“小儿暑天发热口渴多尿综合症”、“婴儿汗闭性暑热症”、“暑热消渴证”之名,且有人将本病归属祖国医学“消渴”、“暑病”、“疰暑”等  相似文献   

12.
高燕菁 《家庭中医药》2021,28(10):62-64
湿热向来令人烦躁.如果居住处所多雨或潮湿,天气热的时候,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因此有"暑多夹湿"的说法.湿易困脾,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人体易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此时若饮食不节,贪凉饮冷,就很容易损伤脾阳,出现腹痛、腹泻等脾胃病症.暑湿侵入经络,致经脉阻滞、暑闭气机、脏腑功能失调.现在的人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人体也易出现感冒、皮肤过敏、风湿关节痛、头疼头晕、腰酸背痛、手脚冰冷甚至有些麻木,以及痛经、月经不调、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在大汗淋漓时如果立即进入温度低的空调房,或者直接对着风扇使劲儿吹,会造成汗闭.因外寒内热,腠理郁闭,加上汗湿变邪,致暑夹寒湿之外感,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恶心、身重如裹、周身不适等症状,可见暑湿不能不引起重视.大家都经历过三伏天,或许有所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戴丽莉 《新中医》2017,49(6):191-192
正三仁汤出自于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剂之一。本方由苦苦杏仁、通草、厚朴、薏苡仁、竹叶、滑石、白豆蔻、半夏8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1])。本方功能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证者。湿为阴邪,其来以渐,留恋难散,故汗解不能,攻下无济。治疗既不可辛散燥夺,又不可苦寒直折。临床实践表明,本方不仅治  相似文献   

14.
夏天第一方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古人说:“暑热者夏之令也,人或劳倦透支,生冷食物过大,元气匮乏,不足以御天之亢热,于是受伤为病。”夏季暑热既盛,而雨湿较多,湿气亦重。因天暑下迫,土湿上蒸,湿气与热邪相合,故暑湿每多兼感,亦称之为暑湿病邪,其致病可形成暑温夹湿之证。  相似文献   

15.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原为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效.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儿科湿热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其他四时温病概要吴鞠通《湿病条辨·上焦篇》对其他“四时温病”的概念,有简明论述。曰:“湿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秋燥者,秋令燥烈之气也。” 1.“暑温”的概念:暑温为暑季多种热  相似文献   

17.
探讨李飞跃教授治疗湿浊内阻型膝痹病经验。认为该病可随病机变化出现脾虚湿盛、夹风、夹寒、夹热、夹痰、夹暑等证候。中药内服辨证论治以祛湿化浊为主,或兼祛风散寒、清热、祛暑为治,亦常采用外敷中药及洗剂、手法治疗。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8.
柴葛解肌汤出自陶华的《伤寒六书》,具有解肌清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具有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之效,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证.笔者以柴葛解肌汤合三仁汤取味治疗反复离热不退,每每取得良效,现举1例分析,以供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9.
第五章祛暑剂凡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治疗暑病的一类方剂。统称祛暑剂。一、祛暑清热祛暑清热剂,适用于夏月感受暑热之病,见有身热心烦、汗多口渴等证。常用方剂为清络饮。清络饮原治暑温发汗后,余邪不解者,以及“凡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皆可用之。”暑为阳邪,最易伤气耗津,治应寒凉撒热,以清解其邪。但本方证邪轻病浅,只须辛凉轻清,以  相似文献   

20.
湿为阴邪,其病因为身处湿地,汗出当风,淋雨涉水,以及过食生冷瓜果肥腻之品,都可感受湿邪。湿邪多有兼证,兼寒则为寒湿;兼风则为风湿;湿郁化火则为湿热;与暑相合则为暑湿,在脾胃脏腑则为里湿。由于湿邪重浊趋下,凝滞缠绵的特点,其辨证重点为舌苔滑腻,脉缓或濡。薛生白曰:“湿热之证,脉无完体。”所以,治湿有重苔不重脉之说。全身主要症状有身重,眩晕或头胀,汗出不透,肢体面目浮肿,以下肢为重,胸闷,脘腹痞满,不饥,小便不利,大便溏,排便不畅等。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湿为阴邪,来源于水,故通利小便为治湿之首选。治疗时,又当分辨兼湿,兼热,在表在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