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9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内镜联合手术治疗11例,内镜辅助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8例。观察两组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19例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和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拓展了胃镜、腹腔镜的手术指证,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对早期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9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肿瘤定位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半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可有效降低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缩短肿瘤定位时间,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3.
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行胃间质瘤切除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行经胃镜定位腹腔镜胃腔外胃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胃镜定位腹腔镜胃腔内胃部分切除术、4例行胃镜下肿瘤切除联合腹腔镜胃壁修补缝合术。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66.5±20.1)min,术中出血量1~20ml,平均(12.0±17.1)m1,术后平均住院日(4.9±1.8)d。术后病理结果示:极低度风险15例、低度风险8例。随访3~75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和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胃间质瘤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行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 a,观察组复发转移1例(2.00%),对照组为2例(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胃镜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施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3例行开腹胃间质瘤手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手术后总的并发症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胃镜组术中发生肿瘤破裂1例,中转开腹1例;开腹组无肿瘤破裂者。2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未发生明显胃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等并发症。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联合胃镜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住院总费用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丰富的开腹胃间质瘤手术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疗效,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探讨胃间质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2012年1月—2015年12月,56例胃间质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胃镜组(n=5)、腔镜组(包括腹腔镜或双镜联合手术,n=22)、传统开腹组(n=29)3组,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显示,传统开腹组的危险度显著高于胃镜组和腔镜组(P0.05)。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完全切除肿瘤,无围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传统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显著高于胃镜组和腔镜组,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高于胃镜组(P0.05)。肿瘤直径2 cm患者,胃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腔镜组(P0.05)。肿瘤直径2~5 cm患者,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结果表明,肿瘤直径≤5 cm的胃间质瘤患者,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相同,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尤其是对于2 cm患者,胃镜手术的微创效果较腹腔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的疗效。方法:将入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开腹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肿瘤定位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局部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7%、13.3%(P0.05);治疗组局部复发转移的平均时间为(47.7±6.18)个月,对照组局部复发转移的平均时间为(48.8±7.1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行早期胃间质瘤肿瘤切除在肿瘤根治性、远期预后等方面与开腹手术相当,但可提高手术定位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底部间质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发展前景。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为32例胃底部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7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肿瘤破裂、胃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81.4±25.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2±16.1)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34.6±3.8)h,进食时间平均(58.6±10.8)h,术后平均住院(4.6±1.3)d。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行胃镜及钡餐造影检查,无胃腔狭窄。术后平均随访(14.8±3.4)个月,X线、B超及CT检查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内镜有助于发现并诊断胃间质瘤,可于术前初步判定危险度。对于胃底部间质瘤,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预后良好,符合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原则,降低了贲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胃镜联合腹腔镜在贵门旁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优势,同时介绍一种专门用于切除贵门旁胃间质瘤的改良胃后壁旋转术。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8例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镜联合组42例,开腹组86例。随机匹配32对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双镜联合治疗贲门旁胃间质瘤具有明显优势,且胃镜联合腹腔镜经小弯侧胃后壁旋转术是切除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的成功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胃间质瘤病人30例,将30例病人分成两组,其中双镜组18例,采用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开腹组1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45.6±12.2)ml、(121.9±24.5)分钟、(91.2±14.6)ml、(8.4±2.3)天、(34591.2±3434.6)元;开腹组分别为(65.6±14.3)ml、(94.7±18.5)分钟、(117.9±22.5)ml、(11.3±3.4)天和(25374.3±2930.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5.56%;开腹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双镜组复发3例,开腹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定位快速精准,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切除胃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择期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50例行双镜(腹腔镜+内镜)联合切除术,対照组56例行腹腔镜切除木,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病理检査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相似,但相较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联合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底部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36例胃底部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3D腹腔镜手术(3D腔镜组),18例行开腹手术(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病理资料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肿瘤大小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D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肿瘤破裂以及切缘阳性的情况,均未发生大出血、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应用3D腹腔镜技术治疗胃底部间质瘤,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且远期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行胃间质瘤手术切除并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资料,将行腹腔镜手术与行开腹手术肿瘤位置相同的患者作1:1匹配,最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纳入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肿瘤位于近贲门处各5例,胃体小弯侧各12例,胃体(或胃底)各13例,近幽门处各6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切除方式(楔形切除:26例vs.23例;胃部分切除:8例vs.10例)无明显差异(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114 min vs.140 min;90 m L vs.138 m 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经口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减少(2.6 d vs.3.1 d;4.1 d vs.5.3 d;6.0 d vs.8.3 d);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0.0%vs.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病理指标、复发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且在肿瘤位置相同的条件下,比开腹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 tumors,GS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2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6例GST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等。结果:所有GST切除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者21例.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者12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者2例,腹腔镜辅助下内镜胃间质瘤圈套套扎术者1例。无一例病人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75(30~210)min,术中平均失血60(5-150)mL.肿瘤平均大小3.0(0.5~11.5)cm,肿瘤切缘镜下均为阴性;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1~11)d,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f3。131d。1例病人出现术后胃腔内出血,经保守治疗后1d出出即停止,其余病例无重大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5(4~67)个月,所有病人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是治疗GST之安全、可行、做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技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接受双镜联合手术治疗的46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病例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5岁:33例行胃镜辅助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3例行腹腔镜辅助胃镜手术。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85.5±29.3)rain,术中出血量(31.4±12.2)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1.6±14.9)h,术后住院(5.1±2.9)d。术后肿瘤生物学危险行为评估:极低度危险34例,低度危险12例。无术后并发症出现。随访2~26(中位随访1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GIST安全可行,具有微创、恢复快的特点,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Sun YM  Bai JF  Lu WX  Shi Y  Fu Z  Wang Y  Cai HH  Zhao HL  Mi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08-131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行完全腹腔镜治疗的胃良性病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LG组),并与同期104例开腹手术患者(OG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50例LG组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05min,平均出血50ml,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OG组平均手术时间118min,平均出血108ml,平均住院时间12d,其中7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发生胃排空障碍,并且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术后肠梗阻。两组间术中出血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手术是一种安全适用的微创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5例胃间叶源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使用内镜下线型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27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8例手术采用术中胃镜的双镜治疗。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手术时间90(60~1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1±23.6)(10~200)mL,肿瘤平均大小(35.4±13.5)(10~62)mm,肿瘤切缘术中冷冻及术后石蜡病理均为阴性。术后病理胃间质瘤26例、胃神经鞘瘤5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脉管瘤1例、胃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1.3)(4~10)d,无术后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2~43)个月,所有病人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叶源性肿瘤是安全、微创、有效的,应作为此类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Lapar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resection of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The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s is being performed with increased frequency. Wedge resection of anterior wall lesions is generally performed.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wall lesion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Methods We report three cases of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 treated by a 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 of the stomach. All lesions were localized anterior gastric wall by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on the. In the first patient the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n endoscopic stapler; in the other patients, ultrasonic coagul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an intracorporeal suture has been us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laparoscopically; there were no conversions to open surgery. In all cases the 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ranged from 6 to 8 day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an adequate strategy for gastric submucosal neoplasms including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is very useful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technical approach with or without the endoscopic stapler.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supplementary vide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施行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治疗胃间质瘤2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肿瘤位于小弯侧13例,大弯侧9例;直径1.5~3 cm。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提示胃梭形细胞瘤,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术后24~48 h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3~7 d,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17个月,胃镜复诊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结论: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治疗肿瘤为1.5~3 cm的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胃腔外切除有胃内容物不外溢,污染少等优点,可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