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培植牛黄元素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桃渝  范广东 《中药材》1989,12(1):18-19
对人工培植牛黄的成分、药理等有人已做了一些研究,但对人工培植牛黄中所含元素及氨基酸成分的分析,国内尚未见报道。而某些元素及氨基酸也是牛黄中的不可忽视的有效成分。为了揭示人工培植牛黄所含的元素及氨基酸,我们对所搜集的五批人工培植牛黄及二批天然牛黄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一、实验材料及仪器样品天然牛黄1号新安县,2号叶县;人工培植牛黄1~3号产于洛宁山区,4~5号产于西峡山区,培黄期18~24个月。  相似文献   

2.
从定性分析看,人工培植天然牛黄样品与京牛黄是一致的;从定量分析看,人工培植天然牛黄的胆红素和胆酸的含量均低于京牛黄,偏低的原因可能与胆石形成时间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3.
人工牛体培植牛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牛体培植牛黄为我国科技工作者首创的一项新技术,为解决我国著名中药牛黄的资源紧缺开创了一条新路。本文就培植牛黄的生产工艺、外观性状及其鉴别、化学组成、药理活性以及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等方面作了概要介绍,并就培植牛黄内在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以及如何生产优质牛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药牛黄的药用历史和品种发展情况。牛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有4种,均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中,但它们各自的内涵和界限有所不同。牛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视为正品。中国药典1963年版至2010年版均以“牛黄”之名收载。人工牛黄、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属法定代用品。人工牛黄及体外培育牛黄是2005年版药典新增品种,培植牛黄首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  相似文献   

5.
牛黄及其代用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黄是干燥的牛胆结石,具有清心、开窍、豁痰、清热解毒、凉血、息风等功效。现将牛黄及其替代品人工牛黄、人工培植牛黄的功效、应用及其鉴别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人工活体培植牛黄已被国内医药生产部门列为重点项目进行研究。从事研究的省(区)、部队和研究人员越来越多。据有关材料介绍,陕西、山西、广东和新疆军区发展较快。新疆军区85、86两年植黄牛637头。主要的培植方法是在牛胆囊内埋植黄核,注入非致病大肠杆菌,使牛黄在黄核上沉淀附着。目前,牛黄是国内医药市场紧销珍贵药材,发展人工活体培植牛黄有广阔的前景,这  相似文献   

7.
牛黄为常用的名贵中药,为牛的胆囊结石,色金黄或棕黄,故名牛黄,为中医常用的熄风止痉药.性味甘凉,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熄风、解毒的功能,临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牛黄生陇西及晋地,特牛胆中得之,即阴干百日使燥,无令见日月光."由于牛黄产量稀少,近年来已成功地在活牛体内培植牛黄,药材称"人工培植牛黄".此外还有人工合成牛黄,目前已大量应用临床.今市售品主要有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两类.  相似文献   

8.
在低频电针麻醉下做人工培植牛黄手术93例,麻醉有效率为96.77%。  相似文献   

9.
培植牛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培植牛黄抗脂质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培植牛黄具有明显的抗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同时 ,培植牛黄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因此 ,抗脂质氧化 ,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是培植牛黄新的重要药理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严格处方投料生产,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就有关事项做出明确。通知指出,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及其他剂型或规格,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固定以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等量替代投料使用,但不得使用人工牛黄替代。通知附件所列品种及其他剂型或规格的现行药品标准中处方项下为人工牛黄的,相关生产企业应按修订药品  相似文献   

11.
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胆汁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明  钱丽华 《中成药》1992,14(12):35-35
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了10个生产单位的18批培植牛黄的游离和结合胆汁酸的含量,并与天然牛黄及牛胆粉比较。结果表明,培植牛黄含有与天然牛黄相同的胆汁酸成分,其中培植牛黄的游离胆汁酸比天然牛黄略高。多数样品结合胆汁酸含量与天然牛黄相当;总胆汁酸含量比天然牛黄略高。  相似文献   

12.
《河北中医》2004,26(1):65-65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药源紧缺,难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大量牛黄依赖进口。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1972年陆续批准了3个牛黄代用品,即人工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牛黄代用品的使用问题一直没有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成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牛  相似文献   

13.
张启明  李大勇 《中药材》1991,14(1):14-16
应用红外光谱研究了3批天然牛黄、10批培植牛黄、1批冻干牛胆粉及1批胆红素,证明天然牛黄间红外图谱有很好的相似性,发现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红外光谱的相似性与培植牛黄胆红素含量相平行。  相似文献   

14.
天然牛黄的X衍射Fourier图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反映天然牛黄全部化学组分的X衍射鉴别方法。方法 :应用粉末X衍射分析法 ,通过对 4个天然牛黄样品的分析计算 ,得到了可用于鉴别天然牛黄的X衍射Fourier图谱 (几何拓扑图形与特征标记峰值 )。结果与结论 :X衍射Fourier图谱可用于正品天然牛黄与非正品牛黄以及进口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的鉴别。此方法可用于天然牛黄药材的鉴定与识别。  相似文献   

15.
牛黄是一种名贵药材,但天然牛黄产量甚少,远远满足不了医药生产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探索牛黄生产的新途径,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经过专业科技人员的努力,利用牛体培育牛黄已获得成功。陕西省咸阳市经过一年试验,人工培植牛黄不影响驶役、繁殖,每头牛还可增加近千元的收入。为此,该市把  相似文献   

16.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药源紧缺,难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大量牛黄依赖进口。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1972年陆续批准了3个黄代用品,即人工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牛黄恭敬用品的使用问题一直没有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成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牛黄与牛黄代用品混用的情况。为了加强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品种的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1月21日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4)
市场上牛黄代用品目前主要有体内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以及人工牛黄。牛黄与其掺杂的代用品之间性状特征相似,经过查阅相关文献,目前牛黄的真伪鉴别主要是基于所含的胆红素以及胆汁酸成分的含量,采用薄层法、重氮化比色法和水性溶剂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来鉴别与区分牛黄及其掺杂品的真伪,但是基于成分的鉴别专属性较差,鉴定准确度不高。近红外色谱法与模式识别技术联合为牛黄及其伪品的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损的鉴别方法,亟待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紫外可见光光度法,研究了天然牛黄,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以及鸡胆汁对大鼠角叉菜胶性和甲醛性的足跖肿胀率和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牛黄,中胆红素培植牛黄,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鸡胆汁均能显著地抑制角叉菜胶和甲醛致炎后的大鼠足跖肿胀和炎性组织中的PGE2含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云南中医学院“中国药用动物医药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出43年牛黄文献(1949-1992年)662篇,对牛黄所在基原、产地、化学成分、药理(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利胆、抗炎、抗肿瘤及对平滑肌的作用)、资源(天然牛黄、合成牛黄、人工培植牛黄、体外合成牛黄和代用品)、鉴别(物理、化学、薄层和显微鉴别)和其它方面进行了动态研究,并综述全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天然牛黄、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以及鸡胆汁对大鼠角叉菜胶性和甲醛性的足跖肿胀率和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牛黄,中胆红素培植牛黄、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鸡胆汁均能显著地抑制角叉菜胶和甲醛致炎后的大鼠足跖肿胀和炎性组织中的PGE2含量。经F-检验,这4种中药的作用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