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麻黄加术汤消散肿块王××,男,45岁。1984年10月10日诊。患感冒已一月未愈,反而在右胸前出现一凸突性肿块,疼痛拒按,局部不灼红。经用西药治疗未效。刻诊:发热无汗,一身酸疼,舌苔白腻,脉浮缓。此乃风寒之邪挟湿浊凝聚在肌肤经络之间。治宜祛寒散湿、通络散结。处  相似文献   

2.
【湿温偏湿】邱×,男,48岁。1977年4月20日诊。恶寒发热一周不退,头重如裹,身重肢倦,每以午后更甚。某医投三仁汤3剂不解。诊见:热甚,四肢反凉,心烦路卧,微呕,无汗,胸闷不堪,饮食几废,舌白滑,脉缓而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0余条,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强。从每篇的命题来看,均以“辨××病脉证治”为篇名,说明其论病诊疾乃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的。现就全论脉诊的临床意义,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4.
李××,男,27岁。1989年3月20日诊。一天前突感上腭部不适,继则发热微恶风寒,颈痛项强,无汗微咳,鼻塞流涕,咽喉粗糙不适,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诊断:风温挟湿(邪袭肺卫)。遂以银翘散加羌活、葛根各10克,辛凉解表,宣肺泄热胜湿。服药1剂  相似文献   

5.
耳聋治验     
刘××,女,59岁。1985年5月5日诊。诉半月前感冒,自服速效伤风胶囊二版后,汗多湿衣,口渴喜饮,肢软体倦。一周前又因劳累过度,突感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宿食。某医院五官科作电测听:左耳气、骨导消失,右耳传导性聋。诊为突发性耳聋。西药治疗效不佳,转求中医治疗。刻见:形瘦,步履蹒跚,眩晕心悸,汗多体倦,气短口渴,胸闷不舒,纳少失眠,大便干结,舌暗红少苔,脉虚弱。此发汗太  相似文献   

6.
案 1,男患 ,71岁 ,农民。患者素体丰腴。 2 0 0 2年夏 ,因触感时邪 ,初寒热身重 ,继则小溲艰难 ,逐渐点滴不通 ,小腹充盈胀痛。用抗生素及导尿等方法 ,病症未减。经B超检查诊为前列腺肥大。诊其脉浮大无力 ,舌质淡 ,苔腻。窃思古人有言 ,肥胖多湿 ,肥人多气虚。此患厚味经常 ,湿从内受 ,脉症合参 ,颇相吻合。盖湿滞中焦 ,则运化功能受阻 ,气机不畅 ,决渎因之失权 ,小溲点滴 ,其来有由 ,经谓中气不足 ,溲清升于上 ,浊流于下 ,气机一转 ,关门自利。处方 :党参 2 0 g、黄芪 30 g、白术 15g、升麻 10 g、柴胡 10 g、甘草 10g、陈皮 10 g、肉桂 …  相似文献   

7.
祁××,女,21岁。82年2月28日诊:因患伤寒并发肠出血,经××医院治疗发热已退,肠出血亦瘥,唯继发低血压。经使用补充血容药物及升压药异丙肾上腺素、阿拉明,中药红参、黄芪等,一周来收缩压一直低于70毫米汞柱。病家邀我往诊,患者濒于休克状态,自觉头晕眩,且见气短息微,四肢清冷,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细思此证,系属阳为湿郁,清阳不升故头眩,  相似文献   

8.
夏×,女,25岁。1994年9月2日诊。怀孕6月,口渴多饮半月余,夜间尤甚,频频多饮,仍不能止渴。汗多,头昏重,胸闷不舒,四肢乏力,下肢轻度水肿,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曾用西药(药名不详)和中药滋阴清热之品数剂,及玄麦甘桔冲剂20小袋无效。此时正值长夏署湿主气之时,孕妇素体脾胃虚弱。观其脉症,参其体质,时令等,辨以暑湿为患,脾虚不运。治以清暑化湿,佐以健运脾胃。方用三  相似文献   

9.
治重感冒刘××,男,43岁,工人,1987年7月12日诊。自述患感冒已半月余。曾肌注抗生素,服用病毒灵、重感灵等药,前医以解暑化湿的“三仁汤”辈治疗,其症不减。诊见:恶寒发热,头痛如裹,咳嗽纳差,身倦乏力,四肢酸痛,背冷彻痛,舌淡、苔白稍腻,脉浮,右寸口浮紧有力。乍看似伤暑受湿,但前医总以祛暑化湿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刘鑫  沙洪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2):2820-2822
在研究传统中医脉诊基础上,根据中医脉象的多信息特征,从仿生学观点出发,设计模仿人手指触觉的柔性面接触型多信息传感模式,应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尽可能接近传统中医脉诊的方法,提取脉诊信息,建立一种动态三维的新型中医脉象检测系统。通过采用新型传感器提取指感脉象信息,以三维数据模式传输给计算机重现中医指下感觉的脉诊信息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证实。文章提出的脉诊客观化新方法切实可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中医临床的脉诊客观化研究和中医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特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脉诊初探     
《黄帝内经》较全面的提出脉诊的内容、部位、作用。根据体征,提出了"十二经遍诊法";"寸口脉诊";"三部九候脉诊";"人迎寸口比较脉诊法"。自《难经》提出"独取寸口"后,历代医家偶有提倡多部位诊脉,脉诊部位逐渐统一到"寸口",其脉理解释从《黄帝内经》的实证向心证转变,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近现代的研究提示多部位脉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脉诊的扬弃,完善中医体征的内容,推动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湿阻便闭临床颇为多见,但一般教课书中未予叙述,文献报道也甚少,以致医者临证不予注意,容易造成误诊。必须引起重视,兹举治案数则,以供参考。一、寒湿凝滞、气阻肠塞郑××,男,54岁,1981年3月3日诊。形体丰盛,腹胀便秘十余日,医者迭进大承气汤,非但大便未通,且见腹胀增剧,上逆作呕,纳谷不振,肢体困重,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此乃湿浊蕴结,气机受阻,传导失司;故虽强攻,徒  相似文献   

13.
陈××,男,56岁,1971年10月16日初诊。饮喘三年,入冬即发。诊得形寒发热,咳嗽多痰,痰液黄白相间,腰痠背冷,不思饮食,动则气喘,昼夜不能平卧;脉滑数,舌苔白腻,胸呈桶状,两肺呼吸音较低,有散在哮鸣音及少数湿罗音,胸透两肺纹理增多。此为肺、肾素虚,复感时邪,致脾、肺、肾降纳转运失常。先拟疏表清热,再议培本。  相似文献   

14.
湿温脉图的三维性结构是中医承传先秦诸家哲理,由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模式辐射出的一个"影迹".<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几,其脉有变(辨)否?""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古人以脉诊辨析伤寒有五之一的"湿温"病,是难经  相似文献   

15.
李××,女,31岁。1985年5月11日诊。一月前因建造新宅,日夜操劳,以致失眠多梦,至今未愈。近增头昏、心悸、情绪焦躁、乏力、食少等症。视其形瘦面(白光),舌红苔薄黄;诊其脉左尺微弱,左寸细数。此乃劳防心  相似文献   

16.
中医脉诊学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诊是中医学诊法中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标志性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很难准确地掌握中医脉诊,在临床实践中也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加速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使中医脉诊标准化,不仅是中医脉诊学创新和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使脉诊更加客观化,有利于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一、湿温化燥下焦蓄血谢××,男,30岁,夹江县人。嗜酒成癖,体丰阳旺。1941年夏赴外经商,连日饮宴,恣食肥甘,复感暑湿之邪。初起头痛寒热,身重疼痛,脘闷泛恶,治疗乏效,后至成都就医,迁延旬日,病益剧,乃归家,延医留家治之。其时每日午后发热,入夜尤甚,泻下无粪纯臭水,日十余行。神识尚清,渴不欲饮,苔白腻,脉濡滑。拟诊为“湿温”,投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及桂苓甘露饮之类,又经旬日,仍乏效。渐至日晡潮热,神昏谵语,甚  相似文献   

18.
午后发热的辨误例一、湿热:刘××,男,35岁,1982年7月20日诊。午后发热(37.8℃——38.5℃),历时半月,头昏,胸闷,苔黄,脉濡数。诊为阴虚内热,治以养阴清热,予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丹皮各9克,鳖甲、生地各15克,知母、银柴胡、白薇各6克。三剂后,病情如故。再进三剂,证情增重,乃周密思索,忽有所悟,吴瑭曾在《温病条辨》中说:“午后身热,状若阴虚。”提示湿温与阴虚应予鉴别,不能混为一谈。湿温主要是湿热为患,湿热所致的热型,必伴见头重、胸闷、苔腻、脉濡数等证;阴虚所致的热型,必伴见面红、无苔、盗汗、脉细数、手足心热等证。二者热型虽类似,但其间伴随证则迥然不同。本案伴有头重、胸闷、苔黄、脉濡  相似文献   

19.
例1.目欲脱董××,男,54岁。1976年12月19日诊。五天前感冒,服中药治疗,鼻塞等证好转,二天来觉头胀痛、心悸胸闷、上肢及上半身酸痛。两眼逼胀难忍,“好象要掉出来”,坐立不安。舌苔黄厚浊,脉浮弦。证为外感风热挟湿,肝阳上亢。治以清肝疏风化湿为法。药用:菊花10克,白芍、钩藤、葛根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并非脉学专著,但书中有大量篇幅论述脉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收录了十分丰富的脉诊资料,包括脉法、脉名、脉象、主病、诊脉时间、诊脉方法、色脉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内经》中的脉诊专篇,有《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灵枢·论疾诊尺》等。由于《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因而整部著作中有关脉诊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其内容散见于多个篇论之中。即便是主要论述脉诊的篇论中,也夹杂其他各方面的内容。但是《内经》仍不失为脉学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指导意义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