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胆红素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血管性痴呆(VD)是否存在相关性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对4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非痴呆患者(MCI)、50例健康老年对照组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VD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MCI组及正常对照组,经统计VD组与MCI组差异无显著性,但VD及MCI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下降可能是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会军 《中医研究》2005,18(6):38-39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和痴呆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一个重要类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VD约占老年期痴呆的60%[1].智能障碍是VD的主要症状,其中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尤为明显,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补脑膏治疗血管性痴呆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我国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其62%。目前,国内外对VD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因此,研发有效治疗VD的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切实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组织供血,保证其对氧代谢的需求,是治疗VD的关键环节;同时,还应从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抗自由基损伤、抗钙超载、抗炎和抗细胞凋亡等多个环节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益肾化瘀祛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志玲 《河北中医》1999,21(6):337-338
老年期痴呆主要有血管性痴呆(VD)和Alzheimer病(AD)两大类。VD是我国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对VD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1993~1998年,笔者以益肾化瘀祛痰法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VD)3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符合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内科学会1990-05北京全国老年痴呆专题学术研究会上修订的《老年痴呆诊断评定标准》[1]。参照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的痴呆诊断标准(DSM-、)[2]。智力障碍程度采用修改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  相似文献   

5.
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原络配穴为主联合都可喜治疗为观察组,设单纯都可喜为对照组,观察6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MMSE、HDS-R、ADL变化.结果:观察组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HDS-R的评分,改善ADL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为8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原络配穴为主联合都可喜可改善VD患者的智能水平,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都可喜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病理机制并研究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和抑制性氨基酸(I从)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脑组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补肾醒脑高剂量组和补肾醒脑低剂量组均可以降低脑组织中Glu的含量,增加脑组织中GABA的含量.结论:补肾醒脑方能抑制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调节Glu/GABA系统平衡而减轻其兴奋性毒性,从而保护大脑神经细胞,这可能是补肾醒脑方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类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属老年期痴呆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针灸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一定优势,笔者现将针灸对VD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长.痴呆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on,简称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在我国VD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10%-20%,并有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英 《中医研究》2006,19(9):62-62,F0003,F0004
血管性痴呆(Vasculav Dememtia,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症,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急或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7.4%。我国VD占老年期痴呆的1/5至1/3,常合并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且增加脑卒中的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然迄今尚无特效疗法,因此,VD现已成为全球性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近10年来中医药学者在发掘和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VD进行…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VD)是因脑血管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障碍,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VD的发病也呈日益增高趋势。补肾活血法为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常用治疗方法,笔者前期采用补肾活血法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复制VD小鼠模型,并观察了该药对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D作用机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多发性痴呆之一,是脑血管病后的主要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脑血管发病率迅速增加,血管性痴呆呈明显增长趋势。近年来,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较快,现就其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1 血管性痴呆与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关系的研究王玉梅等[1]依据临床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或MRI将VD患者分为血管性痴呆组、脑梗塞非痴呆组、正常对照组。用放免分析法测定VD患者血浆内皮素(ET),结果发现:痴呆组与非痴呆组血浆ET均高于对照组,且痴呆组ET增高程度高于非痴呆组,但两者无显…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84-1786
血管性痴呆(VD)是世界第二大痴呆疾病,也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与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VD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之势。在VD的治疗中,"通督调神"针法作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色疗法,经过大量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其有效性与科学性得到了患者与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该针法是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补充与创新,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莫飞智  赖新生 《中国针灸》1998,18(6):379-381
血管性痴呆(VD)系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1]。与西方国家老年性痴呆(AD)发病率高于VD不同,在日本VD占36.3%,AD占33.7%,混合型痴呆占9.5%,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占10.5%。我国的情况与日本相似,根据我国11个城市的普查,VD患病率高于AD[1~3]。VD患者有明显的记忆、计算、思维、定向、判断等能力障碍,本病成为当今医学紧迫攻关的课题之一。国内外对VD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日渐增多,但针灸疗法报道尚少[4],现对十余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研究综述如下。1 体针治疗黄氏等[5]对18例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ID)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从破瘀化痰论治血管性痴呆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病因病机及病理演变的研究,认识到"痰"、"瘀"的形成是VD病理演变的必然,"痰瘀阻窍"为其病理中心,确立了"破瘀化痰"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大法,强调重用虫类搜络破瘀之品,并对破瘀化痰药物做了一定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姚军强 《中医研究》2011,24(4):47-49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全面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计算力和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由于VD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一旦发生,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  相似文献   

16.
关于血管性痴呆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文泉  于向东 《中医杂志》2002,43(4):299-30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痴呆综合征。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也在相应增多,已成为人类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VD)临床老年性常见病、多发病,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综合征,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西医目前对本病尚无理想的疗法和药物,而中药复方能从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多系统对VD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突显了中药复方防治VD的潜力和优势。近年来中药复方在防治VD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调控、抑制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拮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拮抗神经元凋亡、改善突触可塑性6方面综述中药复方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彰显了中药复方在防治血管性痴呆方面的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血管性痴呆和老年痴呆(SDAT)是老年期痴呆中最主要的类型。在我国脑血管病是高发病,因此VD患病率高于SDAT[1]。自2006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涤痰化瘀、补肾益髓法对3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对海马CA1区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燕珍 《福建中医药》2007,38(2):45-46,59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本实验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对VD大鼠脑内的p53的表达进行基础性研究,以期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及电针治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VD)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后天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力等智能减退,可伴有语言能力下降、情感及性格改变等。据近年来国内关于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V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该病多继发于中风,又称为中风后痴呆,是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