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和报告意识,实施各项防护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职业伤害的发生。方法对某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31名医务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对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名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12人(占38.7%),临床医生7人(占22.6%),保洁员7人(占22.6%),实习生4人(占12.9%),医技人员1人(占3.2%);职业暴露发生地点占首位的为病区,其次为手术室(分别占64.5%、29.0%);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外科系最多(占61.3%),具体科室中耳鼻喉皮肤美容科和手术科最多(分别占12.9%、9.7%);职业暴露危险环节前三位依次为整理用物和处理废物、手术缝合、动静脉穿刺(分别占29.0%、16.1%、16.1%),致伤源主要为空心针头和手术缝针(分别占71.0%、22.6%);职业暴露种类以锐器伤居首位(占93.5%);暴露源乙型肝炎病毒居首位(占58.1%)。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实施标准预防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173名医务人员,统计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一般情况(工作科室、职业类别、工作年限),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段、时机、方式,暴露源等。结果科室分布:外科系列科室、内科系列科室、手术室、门诊医技科室、其他科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分别占41.62%、34.68%、17.92%、4.62%、1.16%。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医生、实习人员、护工、技师依次占61.27%、20.23%、8.67%、8.67%、1.16%。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2、3~10、11~20、≥21 a的依次占54.91%、34.10%、6.94%、4.05%。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段:白班、夜班依次占75.72%、24.28%。职业暴露发生时机:锐器管理不规范、操作过程中、防护措施不足依次占52.02%、43.35%、4.62%。暴露方式:锐器伤、黏膜接触依次占96.53%、3.47%,其中锐器包括针头、外科器械、其他锐器(载玻片等),依次占79.19%、15.03%、2.31%。暴露源为HBV、HCV、TP、不明者分别占40.46%、5.78%、8.09%、45.67%。经追踪监测未发现职业暴露后相关感染者。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以外科为主,高危群体是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白班易发生职业暴露,锐器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暴露源以血源性传播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9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2年来医务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238例次,护士占50.42%,医生次之占17.23%;暴露类型,以针刺伤为主,占83.19%;皮肤黏膜暴露于血液体液的占11.76%。暴露源传染病检查阳性结果 86人,未能追踪72人,无发生暴露导致不良结果。结论发生暴露后及时彻底对暴露部位进行清洗消毒、药物预防等措施,无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潍坊市医疗机构性病防治从业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潍坊地区143名性病防治从业者,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发生的职业暴露,按照职业分布、类型分布、病种分布、暴露部位、发生职业暴露的操作环节等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制定《潍坊市性病防治从业者职业暴露调查表》。结果 发生职业暴露的38名医务人员中,护士的职业暴露最高,有19人次(42.22%);职业暴露类型分布中被注射器针头扎伤的人数最高,有17人次(37.78%),其次为被梅毒血液喷溅者,有12人次(26.67%);职业暴露病种主要为梅毒,有17人(44.73%),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有8人(21.05%),梅毒合并乙型肝炎5人(13.16%);暴露部位手部发生率最高,有21人(55.26%);引起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是诊疗操作过程,暴露人数17人(44.74%)。结论 通过分析锐器伤发生原因及暴露环节提出对策,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切实做好辐射的防护等措施,才能有效地将职业暴露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蒋春涛  林霄  李懿 《重庆医学》2011,40(36):3668-3670
目的监测、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建立完整的监测报告系统,为制订职业暴露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1年7月83名职业暴露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3名职业暴露中,发生锐器伤53名,发生率为63.86%,血液和体液暴露30名,发生率为36.14%;他们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人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建立完整监测报告系统及暴露后实施干预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汤慧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7):803-804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乙肝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暴露后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医院内感染的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查阅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2年间发生的25名乙肝职业暴露案例的相关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经医学观察,25名发生乙肝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HBV抗体的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反应。结论加强医务人员乙肝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加强HBV感染各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同时这也是医院内乙肝防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2008~2010年登记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卡片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 24名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医生占16.67%(4例),护士占79.17%(19例),保洁员占4.17%(1例);暴露地点中病房占66.67%、手术室占16.67%、处置室占8.33%、污物间占8.33%;暴露方式中拔针占33.33%、手术操作占16.67%、针头回套占41.67%、清理废物占8.33%;暴露部位中手部占87.5%、眼部占8.33%、足部占4.17%。结论 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及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按照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进行正确处理,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与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检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2009年1~12月94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高危因素、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7.66%),其次是医师(18.09%);2名HIV职业暴露者给予预防用药,无1名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原因,及时处理职业暴露,制订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制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程序,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表和职业暴露调查登记表,调查登记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职业暴露的职业分布,护士(含实习护士)52名,最高,占68.42%,其次是医生12名,占15.79%;以职业暴露的类型分布,锐器伤73例,占96.05%,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类型;以工龄分布,工龄≤3年最多37例,占48.68%;以暴露源血源性传播疾病分布,乙型肝炎居首位;发生职业暴露后均及时进行局部紧急处置,并进行临床医学观察,未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操作行为,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被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妇儿专科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状况,分析引起暴露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暴露者完成相关资料填写,提交院感科统计、分析、追踪。结果共收到47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地点以儿科最高(占55.32%);暴露者以护士群体为首(占42.55%);暴露者入职年限低于1年者首当其冲(占36.17%);暴露方式中锐器伤占绝对高位(占97.87%);暴露者暴露后能及时正确处理局部(占80.85%),但上报监督系统自觉性有待提高。结论建立职业安全防护持续教育制度,不断完善职业暴露监督报告体系,对于妇儿专科医院,落实治疗前对病人(病属)的快速评估、宣教是降低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暴露乙肝病毒(HBV)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防护措施,降低血液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发生在手术室30例乙肝职业暴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HBV职业暴露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经6个月跟踪监测,未发现1例感染.结论 手术室护士是易发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能够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监测2006年9月~2009年9月。37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原因、方式、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其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81.08%),其次是医师(13.51%),其他人员(5.41%);37例中针刺和锐器伤31例(83.78%),不完整皮肤接触4例(10.81%),黏膜溅染2例(5.41%)。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监测和随访37例职业暴露无1例感染。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风险,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方法 对我院23名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分布人群、科室、暴露原因、应急处理、上报时限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职业暴露发生人群:护士7例,医生14例,工人2例.职业暴露原因:手术缝针刺伤4例、配合时被他人意外扎伤4例,血液或体液喷溅6例,手套破损暴露皮肤黏膜2例,静脉穿刺针刺伤7例(收集整理医疗废物时发生暴露2例);发生职业暴露科室:病房内8例,手术室内15例;暴露后紧急处理:采取有效紧急处理措施者21例,未处理者2例;及时上报者22例.结论 通过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培训力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优化工作环境,完善职业暴露损伤的监测系统和上报制度等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曼 《当代医学》2011,17(3):36-36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现状及原因,探讨如何有效进行防护。方法通过查询院感科登记资料对2008年1月~2010年7月61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经历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有6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其中护士为46人,占75.4%;医生为8人,占13.1%;检验4人,占6.5%;工勤人员为3人,占4.9%。61例无一例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阳山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医护过程中锐器刺伤暴露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阳山县3问县级医院及5间乡镇卫生院,于2008年9月对其57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72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9.03%,其中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为98.78%;不同医院级别、职业、职称和科室之间医务人员以及是否曾参加过相关培训者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程度有不同(P<0.05);37.24%的调查对象承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曾经被针具利器刺破皮肤经历,不同职业、职称和科室之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不同(P<0.05).结论 阳山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发生锐器刺伤等的职业暴露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针对性采取防范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4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护士占70.73%,工龄5年以下占68.29%,职业暴露发生科室多见外科,占31.71%,发生地点病房居首,占46.34%。主要是锐器伤占90.24%,主要环节依次是拔针、术中切开或缝合、处置医疗废物,分别占39.02%、21.95%、14.63%,暴露源血源性传播疾病22人,占53.66%,乙型肝炎16人,占39.02%,职业暴露的系列处理到位,未发生职业暴露感染。2013、2014年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3.57%、2.29%;上报率分别为48.00%、68.75%。结论: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定期体检及预防接种,督导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操作,配备安全器具和防护用品等,能有效防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王英  田丽霞  冯治西 《海南医学》2009,20(9):170-170,140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职业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科室上报的职业暴露情况从发生原因、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至2008年科室上报的297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病房153例、手术室29例、门诊107例、供应室8例。其中锐器伤发生241例(81.1%)、血源性传染血液喷溅31例(10.4%)、暴露源不明25例(8.4%)。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职业暴露防护是目前医务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应加大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完善监测管理系统,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并登记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根据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类别、暴露地点及类型、暴露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及暴露后的处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191例,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职别:护士、实习生、医师、工勤人员、技师分别占45.03%、25.65%、20.42%、6.28%、2.62%;暴露地点主要在病房(49.74%),其次为手术室(28.80%);暴露类型主要为锐器伤(94.76%),以输液针头、注射针头等空心针为主;暴露原因以操作中意外损伤为主(29.84%);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63.87%),暴露后67.02%预防使用高效免疫球蛋白。结论: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切实落实标准预防,完善报告流程,加强监管,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真实情况,为制定职业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2013年8月1-31日期间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最多,为80人(60.61%);其次为医生,共30人(22.73%)。工龄5年以下人员发生频率最高,共63人(47.73%);锐器伤的器物以注射器针头和玻璃制品最多。操作环节为掰安瓿和注射或输液结束时最多。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完善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从而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查询2007~2009年医院感染管理科HIV、HBV、HCV职业暴露后的登记记录,共发生职业暴露22例次,评估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途径,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下降,2007年为7.69%,2008年为4.48%,2009年为1.92%.22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经追踪观察,无1例感染血源性疾病发生.结论 有效的干预措施的实施,为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