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衷中参西话"肠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成 《吉林中医药》2004,24(11):4-5
《金匮要略》中涉及治疗肠痈者有两条。其一,大黄牡丹汤证,历代对此认识皆有所偏。肠痈用下法的时机应当辨证运用,以"因人、因时治宜"为原则,给药应少量多投,正合仲景"峻药缓投"之旨。其二,薏苡附子败酱散中附子的作用,其用量小而作用特殊,体现了"用寒远寒"的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临床实践,认为<伤寒论>中"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经典条文,并不局限于小柴胡汤证,而且有更广泛临床指导意义,提出"抓主症不必悉具","识病机最为根本"的观点,并附三则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3.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日:"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关于虚劳病因,<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诸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位主要在五脏.所以<证治汇补>云:"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因此,补益为治疗虚劳的基本大法,所谓"虚者补之".  相似文献   

4.
《经方实验录》白虎汤证医案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学习经方派大家曹颖甫临证经验及思维特点。方法:选取《经方实验录》白虎汤证医案,进行辨析。结论:曹颖甫对白虎汤证治疗,笃尊仲景之经方,强调"有是证便用是方"。要详察病机出入,辨证精审,然后用药。使用白虎汤时,应当临证化裁,方中石膏用量的把握尤为关键,指出不必拘于用量,要有胆有识,药证相当方佳。  相似文献   

5.
"棱甲红坤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平华 《江苏中医药》2002,23(12):30-30
笔者自 1 999年~ 2 0 0 1年 ,自拟棱甲红坤化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 1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 5 6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大者 49岁 ,最小者 2 2岁 ;病程最长者 8年 ,最短者 4个月 ;已婚生育者 1 1 8例 ,已婚未孕者 38例 ,其中原发不孕者 1 7例 ,继发不孕者 2 1例。临床主要表现 :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或黄且秽臭 ,或并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 ,舌质紫暗或见紫气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腻 ,脉弦或兼涩。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 39例 ,瘀热并结证 31例 ,寒凝血瘀证 1 7例 ,湿瘀互结证 2 6例 ,虚瘀夹杂证 43…  相似文献   

6.
"消痞汤"加减治疗胃动力障碍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动力障碍是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胃部及其脏器疾病继发的一组胃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属于中医"痞证"范畴.在临床中,笔者运用自拟"消痞汤"加减治疗此类病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辨证属肝胆实火上炎及肝经湿热下注2型的治疗验案举隅,结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分析逍遥散加减治疗龙胆泻肝汤证可获良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理、法、方、药4方面详细介绍张锡纯先生运用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的临床经验。张氏业医几十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善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大气下陷"证,临证遣方用药重视辨证,衷中参西,选药精准,君臣佐使配伍严谨;不仅可以治疗大气下陷之症状,而且还可以增强正气,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文中以大气下陷证的治疗为例,深入剖析张锡纯先生的中医临床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乌头汤,皆原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病名日"历节"者,遍历诸关节疼痛也.但病因不同,受邪有偏胜,证候表现亦各异,证型有"风湿历节"与"风寒历节"之别.所谓"有是证用是方也",故临诊时,应先详析方义,方证相对,取效快捷.兹分别举例介绍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大柴胡汤常被用于治疗消渴病的胆胃郁热证,但临床上其使用剂量常难以把握,大柴胡汤过用易导致脾胃受损,量少则难达清泻胆胃郁热之功.长桑君脉法脉息术理论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及证候特点,对大柴胡汤的用法用量进行适当调整,对属于"脉躁"型糖尿病便秘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虎四大症,一般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而言.在中医<方剂学>和<温病学>教材中,都提出了白虎汤应用的指征是"四大症".全国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第6版)在白虎汤方解中指出:"本方适应症一般以四大(即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典型症状为依据,但在实际使用中遇有脉数有力、高热、大汗、烦渴者即可使用".同是第6版教材,<温病学>则在风温病热炽阳明证中指出:"壮热、汗大出、渴饮、脉大,为阳明热炽的四大主症",治疗用方为白虎汤.  相似文献   

12.
闫清雅  王春梅  张彩霞  汤玲 《中医杂志》2021,(12):1024-1026
总结肖承惊教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认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肝郁气滞为产后缺乳的主要病机,"虚"与"郁"常相兼并见;临证治疗重视脾、胃、肝三脏,以"补化源而兼通利"为主要治则,以加味谷神增乳汤为基础方,随症化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字义和文献资料的考证,"魁赢"一词指"高而肿起不平".赵开美本《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载"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中此词即此义,而俞桥本"尫赢"之"尫"字,徐镕本"(鬼王)赢"之"(鬼王)"字皆为"魁"之误宇.  相似文献   

14.
李建杰 《河南中医》2011,31(4):427-428
"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固为名训,但万不可见到"脉结代,心动悸"者,不予辨证都予以炙甘草汤治疗,应先予辨证.倘虚证挟实证不重者,应以治虚为主;实证加虚证不重者,应以治实为要;虚实相兼证各半者,可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5.
出自《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是治疗脏躁的基础方。刘持年教授认为其主治心阴不足、肝失所养、肝气不和之证,临床用以治疗脏躁、汗证、失眠等,取得良好效果。本着"辨治求精,同证异治;杂合以治,数方相合;明理活法,药精量当"的用方思路,刘教授临床强调精准辨证,针对异病同证、同病同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推崇数方合用,善于将功能、治证病机相同或相近的小方叠加配伍;选药时注意审度用量,并适当参考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汤为经方,<伤寒论>中其三见:一为阳明篇中"食谷欲呕"的肝寒犯胃证;二为"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的少阴证;三为"干呕,吐涎沫,头痛"的厥阴证.<金匮要略>有"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条文,亦是浊阴上冲,胸阳不宣所致.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多年,偶有心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芩汤对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军生  傅延龄 《光明中医》2006,21(10):65-66
黄芩汤首见于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2条黄芩汤证,原文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原文为太阳少阳合病,但所举证候为"下利"及"呕",可知该黄芩汤证以少阳受邪为主,以"自下利"为主证.全方由黄芩(三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组成.  相似文献   

18.
"证"概念的争论,源于对"辨证论治"的认识不清.此种认识不清,主要是由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出现的"特色"论,给人一种满足感,影响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辨证沦治不是理论.在辨和论两方面,中西医并无不同,都是运用理论、处理所得信息.中西医诊断,都有辨病.中医关于病的概念,在外感方面只有类概念.这种概念不足据以施治.中医制法立方的依据是"证",辨不出证,就无法施治.西医临床思维,也离不开类概念.但西医的理想诊断,首先是病因确切.施治得当,是消灭病因.病因不明,治疗就是盲目的.中医辨出之"证",不必或没有病因要素.中医施治,主要不针对病因,而是针对病证.辨证沦治是运用中医理论,靠四诊所得信息做出诊断并定出治则、方药的思维过程.其核心步骤或最终目的是辨出"证","证"是中医具体施治之对象.  相似文献   

19.
陆培根  陈建红 《新中医》1995,27(6):40-41
助孕汤加减治疗不孕症280例陆培根,陈建红主题词不孕症,女性/中医药疗法,助孕汤/治疗应用,补益药[剂]/治疗应用,理气药[剂]/治疗应用我们在“不孕不育专科门诊”诊疗中,选择女性功能性不孕症患者280例,以中医辨证为主,采用自拟助孕汤,随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20.
<正>血瘀出血兼证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尚未见到此名。但其证候在临床疾病中是常见证、多发证,其相关内容在诸多中医临床著作中每有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即有"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之记载。文中描述了寒气所致的血液改变,既可发为"痈疡"、"厥心痛"等寒凝血瘀的病证,也可有"呕血血泄鼽衄"的出血改变,甚至出现瘀血攻心之"善悲、时眩仆"。"血变"一词,首次概括了"血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