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小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220-221
目的 评价规范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冠心病行PCI+IABP术后32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做好规范、整体护理,经治疗30例痊愈出院.2例则因冠状动脉血管严重病变死亡.结论 对于接受IABP的PCI术冠心病患者,采用规范、科学的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术(PCI)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9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应用IABP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落实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合理的监测与综合护理,28例患者术后循环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分别在术后1~7天拔出IABP,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PCI中应用IABP辅助治疗,术中认真落实各项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PCI)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术前有针对性采取不同护理模式,患者介入术中、术后配合有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实施护理干预,落实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能顺利配合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护理干预不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尤其是ST段抬高的AMI(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意义。方法:接受PCI治疗并需要IABP支持的AMI患者52例顺利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32例(61.5%)冠脉造影前导管室插入IABP,15例(28.8%)造影后、介入治疗前插入,2例术前(3.8%)床旁插入IABP,3例(5.8%)PCI术后插入,无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无术中死亡。IABP维持24~240h。结果:50例(96.1%)行直接PCI治疗成功,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均达TIMIⅡ级,2例(3.8%)未行PCI治疗。52例中4例(7.7%)需要呼吸机支持,1例(1.9%)PCI后停用IABP而死亡。IABP相关并发症为肾功能异常伴血尿1例(1.9%),下肢缺血2例(3.8%),局部血肿4例(7.7%)。结论:IABP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AMI的直接PCI治疗具有较好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保护性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IABP)的应用对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手术耐受性、生命体征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5例在IABP支持下行PCI的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为IABP组,将同期行PCI但没有行IABP支持的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4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介入治疗的手术耐受性、有创血压、心率、肌钙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ABP组均能耐受手术,术后1例低血压,无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死亡率为零。对照组有2例不能耐受手术,术中、术后因低血压心衰、再梗,需植入IABP5例,无复流2例,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消化道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亡1例。结论在冠心病复杂病变治疗中,IABP的保护支持能明显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冠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的置入时机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5例IABP置入的高危PCI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术后置入IABP组相比,术前置入IABP组的院内和30d病死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后置入IABP是30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3.16,95%CI1.50~6.51,P<0.01)。结论和术后置入IABP相比,对于高危PCI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可以有效的降低院内和术后30d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均行直接PCI术,其中20例术前应用IABP的为IABP组,12例未应用IABP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时及术后2周心脏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ve fraction,LVEF)值.结果 IABP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心功能[( 45.4±7.3),(40.5±6.2)]较PCI术后即时[(37.4±7.1),(36.8±6.7 )]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IABP组患者心功能(45.4±7.3)较对照组(40.5±6.2)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直接PCI术前联合应用IABP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本科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殊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做好术前护理、实施PCI,术中配合医师行Allen实验,术后做好穿刺处护理,重视并发症观察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老年PCI患者针对性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分成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术前行综合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5%)显著低于B组(32.5%)(P <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B组(82.5%)(P <0.05),护理后两组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 <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 <0.05)。结论为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实施术前综合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血流测量术中配合的经验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2年2-8月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并回顾分析术中的配合、观察及护理.结果 术前物品准备充分,术中熟练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为术程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及时准确地读取数值,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给患者以最合理、优化的治疗.结论 完善的护理措施和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于安全、准确地开展FFR测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9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超高龄老年人的患病特点,对16例90岁以上行PCI术的CHD患者加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生命体征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结果 全部患者均能接受PCI手术治疗,术中顺利,术后CHD症状明显改善,康复出院.结论 充分评估超高龄CHD患者行PCI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强化围术期的个性化优质护理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手术病例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4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问死亡3例,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支持,结合急诊PCI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级递增运动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支持下高危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PCI)后非心脏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冠心病患者,急诊PCI术除外,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按PCI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干预措施包括:a.PCI术前尽可能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b.术前根据需要向患者讲解医学知识;C.训练患者床上排便;d.术中采用分心法及放松训练法转移患者注意力;e.术后拔管前做好解释工作,用分心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拔管后密切观察低血压、拔管综合征、出血及血肿、便秘及尿潴留等非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干预组:低血压发生率10.64%,拔管综合征发生率12.77%,出血及血肿发生率14.89%,便秘发生率17.02%,尿潴留发生率14.89%。比对照:低血压发生率17.02%,拔管综合征发生率17.24%,出血及血肿发生率29.79%,便秘发生率38.30%,尿潴留发生率38.30%。干预组PCI术后并发症-拔管综合征、出血及血肿、便秘及尿潴留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PCI术前及术后确当的人文关怀护理可减少PCI术后拔管综合征、出血及血肿、便秘及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其心电图缺血性J波变化,为临床无创检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81例,包括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组)和2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组),对患者PCI手术前后24 h内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测量记录各导联J波时限和振幅,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J波参数.结果 81例冠心病患者在PCI手术前后其五个导联组的J波发生导联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患者巨大J波和大J波比例明显下降,小J波比例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J波可作为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可靠评估指标,但是对于PCI手术前后冠心病患者缺血性J波时限、波幅的变化有待于在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经皮桡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7月收治的286例行经皮桡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针对性介入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1例严重并发症。PCI成功率达99.1%,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7.9%。手术时间为(67.18±20.67)min,术后冠脉狭窄度从(83.98±11.07)%降低为(6.21±4.59)%。术后并发伤口渗血2例、腋下血肿1例、前臂瘀斑2例、伤口压痛性包块1例。术后(2.5±6)h患者可以自理,术后住院时间(3.8±2.1)d。结论全程针对性介入护理对于经皮桡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锦春  王健 《中国医药》2010,5(9):864-865
目的 比较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采用桡动脉和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如舒适度、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介入途径分为2组,经桡动脉介入的23例患者为桡动脉组,经股动脉介入的25例患者为股动脉组.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股动脉组皮下淤血2例,神经反射性低血压1例,刺激部位血肿1例,有腰酸背疼感20例,夜眠差15例,烦躁不安5例,尿潴留3例,术侧肢体肌肉痉挛4例;桡动脉组动脉闭塞1例,夜眠差3例.股动脉组成功率为100%(25/25),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7%(22/23),其1例因桡动脉闭塞而改为股动脉后穿刺成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更安全、有效,值得广泛应用.护理过程中,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TTM)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冠心病患者11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TTM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AHSMSRS)及健康行为水平(HPLP-Ⅱ)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AHSMSRS评分和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协同护理模式可增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健康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丁澍  严金川  陈小节  李璇  李权  孙涛 《江苏医药》2012,38(8):915-9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STEMI伴CS患者48例中,21例经桡动脉急诊PCI(TRA组),27例经股动脉急诊PCI(TFA组)。所有患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和盐酸替罗非班,观察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血管并发症、住院期间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急诊经桡动脉PCI在伴CS的STEMI患者与股动脉途径PCI一样安全有效。对IABP安置后行PCI的患者,桡动脉途径是很好的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