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美花 《现代保健》2010,(34):71-72
目的分析临床急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心理类型及各型的心理特点。方法通过仔细观察、认真交流,最大程度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治疗。结论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的救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级护理干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6例胸外科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良好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综合及心理干预,52例均于术后8-15d痊愈出院.结论:合理的护理方法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心胸外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断流术就是通过阻断门-奇静脉间反常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通过对我院12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4例,女性44例,年龄在27-62岁之间,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5例,择期手术101例,急诊手术27例,128例患者,通过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措施及风险防范,患者均痊愈出院。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门静脉高压患者大多都有出血的经历,心理负担比较重。护士要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诉说不适及担忧,了  相似文献   

4.
吴永清  张新华 《中国保健》2006,14(2):104-105
总结了对30例交通伤致残患者康复期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探讨此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不同心理阶段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均能够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接受残疾的现实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康复治疗和日常生产中.认为针对不同心理特点对交通伤致残患者进行康复期心理护理,对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病人家属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花 《现代医院》2007,7(11):80-81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近4年来我院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急诊患者家属不同的心理,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家属度过难关,稳定了病人的情绪,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满意度。结论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家属的焦虑表现均可影响患者,因此在重视急救效果的同时,还要重视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110倒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不同护理方案时将手术室优质护理的60例设为研究组,将行常规护理的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生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理、生理相关指标水平对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可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有效降低患者生理应激状态,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在此基础上,中医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组的SAS、SD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中医组的护理满意率、诊治依从率、心理障碍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结论: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满足了其护理需求,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47例急诊急性荨麻疹患者的分型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47例急性荨麻疹患者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等治疗,同时结合病因,予以皮损、心理、日常生活的护理。结果:47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结合病因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以对病情的恢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4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患者对住院满意率大大提高,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在老年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是必要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铅中毒患者治疗护理经验,以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结果 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环境,配合治疗,得到最佳康复.结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从传统的医学模式向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士必须关注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心护理工作更人性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李永红 《药物与人》2014,(12):297-297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共计有43名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41例抑郁患者,不同的分娩方式、学历、职业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陈志丹  闵崇智 《现代保健》2011,(19):127-128
目的探讨中小学校园内师生癔症发病原因,研究心理护理对本病采取暗示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中小学校园癔症患者进行暗示治疗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分类整理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癔症患者中,各阶段教师及学生癔症发病主要诱因均有不同。通过暗示治疗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青年教师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对于该类患者需根据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积极暗示,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是治疗中小学校园癔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分析对服毒自杀未遂患者采取急诊救治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服毒患者70例,对其采取有效的急诊救治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调查,统计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完善有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 采取急诊救治后,70例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对其进行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远期生活改善情况也显著占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服毒自杀未遂患者,采取有效的急诊救治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恢复疗效,并保证其远期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人群心理特点,并配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28例,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对128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评测,并将相关数据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该人群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等因子明显高于常模标准。结论不孕不育症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常规治疗的同时需要辅以特殊的心理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飞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52-3253
目的 对于急诊宫外孕患者的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进行宫外孕急诊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案患者10例,其住院天数在7天到12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8天,经手术治疗均已治愈,且在良好的护理下其身心健康也得到恢复.结论 针对急诊宫外孕患者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加强医疗指导,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行同时使患者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术前心理疏导、术中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等相关的全面护理.结果:6例患者在手术后心电图恢复情况良好,同时,焦虑现象明显减少,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当中采取全面护理措施,从每一个环节上都加以重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现象,同时也能提升治疗效果,是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2月该院手术室146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73例。常规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将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可对生理、心理均产生积极影响,有效改善不良心理,减少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脑外伤临床护理配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的脑外伤患者20例进行急诊医治,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20例脑外伤患者进行急诊医治及护理配合后,患者均治愈出院,成功率百分之百;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情况均获得转变,心理变化包括:焦虑、抑郁等,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脑外伤患者应用正确措施进行医治,效果显著,且经中西医结合护理后,患者心理情绪也有着相应的转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脑外伤临床护理配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的脑外伤患者20例进行急诊医治,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20例脑外伤患者进行急诊医治及护理配合后,患者均治愈出院,成功率百分之百;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情况均获得转变,心理变化包括:焦虑、抑郁等,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脑外伤患者应用正确措施进行医治,效果显著,且经中西医结合护理后,患者心理情绪也有着相应的转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沟通,促进老年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10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了解不同群体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患者心理状况良好,有利于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老年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情绪可以诱发或加重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