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氯诺昔康应用在麻醉术毕前30min镇痛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3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术毕前30min注射生理盐水0.12mg/kg,观察组患者术毕前注射等量的氯诺昔康,并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值,并对患者拔管后的疼痛感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P、SPO2、HR值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在拔管期术毕前应用氯诺昔康可有效减少患者拔管而出现的应激反应,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不同剂量氯诺昔康对术中吸入性麻醉药异氟烷呼气末浓度、麻醉恢复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神经外科全麻颅脑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三组:对照组(Ⅰ组,n=20)、氯诺昔康8mg组(Ⅱ组,n=20)和氯诺昔康24mg组(Ⅲ组,n=20)。记录术中呼出异氟烷浓度、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及尿量、术后呼之睁眼、指令运动、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术后48h内定时观察VAS疼痛评分、镇痛药用量。结果各组不同时间点的异氟烷呼气末浓度以Ⅰ组最高,其次是Ⅱ组,浓度最低的是Ⅲ组(P〈0.01)。三组患者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尿量无显著性差异。患者从停止吸入麻醉,到睁眼、完成指令运动、定向力恢复的时间,Ⅰ组所需时间最长,Ⅱ组居中,Ⅲ组最短(P〈0.01)。术后2h、20~24h和44~48h曲马多用量和VAS评分,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应用氯诺昔康能够剂量相关性减少术中呼气末异氟烷的浓度,同时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术后清醒快,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3.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药物停用10~30min至手术完毕后,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识不清、嗜睡、定向障碍,甚至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麻醉苏醒期躁动是一种特殊性麻醉并发症,如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甚或危及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5.
氯诺昔康对异丙酚静脉注射痛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与利多卡因和安慰剂对照比较,观察氯诺昔康对异丙酚静脉注射引起的疼痛缓解程度。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Ⅰ组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60s,给予氯诺昔康4mg(2m1);Ⅱ组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60s给予氯诺昔康8mg(2m1);Ⅲ组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60s给予利多卡因40mg(2m1);Ⅳ组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60s给予生理盐水(2m1)。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和根据Ambesh法进行疼痛评分。结果: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氯诺昔康和利多卡因一样可以降低异丙酚静脉注射疼痛发生率,不同剂量的氯诺昔康与降低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氯诺昔康与利多卡因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氯诺昔康作为麻醉的辅助用药,可降低异丙酚引起的静脉注射痛,与利多卡因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氯诺昔康4mg与8mg剂量疼痛缓解率相同。  相似文献   

6.
王钦 《当代护士》2017,(12):120-122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组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预后、心率、血压、躁动评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麻醉前及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变化,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0级比例90.00%,高于对照组的68.00%,苏醒期躁动1级比例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并讨论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400例,将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38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3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脑功能障碍、术前焦虑、手术时间≥4 h、术中留置尿管、拮抗催醒、未镇痛以及术中低体温是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脑功能障碍、手术时间≥4 h、拮抗催醒、术中低体温是引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多,临床上应该全面监测评估,时刻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防治,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导尿管在预防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EA)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ASA卜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置人18号硅胶导尿管,其中观察组在导尿前用无菌利多卡因胶浆2ml涂抹导尿管,而对照组则常规应用液状石蜡2ml涂抹。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镇痛、镇静评分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t=0.90,P〉0.05),而观察组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5)。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E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导尿管对EA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3组均给予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Ⅰ组加氯诺昔康(达路)0.15mg/kg,Ⅱ组加芬太尼1μg/kg,Ⅲ组加氯胺酮0.4mg/kg.监测患者术前、扩宫颈、注射缩宫素和术毕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丙泊酚用量、睁眼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定术中及术后10min的镇痛效果.结果:3组间平均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术中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及睁眼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组术后10min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Ⅲ组(P<0.05);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麻醉可安全用于无痛人流,尤其减轻术后宫缩痛方面优于芬太尼和氯胺酮.  相似文献   

11.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不良刺激下躁动的发生率,手术类型及麻醉相关因素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34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7.4%;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气管导管刺激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3.5%、25.1%和17.9%。不同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催醒药及术后镇痛方式下躁动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耳鼻喉手术、胸外科手术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6.5%和37.1%;应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8.5%,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4.0%;术后使用止痛药患者躁动发生率为7.5%,低于不使用止痛药患者的19.7%。结论重视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因素的全面评估,加强护理,防止意外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 520例全麻术后入麻醉苏醒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以给予护理对策.结果:53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5.0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的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6.23%、33.77%.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用于肋骨骨折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氯诺昔康8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 ml中静脉注射,1次/12 h,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口服,1次/12 h,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同时氯诺昔康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消除麻醉苏醒期兴奋躁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冠一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1041-1042
目的 :消除麻醉苏醒期的兴奋躁动症状。方法 :对重症监测治疗病房 (ICU )出现兴奋躁动症状的 13例全麻恢复期患者 ,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治疗。结果 :全组异丙酚的平均输注速率为 16 72 μg·kg-1·min-1,输注时间最短为 1h 2 5min ,最长者达 7h 2 0min。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 ,能够方便地调整到理想的镇静水平。结论 :此方法可有效地治疗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症状 ,并具有镇静水平容易控制 ,苏醒质量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对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留置尿管是预防手术患者尿潴留和观察尿量、了解病情的重要措施。为了减轻患者术前留置尿管带来的不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我院多采取患者进手术室麻醉后行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16.
氯诺昔康用于下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氯诺昔康是1种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作者2006年1月~6月采用氯诺昔康对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并与曲马多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全麻并给予留置导尿管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和躁动分级、苏醒期末及术后12h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末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尿路刺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ml。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地佐辛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能有效预防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妇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n=50)和氯诺昔康组(n=50)。两组镇痛泵配方均不加任何止吐药及其它辅助药物。镇痛效果评估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手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0为无痛,1~3为满意,3~5为基本满意,大于6为不满意,10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芬太尼组VAS评分与氯诺昔康组大致相似,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两组均有较满意的术后镇痛作用,但芬太尼组的不良反因发生率明显高于氯诺昔康组。  相似文献   

20.
陈宇  姚娜 《家庭护士》2007,5(6):19-20
[目的]探讨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择妊娠1月~2月自愿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治疗组先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后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丙泊酚用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后缩宫痛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能提高丙泊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