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静脉尿路造影(IVU)和逆行肾盂榆尿管造影(RU)等影像学检查,特征性表现为输尿管呈反J形或S形。治疗上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端端吻合术。结果:6例患者术前均诊断明确,术后3五6月复查,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IVU和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较好手术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7例采用开放性输尿管复位矫形术,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结果:术后6~12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均消失,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吻合口无狭窄,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术前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均明确诊断。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腹腔镜手术可能会成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柃奄、治疗和随访情况。7例均有右腰胀痛,其中1例有肾绞痛,无肉眼血尿。结果术前均依据B超、IVU、逆行球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造影明确诊断,均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漏尿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1年,7例症状消失,B超、KUB加IVU检查示肾积水减轻,吻合几无明显狭窄。结论对不明原冈的右肾及上段输尿管积水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IVU、逆行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其中磁共振尿路造影是理想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止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 行输尿管造影(RU)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检查,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输尿管呈反J形或S形。治疗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术中切除下腔静脉后有病变的输尿管2-3cm,无张力吻合输尿管。结果 10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术后3-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IVU和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此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近10年收治的2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影像资料及手术方式,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影像学诊断包括彩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CT。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术。结果:患者通过不同影像学方法,初步诊断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6例行开放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4.25±1.13)d;10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3.20±0.79)d。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肾积水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联合应用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基本方法,CT的普及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术视野清晰,对输尿管周围组织创伤小,有效降低了输尿管的再次狭窄率,可作为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 方法 对 2 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以右腰酸痛为主要症状者 2 0例 ,其中 4例有典型肾绞痛 ,8例有肉眼血尿及肾盂结石 ;无症状者 1例。诊断主要依靠IVU及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 ,特征为上段输尿管呈S形扩张。 1例保守治疗 ,2 0例行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术后随访 2个月~ 2 8年 ,平均 13年 ,19例症状消失 ,肾积水明显减轻 ,1例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 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上段输尿管积水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 ,顺、逆行尿路造影是主要诊断依据 ,输尿管复位矫形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症状有腰部不适、右肾绞痛、血尿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多可明确诊断;1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右肾切除术。结果:随访1~9年,右肾积水缓解,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1例发现输尿管吻合口上段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后留置双J管,4周后拔除,上述各项检查正常。结论: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多能确诊、诊断困难时联合MRU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不主张Presman法;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情况。下腔静脉后输尿管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9~43岁,平均27岁;Ⅰ型7例,Ⅱ型1例,6例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2例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并肉眼血尿,通过B超、CT、MRU、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确诊。均需手术治疗,6例松解腔静脉后段输尿管于扩张处切断,复位后行端端吻合术,2例旷置腔静脉后段输尿管,复位后行端端吻合术。5例置D-J管,3例未置D-J管。结果:8例患者术前诊断明确,术后3~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经B超、TVU随访,8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肾盂积水均明显减轻。结论:IVU和输尿管逆行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比较好的手术方式。放置D-J管能预防术后狭窄和漏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后腹腔镜途径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离断矫正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患者21 岁,男,无任何不适,体检超声检查发现右肾轻度积液、右输尿管上段扩张,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插管肾盂造影提示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取左侧卧位,建立后腹膜间隙,常规于肋弓下置三个鞘卡,离断扩张处输尿管后端端无张力吻合.结果 手术经后腹腔镜完成,用时170 min,出血20 ml,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下于扩张处离断输尿管矫正术可以作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Gao B  Ma T  Dong K  Zhang Z  Wang W  Yao Q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3):136-137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2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平均年龄33.4岁。诊断主要依据静脉尿路造影及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治疗以手术为主。除1例Ⅱ型(高襻型)未手术外,其余19例Ⅰ型(低襻型)均行输尿管复位矫形术。切除下腔静脉后有病变的输尿管3~4cm,在无张力下进行输尿管吻合术,使输尿管恢复近于正常解剖部位的连续性。术后行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随访检查。结果肾积水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复位矫形手术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CT联合泌尿系造影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联合泌尿系造影(IVP和RP)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应用CT联合泌尿系造影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3例的成功经验,并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方法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应用CT联合泌尿系造影对13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准确,并经手术证实。结论:CT联合泌尿系造影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有相对无创、简便、快捷而又准确的特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表现,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磁共振尿路成像MRI及MRU检查;9例行腹部超声检查;8例行腹平片(KUB)及静脉肾盂造影(IVP),其中3例加做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RUP);3例行中下腹部、盆腔CT检查。结果本组9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均发生于右侧,其中8例为Ⅰ型(低袢型),右输尿管呈鱼钩形或"S"形改变;1例为Ⅱ型(高袢型),右输尿管呈"倒置J"形。超声准确诊断1例、静脉肾盂造影(IVP)结合逆行肾盂造影(RUP)检查,准确诊断6例。3例CT检查均能准确诊断。常规MR横断T2加权(MRT2WI)结合MRU检查,8例能准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 MRI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非常高,而且对人体无生物学损害,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报告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误漏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1例男性,70岁,以右腰腹痛就诊,术前诊断为右输尿管结石伴右肾中度积水。1例女性,17岁,以下腹包块就诊,术前诊断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结果2例均术中证实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并行手术矫正,术后肾积水消失或减轻,肾功能正常或明显改善,吻合口无狭窄,无临床不适症状。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是避免误漏诊的关键。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 on a case of severe haematuria resulting from retrocaval ureter. The diagnosis was based on retrograde pyelography and intravenous urography. Anderson-Hynes pyeloplasty with transposition of the ureter to a precaval point was considered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13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平均(33.2±6.8)岁;8例有症状,体检发现5例;13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输尿管端端吻合时间分别为(110±21.1)min、(30.2±11.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4.3±5.6)ml,术后平均负压引流(4.0±1.2)d,平均留置导尿管(5.9±2.8)d,平均住院(5.3±1.4)d,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平均随访(30.2±11.3)个月,13例患者肾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水显著减轻,吻合口无狭窄,8例患者术前不适症状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及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