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以及IV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81.1%。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在IV型胶原表达不同的大肠癌中nm23-H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53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nm23-H1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nm23-H1基因表达与膀胱癌多种指标的关系。结果 nm21-H1基因在56例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在高、中及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分别有3R5.0%、84.6%、90.0%,nm23-H1基因高度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复发无关。结论nm23-H1基因可能在膀胱  相似文献   

3.
刘晖  范跃祖  胡祥 《江西医药》2001,36(1):17-19
目的:分析nm23-H1(简称nm23-H1)在胃癌分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研究4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移淋巴结nm23-H1表达,结果:45.6%(21.46)的胃癌nm23-H1表达下降,nm23-H1的阳性表达与Borrmann 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胃癌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另外54.5%的分化型胃癌nm23-H1表达高于其淋巴转移癌,崦在低分化型胃癌中有53.8%,结论:nm23-H1可能对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类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cDNA-mRNA)技术对41例入胃癌和17例癌旁组织中的金属蛋白酶MMP-2、MT-MMP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免疫组化分析MMP-2、MT-MMP蛋白在胃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3.1%(30/41)和68.3%(28/41),在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是22.5%(4/17)和41.1%(7/17)。(2)原位杂交分析胃癌组织MMP-2及MT-MMPmRNA阳性分别为70.7%(29/41)和56.0%(23/41),癌旁组织分别为23.5%(4/17)和35.2%(6/17)。一致性检验显示二种基因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的关系密切(r=0.998 4,P<0.05)。结论:提示MMPs基因的过度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证实MMPs的免疫组化是检测胃癌组织侵袭、转移倾向的可靠方法,为建立肿瘤转移的分子标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S-P法)对39例大肠癌石蜡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研究NDPK/nm23产物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56.41%(22/39)呈阳性染色,其中高分化腺癌70.00%(14/20)阳性,中分化腺癌50.00%(5/10)阳性,低分化腺癌33.33%(3/9)阳性,但相互间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意义。高分化腺癌伴和不伴肠周淋巴结转移者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00%(5/5)和60.00%(9/15),中分化腺癌中分别为60.00%(3/5)和40.00%(2/5),低分化腺癌中分别为50.00%(3/6)和0,其间统计处理无显著意义。作者认为nm23基因在不同的肿瘤中可能起不同的调节作用,其产物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肠周淋巴结是否受累似不影响NDPK/nm23产物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39例中晚期大肠癌nm23产物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对39例大肠癌石蜡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研究NDPK/nm23产物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56.41%(22/39)呈阳性染色,其中高分化腺癌70.00%阳性,中分化腺癌50.00%阳性低,低分腺癌33.33%阳性,但相互间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灵芝多糖体外对小鼠脾细胞IL-2,IL-3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体外对小鼠脾细胞IL-2、IL-3mRNA的表达水平是否有影响。方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RNA表达,凝胶图象光密度分析系统进行相对定量。结果在原代小鼠脾细胞培养开始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GLB7(5,10,20,40mg·L-1),培养12h及21h后观察GLB7与IL-2及IL-3mRNA表达水平之间的量效关系。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GLB7浓度的升高,IL-2及IL-3mRNA表达水平也相应提高,对IL-2mRNA的提高率分别为10.4%,21.9%,37.8%,46.6%;对IL-3mRNA的提高率分别为15.4%,35.2%,52.4%,74.5%。1998-04-08收稿,1998-07-26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400165作者简介:王庆彪,男,26岁,硕士;雷林生,男,38岁,医学博士,副教授培养12h和30h的上清液中IL-2样活性及IL-3样活性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明显升高,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结论灵芝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其在转录水平上促进IL-2及IL-3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抑制基固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表明:NDPK/nm23在人大肠癌中有效高的表达,阳性率为52%。伴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为30.77%,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5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DPK/nm23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侯宁  吴波 《江苏医药》2000,26(1):30-32
目的 研究大肠中增殖细胞核抗 原RCNA、p53、nm2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大肠癌中RCNA、p53、和nm23的表达。结果 PCNA表达强弱与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53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NA与p53蛋白的表达强度与大肠癌的进行呈正相关,nm23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癌基因蛋白c-erbB-2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增殖情况、恶性度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应用免疫组化s-p法,以癌基因蛋白c-erb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30例大肠腺癌、正常大肠粘膜及癌旁组织各20例同时进行了标记,染色结果:c-erbB-2在下沉大肠粘膜中表达全部为阴性,在大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53.3%(16/30),其中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3例,2例粘液腺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si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ODN)对csis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抑制效应.方法:用合成csis正、反义ODN培养VSMC;用液闪测定[3H]TdR掺入并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增殖;用逆转录PCR,评价csis表达.结果:csis反义ODN2,4,6,8,10μmol·L-1抑制VSMC(103%±07%,226%±09%,310%±11%,354%±09%,433%±12%)和降低[3H]TdR掺入(68%±03%,97%±07%,290%±06%,320%±07%,506%±13%)呈有剂量依赖性.反义ODN10μmol·L-1培养细胞4d,最大抑制率达603%±10%,[3H]TdR掺入降低563%±09%,csis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正义csisODN对VSMC无抑制,细胞数和[3H]TdR掺入及csismRNA水平与对照无差异.结论:csis反义ODN明显下调csismRNA表达,显著抑制VSMC增殖  相似文献   

12.
nm23和c-erbB-2基因产物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福建省肿瘤医院周东应敏刚福建省人民医院方公贤腾云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赖来俊本文应用nm23和c-erbB-2癌基因产物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对78例大肠腺癌组织的两种癌基因蛋白...  相似文献   

13.
恶性血液病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检验科(030013)诸士敏,田翠英山西省肿瘤医院护理部(030013)曹月英,程治兰我们对我院近三年来确诊的5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进行HB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5人中恶性淋巴瘤16人,年龄17~64岁;急粒14人,年龄3~57岁;慢粒3人,年龄33~40岁;多发性骨髓瘤17人,年龄31~76岁;急淋2人;慢淋3人。以上病人均经血液及骨髓象确诊。对照组是厂矿体检者共50人。方法:乙肝五项(两对半)均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固相免疫法,试验所用试剂均由北京军事科学院提供。结果对55例病人的血清进行乙肝五项测定,在阳性标本中(23例),抗-HBs7例;抗-HBc5例;HBsAg5例;抗-HBs、HBeAg1例;抗-HBe2例;抗-HBs、抗-HBc阳性2例;HBsAg、HBeAg、抗-HBc1例;其阳性率分别为12.95%、9%、9%、1.81%、3.63%、3.63%、1.81%,阴性标本中32例占58.19%。本组受检对象55人为恶性血液病,乙肝病毒阳性者为23例,总感染率为41.81%,对照组为厂矿体检者50人,阳性者为3例,占6%。经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研究乳腺肿瘤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mRNA表达与乳癌发生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RT-PCR技术,分析20例乳腺癌病人的108个HE染色阴性淋巴结GST-π mRNA的表达。结果 GST-π mRNA在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阳性表达率为39%,在乳癌组织,HE阳性淋巴节及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0%及0。  相似文献   

15.
宋琦  谢文扬 《贵州医药》1998,22(4):255-256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4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c-erbB-2和nm23癌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c-erbB-2癌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1.67%,阳性染色主要见于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肿瘤间c-erbB-2癌基因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m23癌基因表达阳性率79.17%,阳性细胞主要为粘液细胞,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粘液表皮样癌nm23癌基因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患者唾液腺组织中的HBV 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振为  杨静娴 《河北医药》1995,17(5):261-26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腺组织进行了检测,其中HBsAg阳性6例,HBcAg1例,继而采用原位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免疫组化的阳性病例作了进一步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2/6(33.3%)及4/6(66.7%).结果表明:唾液中的HBV源于受染的唾液腺组织,但唾液腺组织中不存在有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同一时期内的119例慢性乙型肝炎以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并卡介苗、胸腺因子D并乙肝疫苗进行治疗,3个月1疗程。3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降ALT,SB和改善白球比的作用。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3组药物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9.1%、53.6%、3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7%、56.2%、32%、而HBeAg、HBV-DNA、抗HBCIgM三项全部阴转率分别为24.1%、30.6%、16.7%。  相似文献   

18.
洛之达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脂症34例,服洛之达20mg,qn,疗程8周,服药8周后与服药前比较,血清LDL-C,(TC-HDL-C)/HDL-C及ApoB分别下降26.8%,24.1%及22.2%,TC下降19.5%,TG下降14.5%。血清HDL-C,ApoIAI及ApoiAI/ApoB分别上升6.7%,10.1%及40.0%。  相似文献   

19.
宋琦  李德祥 《贵州医药》1997,21(6):334-335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例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nm2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阳性染色主要见于细胞浆。粘液细胞染色最强,阳性细胞数最多,表皮样细胞次之,中间细胞多数不着色。表明粘液细胞分化较好,表皮样细胞次之,中间细胞分化最差。7例高分化型肿瘤均为阳性;5例中分化型肿瘤4例阳性,1例阴性,6例低分化型肿瘤有1例弱阳性,5例阴性,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分化程度肿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nm2  相似文献   

20.
对33例经聚合酶链反应(PT-PCR)法检测HGV-RNA阳性的庚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经血传播10例(30.3%),散发性病例23例(69.7%)。单纯HGV感染6例(18.2%),HGV与HAV、HBV、HCV二重、三重感染者27例(81.8%)。临床诊断急性肝炎16例,慢性肝炎9例,重症肝炎1例,肝硬化5例,肝癌2例。单纯HGV感染症状较轻,有轻重黄疸、ALT轻度增高,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果提示输血是HGV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还有其他传播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HGV与HBV重叠感染时可能引起重症肝炎、肝癌,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