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明威  张旭龙  谢西梅 《河南中医》2019,39(10):1612-1615
中风后失语症的针刺治疗方法主要有:头针疗法、舌针疗法、体针疗法、电针疗法、联合针刺疗法等。目前,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证型分类和诊断没有统一标准,不能根据各型失语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针灸治疗方案,缺乏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及研究中应积极运用辨证论治理论,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传统的针刺方法无菌操作意识相对缺乏,针刺治疗时较易引起患者针刺部位的感染,甚至经血传播疾病。2012年上半年,我院院感办对针灸科因针灸引起针刺部位感染病例进行了监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制定防范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问题及分析1.1针灸针消毒大部分使用后的针灸针放置于放盘内,由护士集中处理,仅  相似文献   

3.
查阅头皮针流派近40年的相关文献及书籍,对头皮针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对其取穴定位原则及针刺方法进行归纳比较,为优化头皮针针刺方案作准备。发现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头针有焦顺发头针、方云鹏头皮针、于致顺头针等十大流派。各流派刺激部位选取原则不尽相同,其中俞昌德颅针根据颅骨缝定位,主要治疗脑血管病;张鸣九根据传统经络理论选用透刺法治疗痛证及精神疾病;其余流派定位均与大脑皮层功能分区有关。刺法上方云鹏强调针刺深度需达骨膜,其余诸家多针刺于帽状腱膜下。焦顺发头针、俞昌德颅针、《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通脑活络针刺法要求快速捻针,于致顺头针、朱明清头皮针强调长留针。认为目前头皮针定位原则混乱,理论依据不清,不同流派针刺部位不一致,诸流派没有统一的进针角度、深度、方向、捻转速度和留针时间。宜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严密的科学设计,从临床和实验来证实头皮针理论的科学性、刺激区特异性,明确有效刺激区及具体量化针刺手法,确定头皮针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首届世界浮刺针灸学论坛暨国际浮刺针灸学会成立会议定于2017年8月29-30日在荷兰DEN BOSCH城市举办。浮刺针灸学论坛的征文内容包括:1、浮刺针灸疗法。2、腕踝针、尺胫针、皮三针、头皮针和各种皮下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
<正>首届世界浮刺针灸学论坛暨国际浮刺针灸学会成立会议定于2017年8月29—30日在荷兰DEN BOSCH城市举办。浮刺针灸学论坛的征文内容包括:1.浮刺针灸疗法。2.腕踝针、尺胫针、皮三针、头皮针和各种皮下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电鍉针罐、针刺及针刺结合电鍉针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电鍉针罐组、针刺组及针刺结合电鍉针罐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加以治疗,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分表(LDHSS)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VAS、LD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性显著(P0.05);针刺结合电鍉针罐组治疗后积分低于针刺组、电鍉针罐组(P0.05)。结论:电鍉针罐、针刺及针刺结合电鍉针罐治疗LDH均有疗效,但针刺结合电鍉针罐优于针刺及电鍉针罐治疗。  相似文献   

7.
回顾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不同针刺治疗方法及运用情况,包括体针、项针、舌针、头针、电针、水针、埋线等方面,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对机理作出分析,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肯定疗效,并指出针刺治疗本病在临床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子信  王仙梅 《陕西中医》2010,31(7):880-88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的效果。方法:治疗及针刺人中、外金津、外玉液穴的基础上,头针组21例以针刺头部督脉、胆经穴为主;体针组21例以针刺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头针加体针组22例针刺腧穴为前两组取穴之和。分别于针刺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及有效率观察。结果:针刺治疗后三组颅脑损伤后遗症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针加体针组P<0.01、体针组P<0.01、头针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头针加体针组优与头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加体针组与体针组、头针组与体针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三组间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针刺人中穴有涤痰作用,针刺外金津、外玉液穴对失语、吞咽困难等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比较针刺经穴与假针假穴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HAMD各因子分值的影响。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经穴组(36例)、针刺假穴组(39例)和安慰针组(37例)。3组均进行针刺疏肝调神经穴或假穴或用假针(安慰针)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前后的总分差值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HAMD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结束时,针刺经穴组总有效率为77.78%、针刺假穴组为71.79%、安慰针组为48.65%,针刺经穴组总有效率均优于针刺假穴组和安慰针组(P0.05)。3组治疗后,HAMD总评分及7个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3组治疗结束时组间比较显示,针刺经穴组HAMD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假穴组和安慰针组;针刺经穴组与针刺假穴组对睡眠因子评分改善均优于安慰针组(P0.05)。结论:针刺疏肝调神经穴可以显著改善郁障碍患者的HAMD-24评分,取穴准确及针刺得气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同时也证明了穴位特异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颈源性视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随机分为浮针组及针刺组,浮针组予以浮针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浮针组92.3%,针刺组8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治疗7天、14天以及治疗21天,VAS及NDI评分浮针组均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液氮冷冻针刺及普通针刺治疗面部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期面部节段型白癜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液氮冷冻针刺(冰针)组52例、普通针刺组49例及对照组51例。对照组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普通针刺组在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基础上联合毫针针刺治疗;冰针组在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基础上联合冰针治疗。连续治疗6月后对白斑面积进行测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冰针组总有效率为86.54%,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1%。冰针组及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针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针及普通针刺治疗面部节段型白癜风疗效确切,但2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针灸学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体系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针灸治疗方案的科学化是提高疗效的基础,关键内容包括取穴组方、针刺时机、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针刺频次等几个方面,这些关键因素的确定均应当遵循腧穴作用的基本规律和针刺作用的基本规律。现代针灸学研究及现代针灸学理论的建立能够为制定合理的针灸治疗方案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针刺、电针、灸法、温针四方面综述近十年国内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四种治疗方法的主要取穴集中于督脉、膀胱经及膀胱体表投影区上的穴位,但治疗的机制与效应不同:针刺注重经气传导,电针注重经气传导与生物电效应相结合,灸法为经气的热传导,温针集合了针刺与灸法二者的优势。故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应在明确治疗机制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从而避免取穴的主观盲目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14.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综述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文献,以期指导未来的临床工作。目前以针刺为主治疗本病的方法包括:体针、项针、舌针、头针、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结合电刺激治疗、针刺结合电刺激及康复治疗,以及一些特色针法的应用,包括:通关利窍针刺法、调神通络针法、互动式针法、曾氏太极针法、四步针刺法等。  相似文献   

15.
正针刺疗法是在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针刺人体,以调和人体气血、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具在我国医学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巨大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临床治疗。从多年临床疗效观察,实施的针具在针刺治疗不同的疾病及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现就古今针具的发展对临床针刺治疗带来的影响作如下探讨。1丰富了针刺治疗方法从古到今,随着不同针具的发展,针刺治疗手法呈现出  相似文献   

16.
吞咽功能障碍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更有优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0-01—2020-06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体针、头针、项针、舌针和醒脑开窍针刺选穴组方特点,深刺、芒针刺法特色,针刺联合中药、针刺联合现代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整理回顾,以求反映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多样性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风后失语是中风病的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中风后失语症病理机制复杂,所以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佳。而针刺是恢复言语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上针刺方法纵多,如:舌针、头皮针、体针及其他针刺疗法等。现对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永利  赵俊龙  李红阁 《陕西中医》2016,(10):1406-1407
目的:观察分析头针配合体针联合中药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86例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针药联合组和单一针刺组,各43例。针药联合组给予患者头针配合体针联合中药治疗;单一针刺组给予患者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抑郁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一个月后,针药联合组汉密尔顿评分明显优于单一针刺组,针药联合组汉密尔顿评分的减分率明显优于单一针刺组;并且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02%,单一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1.40%,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一针刺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配合体针联合中药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采用针剌联合抗癌新药紫杉醇对LewiS肺癌小鼠进行治疗,探讨针药结合对肿瘤的治疗效应,验证针药并举理论及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瘤重及抑瘤率。结果针刺、紫杉醇、针刺联合紫杉醇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瘤作用,针剌联合紫杉醇抑瘤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针刺联合紫杉醇治疗有更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能改善实验动物的生存状态,针药结合对LewiS肺癌小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20.
蒙医传统温针疗法是用自制的银针(或金针)在人体的固定穴位给于针刺加温灸刺激,达到预防、康复、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目前作为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头痛、眩晕症、胃炎、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可是因为当初针具规格不统一、针刺及温灸刺激量不易掌握等不足;应用蒙医传统温针疗法,很难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相反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如疼痛加剧、针眼易感染、留下永久疤痕等副作用。进一步推广下去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