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重娟  刘东 《职业与健康》2001,17(9):121-122
[目的]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本研究探讨了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程序与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急症及病房共收集200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新发脑血管病患者(TAI短暂性缺血发作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除外),并于发病后6个月对病人随访,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年龄、职业是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未发现性别、文化程度与脑血管病预后有关。[结论]提示年龄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意外发病率高,是世界范围内人类致死的三大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癌肿)之一。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脑栓塞)及高血压脑病。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患者行氙CT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20%,另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0%,且大约20%的患者在病后1~2年内会再次复发,因此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早期诊断,不断提高其诊疗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卫国 《健康生活》2006,(2):30-30,32
卒中在袒国医学称为中风。也叫作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人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比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高。这里要讲的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时也称作小卒中;若不及时治疗会演变成完全性卒中,也叫作大卒中。我们长期随访了72例短暂性脑缺由发作病例达35年之久,1998年最近一次随访。发现大卒中占65.7%,心肌梗死占8.4%;总病死率为72.7%。其中大卒中占59.6%。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     
《家庭医学》2006,(24):63-64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据北京市1994年统计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首位: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我国1991年统计资料报道,每年脑卒中发病数达150万之众。是许多地区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脑血管病不仅死亡率高,残废率也很高。一部分病人病情危重。经抢救脱险后遗有半身不遂、吞咽困难、失语或痴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及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等。脑血管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家庭发病率高的特点,是家庭急救的重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阻塞、破裂导致脑组织受损,出现临床上一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复视、头昏、昏迷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罪魁祸首是血管。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前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的发病现状为"四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人200万,现有脑血管病人700万,3/4致残,其中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全世界公认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我刊特邀专家撰稿,向大家宣传和普及脑血管病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8.
黄桂华  冯美珊 《健康大视野》2006,14(11):111-111
脑血管病是当今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疾病,其危害极其严重。我科室2005年4月~2006年4月对5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加压注射给药疗法,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操作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医药与保健》2002,10(1):6-7
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是近年来危及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进入冬季后,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守勋教授,请他就脑血管病的防治作以简要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正确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心肌损害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令人关注。今年我们于院前一线抢救了2名脑出血并心肌梗死(AMI)的危重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可见中风对人类的危害之大。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它是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脑梗死是最多见的疾病之一。众所周知,中风是老年人的疾病,常常是在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不仅使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发病率增高,中风的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2.
吕凤燕  王凤 《工企医刊》2002,15(5):90-90
脑血管病是急救中心接诊患者中最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高,致残率大,发病之凶险是当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上升到人类死亡的第一位,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一旦发病,使人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同时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预防脑血管病发生,对脑血管突发事件中采取有效的院前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97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7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分析张彤李菁周作勤高健张一萍薛文英靳欣作者单位:100038北京铁路总医院急性脑血管病(ACVD)病人医院感染率高,进而造成ACVD的直接致死及间接致死原因。为了解住院ACVD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确切情况,我们对本院...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患者及患者家庭、社会均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压力。因此,积极开展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工作,尽可能恢复患者的各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脑血管病康复是一个长期慢性过程,需解决的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3方面:(1)躯体运动方面的障碍;(2)言语方面的障碍;(3)精神、心理方面障碍。1躯体运动功能训练脑血管病发生后躯体运动方面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肢体瘫痪,故这部分的功能训练的重点包括以下2个内容:一是运动基本功能的训练。二是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运动基本功能的训练有增加肌力练习、抗肌痉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民脑血管疾病死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与农村居民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与死亡特点。方法 根据我国居民病死伤原因资料,对不同性别、年龄、年代,及不同国家地区的脑血管病死亡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占全死因死亡的20%左右;其中以脑出血死亡为主,城市和农村脑出血死亡分别占脑血管病死亡的61%和73%。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女性;脑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1989年以来,我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则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性质影响的研究王敬芬,崔建伟研究资料表明,ICVD在发病前多有血液高粘滞综合征。血液高粘状态,可引起微循环的障碍与病变,进而使病变部位缺血、缺氧更趋严重,最终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致脑梗塞,BFCS性质的改变,是引起IC...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低血钾倾向与脑血管病关系的临床观察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老年人低血钾倾向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脑血管病的病因为预防及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将139例病人分为脑血管病观察组和非脑管病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人血钾情况。结果78例脑血管病人中31例血钾低于正常,占39.74%,非脑血管病人61例中低血钾病人11例,占18.03%,脑血管病人中低血钾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平均血钾水平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0.01)。结果提示,目前老年人存在低血钾倾向,而且老年人低血钾患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的同龄老年人。老年人数逐年增多,缺钾是脑血管病的一个潜在性的严重问题,因此要重视老年人低血钾的早期诊断,注意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钾,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脑血管病则是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就116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脑血管病(CVD)发病率非常高的国家之一。每年至少有200万新的CVD疾病病例。多发于老年人或中年人,由于其患病率高,病程长,病情恢复慢,患者多遗留肢体偏瘫,偏瘫患者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住院康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造成患者及家属身心疲劳。因此,家庭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缩小脑血管病预防中循证医学与实践的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脑血管病的医疗投入正在不断地增加。由于公众教育和政府的重视,近20年来,欧美国家脑血管病的发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有不断上升的势头,最为触目惊心的是在国际合作的MONICA研究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