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气疗法是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方法之一。过去我们对于吸氧附件氧气管、鼻塞、湿化瓶等物品的定期清洗、消毒缺乏重视,只做到鼻塞的终期消毒。在建立责任制后,开展文明优质服务,为进一步了解患者在吸氧中用的湿化瓶等附件其消毒前后细菌生存情况,以防因吸氧造成的交叉感染,我们进行了45例病人氧气吸入附件的细菌培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消毒后氧气湿化瓶的染菌情况调查卢爱玲①⒇郭俊香①徐招娣①魏艳秋②关键词氧气湿化瓶染菌中图法分类号R187为了解氧气湿化瓶消毒后放置时间与细菌污染率的关系,作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先后对32具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了细菌污染情况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3.
高原地区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调查分析吴风英★董德寅★关键词护理学氧气湿化瓶污染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472.1氧疗装置为病区所必备,该器具的细菌污染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摸清高原地区(海拔2260m)氧气湿化瓶污染情况,为污染控制和临床护理提...  相似文献   

4.
杨人凤  耿莉华 《武警医学》1994,5(5):296-297
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调查及消毒解放军304医院杨人凤,耿莉华,边秋英,陈继红(北京100037)给氧是呼吸科常使用的治疗措施,也是经常进行的护理操作。湿化瓶携带病菌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故对湿化瓶进行常规消毒,并进行细菌调查,探讨氧气湿化瓶消毒的有效浓度及...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感染是目前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有人报导45%的院内感染是由于医疗器械污染所引起的。一般医疗单位对吸氧湿化瓶消毒不够重视,瓶中装用水不能及时更换,有的水已污染还继续使用。如果湿化瓶与氧气导管有细菌,很容易在吸氧的同时进入体内,造成医源性感染。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1.用增菌试子取本院10个科室氧气瓶上湿化瓶内水、瓶壁、导管,增菌培养6小时。 2.向普通平板上吹氧气。 二、分离培养:用血平板、中国兰平板同时接种,分离单个菌株。 三、鉴定: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一次性输液器用后改制鼻塞氧气吸人管,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取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一具,在滴管远端约1.5cm处剪断,远端残端用石砂轮磨光滑,作为界塞器.远端输液管留适当长度接氧气湿化瓶(见附图).  相似文献   

7.
吸氧湿化瓶细菌污染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吸氧湿化瓶消毒灭菌是防止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2007-06对我院内科病区吸氧湿化瓶进行了细菌学调查,分析被污染原因,探讨吸氧湿化瓶导致污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1对象和方法1.1监测对象:采集不同时间段的吸氧湿化瓶56个。分3组进行细菌微生物监测。Ⅰ组:采集消毒后备用的吸氧湿化瓶19个;Ⅱ组:采集病人使用24 h内的吸氧湿化瓶标本17个;Ⅲ组:采集病人使用72 h的吸氧湿化瓶20个。1.2消毒方法:用500 mg/L“健之素”液浸泡消毒45 m in,取出后用凉开水冲洗、然后瓶口向下放置于湿化瓶干燥架上晾干备用。1.3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涂擦湿化瓶内壁、过滤管和氧气流量表螺口处,置入无菌的10 m l生理盐水试管内。2 h内将送检液用漩涡振荡器充分振荡,取1 m l置入直径90 mm的营养琼脂平皿内,于35℃恒温培养48 h后计数。1.4检测标准: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汇编》要求: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g,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2结果共采集吸氧湿化瓶56个,监测合格率91%。Ⅰ组:消毒后备用的吸氧湿化瓶19个,合格率100%;Ⅱ组:使用...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输氧用湿化瓶液体和接湿化瓶的胶管受细菌污染相当普遍且严重,细菌含量>2万/ml,致病菌检出率亦高,以绿脓杆菌为例,有报道可达受检瓶数的17.14%(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1;7:315).这无疑是空气污染和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湿化瓶的氧气出口管上或输氧胶管的出口与鼻塞之间安装了一次性输液滤器,以求滤除细菌,减少病人的摄菌量.为验证该滤器的滤菌效果,进行了微生物学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给氧和对缺氧患者进行氧气吸入治疗的仪器。由于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在未用时呈开放状态(不能与湿化瓶连接),因而存放、使用过程中不能够保证氧气吸入器装置内部清洁无尘,常见反复安装浮标式氧气吸入器致中心输氧管口磨损发生漏氧气的不安全问题。为此,我们研制了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螺帽并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行腹部盆腔及仿真内窥镜扫描检查 ,均需进行肠道插管注气 ,以便清楚显示肠腔内结构。小肠双向双对比造影的传统方法也需注气[1] ,但对注入气体的量无量化指标 ,常以患者可耐受的腹胀为感觉标准[2 ] ,欠规范、准确 ,且操作繁琐。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摸索出注气量的量化指标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血压计橡皮球、氧气湿化瓶、肛管各一个 ,10 0ml注射器一具 ,80mm、30mm长、短橡皮管各一根。1.2 方法1.2 .1 测量方法 将长、短两根橡皮管的一端分别与湿化瓶的短、长玻璃管相连 ,湿化瓶内充 1/3容积的水 ,长橡皮管…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质问题,许多家庭的水龙头、淋浴头经常会有水垢,导致出水不畅,或是金属表面黯淡无光。现教你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能轻松去除水垢:将买来的新鲜柠檬切两半,用柠檬的切面去用力擦洗附着水垢的水龙头或淋浴头表面,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即可。待柠檬切面汁液变少时,再切掉薄薄的一片后继续使用即可。切片时流下来的汁液也不要浪费,可以收集起来,用棉签蘸着擦洗淋浴头,也能有效溶解水垢。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环境的检测,寻找感染源,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本院2007年8月-2008年6月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跟踪感染源检测分析。结果:革兰阴性细菌出现频率最高,且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并伴有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不动杆菌、葡萄球菌等多重感染。对患者使用的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相关细菌检出率为7.1%,吸痰管相关细菌检出率为100%,空气采样的相关细菌检出率为41.1%。结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重复感染与病人的免疫力、一次性吸痰管的使用、病房环境人员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调查医院氧气湿化液管理使用情况,提出预防湿化液污染建议。方法:随机对备用氧气湿化液标本34份、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标本23份和制剂室生产的新鲜蒸馏水标本20份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结果:制剂室生产的蒸馏水合格率100%;备用湿化液中细菌总数超标16份,合格率53%;使用中的湿化液细菌总数超标11份,合格率52%。结论:备用和正在使用的湿化液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大监控管理力度是预防湿化液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制氧气加温湿化器应用于慢性呼吸衰竭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氧气加温湿化器应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氧气加温湿化器持续低流量吸氧,对照组采用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升高明显。结论采用氧气加温湿化器吸氧有助于慢性呼吸衰竭很快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急危、重症患者辅助检查时常需要使用一次性氧气枕或小型氧气筒,这些设施的供氧往往不经湿化,通常会导致患者鼻黏膜干燥、鼻出血、刺激性干咳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笔者2008-01至2009~04依据壁式氧气装置湿化原理,自行设计了便携式氧气湿化装置,经临床测试,对减轻患者呼吸道不适感起到了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局部吹氧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及褥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烧伤创面由于局部皮肤屏障受损,加之创面渗出液的作用,如护理不当,较易使烧伤创面经久不愈或深度加深,甚至形成褥疮。自1998年7月至2 0 0 1年10月,我科对15例烧伤残余创面和6例烧伤创面褥疮运用局部吹氧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方法:利用现有给氧装置,倒去湿化瓶中的液体。接上一次性吸氧管,末端头距离创面约1厘米,对烧伤残余创面或褥疮进行直接吹射即可,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氧气流量4~6升/分;有感染者,先用甲硝唑液棉球擦拭后再行吹射。原理:一方面氧气能促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促进正常组织细胞的氧合,改善局部组织缺氧,降低毛细血管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11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组,每组各56例。A组采用传统氧疗,B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 3%(50/56),显著高于A组的75. 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H值均较A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呼吸衰竭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在多人氧舱内使用人工鼻(HEM)行高压氧(HBO)治疗时,吸人氧气的温度、湿度变化,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在多人氧舱内的吸氧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配对分组的统计学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用HEM(称HEM组)和非气管切开患者常规用面罩(称M组)接受HBO治疗。观察上述两组HBO治疗吸氧时吸人氧气的温度、湿度(相对/绝对)变化。结果HEM组吸人氧气的温度、湿度持续增加(P〈0.01)。结论HEM对HBO治疗中气管切开患者吸人的氧气有湿化、加温作用,HEM可作为多人氧舱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19.
ICU科急、危、重症病人多,吸引器成为ICU清理呼吸道的主要设备,吸引器引流瓶的清洗成为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以往是应用肥皂水清洗法,用温肥皂水浸泡15分钟,再用刷子刷洗后,用清水冲净瓶内的肥皂水。在刷洗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死角无法洗净,由于肥皂水的润滑作用,引流瓶很容易脱手打碎,此方法清洗时间长,步骤复杂。在繁忙抢救工作中带来诸多  相似文献   

20.
自1984年10月至1985年4月我们采用HELLIGE的经皮血氧仪(SM 361)在40例全麻手术中应用美国BENNETT PR-2型呼吸机及空气与氧气混合器监测了经皮氧分压(TcPO_2).现将仪器的主要部件、临床资料、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及讨论等介绍如下.仪器的主要部件BENNETT PR-2型呼吸机的主要部件为减压器、空气与氧气混合器、呼吸机主体、湿化器、雾化器、呼吸阀装置、监测肺量计及报警器等.空气与氧气混合器(Air-Oxygen Mixer)的正面设有控制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旋钮,其刻度分别为百分之21、30、40、50、60、70、80、90及100;有气体混合输出压的仪表及压力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