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前瞻性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瞻性护理实施前(2013年8月—2014年7月)和实施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心肺复苏后幸存者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亚低温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亚低温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评分和干预后随访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例施以前瞻性护理干预,能降低病人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后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和病人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对6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和护理.[结果]亚低温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亚低温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仅有寒战等不适表现,除2例肺部感染外,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促进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亚低温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后病人亚低温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27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并持续昏迷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复苏后72h内苏醒7例,死亡4例,发生肢体抽搐5例,肺部感染5例,心律失常3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低血压1例,治疗过程未出现冷伤及反跳性高热发生。[结论]加强心肺复苏后病人亚低温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4.
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反复心搏骤停行体外循环心肺复苏后,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体外循环心肺复苏实施时做好团队配合及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围复苏期重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亚低温治疗的监护、神经系统监护、抗凝管理及机械通气监护,密切观察病情警惕并发症发生,同时做好渐进式早期肺康复训练。患者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16 d后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入院50 d后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救治临床路径对心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效能的改善效果,分析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90例心搏骤停病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实施院前救治临床路径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支持复苏程序以及两组病人的院前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命支持复苏程序中置口咽管、带除颤监护仪、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和静脉用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开放气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开始复苏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搏骤停病人的救治中实施院前救治临床路径及相应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病人复苏程序的实施,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和缩短复苏时间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搏骤停脑复苏后脑功能损伤的恢复十分困难,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脑保护方法的探索,亚低温对脑的保护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公认。但目前国内外对脑降温方法有所不同,国外主张全身亚低温治疗而国内多主张头部局部降温,为探讨两者对脑复苏的效果及其治疗价值,本文对25例病例进行了临床研究与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观察对象病例入选标准:①所有病人均为心搏骤停者;②心搏停止后开始复苏时间在8min内,复苏成功时间大于15min;③心肺复苏后心肺功能及生命体征稳定;④所有病人均需在ICU进行监护。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60岁或小于12…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而心搏骤停救治的成功率不足1%,因为在心脏骤停后,虽然经过有效抢救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但长时间的缺血会导致全身多脏器受损,并引起缺血再灌注之后的继发性损伤,其主要表现为:脑损害、心肌损害、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持续诱因性病变,最终导致院内死亡,存活的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也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我们将这一系列病变称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成功的心肺复苏不仅仅是恢复心肺等重要器脏的自主循环,最终目的是尽可能的恢复神经功能.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心搏骤停后治疗作用,认为亚低温能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恢复[1].正确实施亚低温,做好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是业内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心肺复苏患者实施亚低温时机的选择、降温的方式、目标温度、持续的时间、如何复温及护理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狼疮脑病病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3例狼疮脑病病人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加强语言、肢体康复训练及用药指导,积极控制医院感染及癫痫发作.[结果]11例病人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4.6%,病人语言及运动功能明显好转;2例病人治疗效果不明显,自动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病人语言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有效改善神经精神症状,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全身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系统预后的改善作用。 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心肺复苏后行全身亚低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神经系统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复苏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 心肺复苏后患者行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患者神经复苏预后,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重症监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有效的术后重症监护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追踪病人治疗结果.[结果]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为3 d,所有病人均平安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并发出血倾向1例、吻合口瘘1例、胸导管瘘2例、肺部并发症3例,经相应治疗及重症监护护理后症状均好转消失,无一例重新手术.[结论]科学有效的重症监护护理对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香娟  ) 《全科护理》2009,7(35):3226-3227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对6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和护理。[结果]亚低温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亚低温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仅有寒战等不适表现,除2例肺部感染外,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促进惠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亚低温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早期出现及潜在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订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预防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全身麻醉术后窦性停搏病人复苏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后窦性停搏病人复苏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1例患有窦性停搏的术后全身麻醉病人进行复苏的护理.[结果]经过做好入恢复室的准备.加强复苏期的观察、监测及护理,使全部病人在麻醉恢复室恢复良好,安全转送到重症监护室作进一步的治疗.[结论]加强麻醉复苏期观察和护理是窦性停搏病人全身麻醉术后顺利复苏,减少麻醉后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琳  陈艳  邹静  金泽凤  李晓菊 《护理研究》2009,23(32):2996-299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膀胱造瘘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1年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Q)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对并发症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永久性膀胱造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病人实施分级管理,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社区140例高血压病病人实施分级管理、随访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高血压病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干预前,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分级管理与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的遵医行为,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陆伟华 《护理研究》2005,19(25):2303-2305
[目的]总结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病人的早期监护及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骨折合并OCS病人进行术前动态监护及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12个月,29例骨折均愈合良好,未留后遗症;6例切开减压治疗病人,术后关节及肌力恢复未受明显影响.[结论]骨折合并OCS病人,实施早期监护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测和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和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通过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死亡率。并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的3 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一简要对照。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能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且设备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病人实施手术前后预防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病人实施术前、术后预防性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式,对比分析手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实施术前、术后预防性康复护理的干预组病人康复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病人进行术前和术后预防性康复护理.在消除病人心理负担、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和促使病人出院的社会康复及功能康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危重症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实施和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危重症亚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监护重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19例危重症伴意识障碍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存活18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Glasgow昏迷计分由治疗前平均6分增加到11.6分。结论亚低温治疗是危重症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护理上总结了亚低温治疗的物理降温与复温方法,冬眠药物的使用与体温控制、监护重点及并发症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化疗的依从性.[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化疗依从性.[结论]对白血病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