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日现场管理记录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根据护士长日现场管理方法及内容设计护士长日现场管理记录单。比较日现场管理记录单应用前后护理单元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急救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患者满意度检查结果。 结果实施日现场管理记录表后, 任职4年内的护士长所在的护理单元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急救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患者满意度等护理质量考核结果高于实施前,任职4~7年及>7年的护士长所在的护理单元患者满意度均提高。 结论 护士长日现场管理记录单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年轻护士长尽快适应管理工作,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
对院前急救护理进行了论证,主要包括护士的组织管理、现场急救管理、转运和途中监护的管理、以及急救要素的管理等4个方面。认为规范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和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提高,能促进护士更好地完成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157起群体性突发事故的急救护理管理经验,从介绍急救中心的基本状况出发,描述了群体性突发事故的急救流程,主要包括接警出诊、现场急救、转运伤病员、院内急救、救治工作总结等。认为有条理的急救护理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对群体性突发事故的急救效率,救助更多伤病员。  相似文献   

4.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方法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加强护士院前急救专业培训,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及完好,规范现场急救和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等,比较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前后院前救护效果。结果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院前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时间均较前缩短,急救成功率从90.2%上升到96.3%,加强管理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能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12"天津滨海特大火灾后现场清理时对中毒患者实施组织救治的效果。方法对3例中毒患者采取现场救治、转运中的护理以及入院后的救治护理,并观察其救治效果。结果 3例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成立临时护理部组建现场救护组、质量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提高了急救护理能力,为应急救护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严重多发创伤病人的现场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紧急出车、现场评估、现场急救与护理、安全转运等.  相似文献   

7.
李菁 《全科护理》2012,10(24):2218-2219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现场急救与转运途中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严重创伤院前急救护理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现场急救,116例中急救成功110例,现场死亡6例。[结论]严重创伤病人重视黄金抢救时间,快速准确伤情评估,积极的组织管理,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正确固定及转运等措施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叶苓  嵇慧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40-8240
目的通过对门诊急救点的规范管理,强化门诊护士的现场急救能力培训,做好门诊患者突发病情时的抢救工作。方法建立区域急救点,明确责任人,制定急救预案,强化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训练。结果实施规范管理后,在急救过程中,急救流程规范、顺畅,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均转危为安。结论加强门诊急救流程的规范管理,提高门诊护士应对突发病情的急救意识和能力是门诊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纪霞  林秀贤 《护理学报》2006,13(4):34-35
回顾性调查分析156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在出诊前准备、现场急救及途中监护环节中显露出的护理隐患问题,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强化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规范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完善转运前的准备,提高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等护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急诊室正逐步发展为集抢救、观察、治疗、转送和重症监护多功能为一体的急诊体系.功能的扩展使急救护理工作更需系统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管理的水平,所以,护理管理是保证、协调、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1].三元色标识管理亦称为"看得见的三元色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工作或生产活动,以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接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我科启用三元色标识的护理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管理模式。方法2002年起,对损伤严重程度计分(ISS)为25分~54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实施一体化的急救护理管理方法,在一体化的结构布局与设备配置下,建立一体化的急救护理管理网络,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稳定的急救护理队伍,成立抢救小组,制定一体化的抢救制度与程序。结果采用一体化急救管理方法后,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94.2%,合并昏迷的抢救成功率89.4%,合并呼吸困难的抢救成功率90.8%,合并3个以上脏器损伤的抢救成功率86.1%,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护理人才。结论建立一体化的抢救程序和急诊管理制度,保障了绿色通道的畅通,使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上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管理应急预案体系在救治突发灾害群体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建立院内转运无缝隙工作模式,实施病房护理管理规范化、危重患者护理专科化和护理个性化的护理。结果本组13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有效抢救时间(33.5±19.6)min,抢救成功率100.0%。结论护理管理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使突发灾害群体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总结汶川大地震后2周内参与德阳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援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至5月26日参与该院医疗救援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工作流程、工作量、管理体系等资料,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医院医疗救援工作中志愿者组织管理的特点与效果。结果共有6838人次参与了志愿者工作,按其组织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震后1天、震后2~3天及震后4~14天3个阶段。这些志愿者顺利协助医院完成了1870余名伤员的抢救、治疗和护理,441名伤员的分流转运和院内后勤保障、疫情防控、心理干预等工作。结论震后2周内不同阶段志愿者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对志愿者进行组织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4.
护士掌握急救技能及急救物品相关知识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病区急救室物品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为提高护士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7名护理人员对急救室物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场考核法分次随机考核200名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结果60.83%的护士对急救室物品相关知识认知缺乏,30.16%的护士对急救车药品不熟悉,53.00%的护士对急救室抢救器材的使用不熟练。结论建议为临床护士提供有针对性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在急救室质量评价中增加急救物品管理知识的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5.
25例地震伤致气性坏疽伤员的救治与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25例地震伤致气性坏疽伤员的救治经验,探讨救治方案,为临床工作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5例地震伤致气性坏疽伤员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隔离措施、1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结果:共收治25例气性坏疽伤员,无一例死亡。院外诊断7例,院内诊断18例。截肢18例,开放性截肢12例,非开放性截肢6例;扩创7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无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早期诊断、治疗、早期隔离及全面、系统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6S”管理方法在边疆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6S”管理方法在边疆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病区环境进行现场调查评估,结合边疆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现状,运用“6S”管理方法对病区环境、护士仪表仪容、药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表格书写、基础护理、仪器设备、治疗室管理、服务态度和护理安全等10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结果 自实施“6S”管理法以来病人投诉逐年下降,2005~2007年病人投诉分别为31起、30起和18起;实施“6S”管理法2年来,病人和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 “6S”管理方法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凌乱和无序的状况,并能有效提升个人行为能力与素质,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急救护理组织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急救护理组织管理对地震灾难救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21日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冶的地震伤员资料,分析本次救援过程中急诊护理组织管理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在震后10天内该院急诊科共接诊地震伤员1766例,救治工作的及时有效,急救流程的畅通,人员调配的合理,急救物资管理措施的完善,以及伤员信息的完整、准确和护理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力地保证了伤员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结论高效的急救护理组织管理是灾难救援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长途转运地震伤员的救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长途转运地震伤员收治过程中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172例长途转运地震伤员收治过程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总结出在伤员转运、病房环境、人员及设施配备、治疗等管理工作中采取的有效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172例长途转运地震伤员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均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结论集中收治大批伤员的管理经验,规范的救治管理是保证最佳治疗和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120”外伤救护状况,提出完善外伤急救的个人体会,方法 对本科参与的1583次“120”外伤急救进行回顾总结,从伤情分布和到现场施救所需时间上入手,分析“120”外伤救护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外伤急救重伤员占75.5%;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施救所需时间在20min之内占68.5%,在10min之内仅占15.3%。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意识,知识,技术,改善公路交通状况,在社会上普及“120”医疗急救知识,使在救护车到达前开展群众性的自救和互救,是完善外伤急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地震灾后伤员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地震灾后伤员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年龄、受伤程度等个体情况,对伤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计划性的护理.组织心理互助小组,其中包括心理专家、医生、护士、药师及社会热心人士,每天为每位伤员进行30~60 min的心理疏导.结果:本组伤员未出现极端行为,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其中23例住院3周后表示夜间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心理状态渐趋平稳;3例因伤情复杂,担心预后或伤口疼痛,致睡眠质量欠佳.结论:针对地震伤后伤员的各种心理特点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促进伤员恢复心理平衡,避免其出现极端行为,并促使其配合治疗及康复计划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