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胃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虹 《现代康复》1998,2(7):696-697
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支持逐渐被人们重视.传统的营养支持已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胃肠内外营养逐渐被人们接受。我们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人进行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传统的营养方式与胃肠内外营养方式对此类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1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为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方法与技巧。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食物返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腹胀、便秘等。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时掌握一定方法与技巧,可有效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内、肠外复合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5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复合营养,患者于伤后2d开始应用EN,用PN补充EN的不足,7d后EN达全量.对照组采用常规延迟性EN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上臂围(MA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并计算上臂肌围(MAMC);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治疗14 d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Alb (g/L):35.28±2.13比30.30±2.56,Hb (g/L):135.7± 13.5比113.5±15.5,TLC(×109/L):1.62±0.41比1.35±0.48,MAC (cm):26.62± 1.97比23.19±1.56,TSF (mm):10.95±3.80比8.87±2.25,MAMC (cm):23.63±2.36比20.30±2.07,均P<0.05],治疗组发生并发症例数[感染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反复消化道出血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6、4、7例),且预后转好例数多于对照组(16比7),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比25.0%,P<0.05).结论 EN+PN复合营养支持符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优点。方法 经临床和CT证实为重型颅脑操作的4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早期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EF)与肠外营养(TPN),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 EEF组24h排除氮明显少于TPN组,氨平衡、肌酐身高指数(ICr)等营养指标优于TPN组。伤后28d,EEF组体重丢失显著少于TPN组,GCS评分较TPN显著改善。结论 EEF可持续胃肠道黏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减轻伤后分解代谢,促进营养和意识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早期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群  李巧珍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0):933-93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经临床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193例中随机抽样出108例,分成3组。A组:单纯胃肠外营养;B组:传统胃肠内、外营养;C组:早期胃肠内、外营养。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A组病死率为69.4%.B组为47.2%,C组为13.9%;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24小时内)即应施用PN支持.伤后48小时若未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缓慢持续性滴注EN液。若患者的GCS分值这9分以上,肠呜音恢复正常或24小时胃内残留液总量少于700ml。施行EN支持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临床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我科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营养支持模式,研究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并发症、住院日、营养支持费用、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116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患者发生返流、腹泻和便秘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日及住院费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误吸、胃潴留及营养支持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临床路径模式,可以规范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和护理技术,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和降低医疗费用,达到了提高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护理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评价及汇总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结果 根据11条最佳证据制定18条审查指标,12条指标依从率<60%,其中6条指标依从率为0。障碍因素主要为缺乏规范化流程、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欠缺、培训不足等。结论 本研究基于最佳证据制定的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可针对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实施临床变革及管理改进,促进证据转化。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为该类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均在5分以上],入院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肠鸣音恢复情况经鼻管或胃管施行肠内营养(EN),观察EN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转铁蛋白值。结果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转铁蛋白值较EN前升高,(P<0.01,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肠内营养的多种选择途径,肠内营养液的储存,供给装置及供给方式,开始时机及营养状态的监测评估。在护理方面应注意:遵循阶段化营养护理;患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内感染;营养液的浓度、容量、速度和温度要适当;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机械性并发症、胃肠性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等三类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伤后或术后48h开始肠内营养,密切观察营养支持后反应,做好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31例患者腹泻106例,便秘56例,恶心71例,误吸5例,高糖血症2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应做好各项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泵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方法]将10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胃管鼻饲。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死亡3例,改静脉营养治疗2例,对照组死亡4例,改静脉营养治疗8例;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应用肠内营养泵,可减少肠道并发症,促进病人的血糖和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36~48 h置胃管开始能全力鼻饲,对照组于受伤2 d后予肠外营养支持.待肠鸣音出现后(约5~7 d)开始渐转为肠内营养.两组在营养支持前及2 w后分别测定血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总数(TLC)、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同时观察各组在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使严重颅脑损伤的患者获得较多的热能和蛋白质,增加机体抵抗力,纠正负氮平衡,促进创伤组织和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从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内营养实施的时间、途径、方式及添加物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内营养实施的时间、途径、方式及添加物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薇  董爱琴 《护理研究》2007,21(15):1346-134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会出现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和糖耐量降低,呈现负氮平衡状态。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对维持胃肠道完整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分析如下。1肠内营养支持的有关概念  相似文献   

16.
李佳薇  董爱琴 《护理研究》2007,21(5):1346-134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会出现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和糖耐量降低,呈现负氮平衡状态。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对维持胃肠道完整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广莉  郭小青 《护理研究》2006,20(3):780-781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突发的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且呕吐后腹痛不减轻,能量消耗很大,在临床中很容易发生营养障碍,我科对23例重症胰腺炎病人尽量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并与28例未用肠内营养的重症胰腺炎病人进行比较以分析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病人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症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广莉  郭小春 《护理研究》2006,20(9):780-781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突发的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且呕吐后腹痛不减轻,能量消耗很大,在临床中很容易发生营养障碍,我科对23例重症胰腺炎病人尽量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并与28例未用肠内营养的重症胰腺炎病人进行比较以分析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病人的干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51例重症胰腺炎病人,分为实验组即肠内营养组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31岁~72岁,平均51.5岁;对照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3岁~68岁,平均50.5岁。实验组给予早期…  相似文献   

19.
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入院或术后24h内插管鼻饲进食,对照组50例在入院或术后24h后插管鼻饲进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腹泻、上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和院内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实施胃肠内营养,可以减轻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