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应用人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78例,于术后9个月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 优65例,占83.33%,良9例,占11.54%,可4例,占5.13%,优良率为94.87%.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满意,前外侧人路的疗效优于后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4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83.3%,对照组优良率为57.1%,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有较高保障,建议在当前将其作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0±15)min、术中出血量(250±50)mL、术中引流量(300±20)mL、卧床时间(28±3)min,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0±15)min,术中出血量(150±50)mL、术中引流量(200±20)mL、卧床时间(12±5)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评分优良率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有效率为97.90%,对照组为6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情况,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结果出院时所有患者均能扶助步器行走。髋关节屈曲均≥90°,其中屈曲近110°10例,总满意率100。结论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早,患肢功能恢复快,全身并发症少,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过程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可及时恢复,在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但无法完全代替内固定手术,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骨折疏松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国产标准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4~33个月.结果:25例中除1例自然死亡外,其余均能自立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掌握适当技巧,术后早期锻炼,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一川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45-3545
我院骨科自2002~2006年应用骨水泥行单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及带大转子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骨折疏松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国产标准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4~33个月。结果:25例中除1例自然死亡外,其余均能自立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掌握适当技巧,术后早期锻炼,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国  穆立昌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82-2783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问不稳定骨折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负重时间及根据Harris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术后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平均下地负重时间28d,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25例,良18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2.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程云为  王峰  张超 《河北医药》2011,33(10):1530-1530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72-86岁;左侧12例,右侧7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置换后随访5~42个月。疗效按照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12例。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G.T.F型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高龄粉碎股骨转子间骨折,并观察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A2型13例,A3型14例,应用G.T.F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对术中情况、术后下床时间、肢体长短、受伤前、术后6周、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3-17个月,手术出血量平均(368.5±83.2)ml,术后下床时间平均(9.3±3.6)d,受伤前、术后6周、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平均(81.3±3.2)分、(70.6±3.3)分、(80.7±2.5)分,肢体较对侧平均长0.4cm.结论 G.T.F型人工股骨头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对肢体长短影响较小,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7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予DHS治疗,观察组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Harris评分上,对照组优良率62.85%、总有效率80%,观察组优良率74.28%、总有效率9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下床时间为术后5~7d,平均6、2d,术后随访19例,髋关节功能评定:优7例,良9例,可3例,无发生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尽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4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根据Harris评分,13例达优、17例达良、9例为可、1例为差,但生活还可以自理。平均随访3个月,复查X线片,没有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77-83岁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18例,平均80.33岁。从受伤到住院时间10小时至10天。右侧9例,左侧9例。按照Jensen-Evans分型,III型8例,Iv型5例,V型5例。其中14例均患有高血压、冠心病;1例患有脑梗、脑萎缩;3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8例均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于一周后在家人协助和扶拐下练习行走,恢复良好,术后持续卧床时间为7天,除一例术后第二天出现胸闷,心绞痛,发热外,其他患者未见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个月6例,1年8例,2年4例,患者恢复良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拍片复查,未出现假体松动、骨质吸收、关节脱位。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早下地、早负重、减少卧床时间及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翻修柄假体在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翻修柄假体在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5月-2008年5月选用翻修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5例。骨折按Evens分型,Ⅲ型12例,Ⅳ型3例。术中注意保留大小粗隆部位的骨折块,争取将其解剖复位,用钢丝固定,安放翻修柄人工股骨头,翻修柄在股骨髓腔内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保持假体的稳定性。结果15例术后均获6-36个月随访,平均18.2个月。住院时间平均14天,术后13例35天完全负重行走,1例因其他内科疾患扶拐行走;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1例;术后1年死亡1例,余14例健在。结论翻修柄用于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能增加股骨柄的稳定性,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分析.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PFNA内固定)和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新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按Sanders等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4%,并发髋内翻3例。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