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柱侧凸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很少受麻醉的影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受麻醉影响较大,波幅几乎可消失。全组5例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其中2例与临床相符,3例为假阳性;无假阴性发生。准确率为927%。结论: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采用皮层及皮层下记录点组合应用的优点。方法:分析104例脊柱矫形手术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并同时用皮层下诱发电位监测。结果:有3例阳性结果与临床相符,组合监测的准确率为96.7%。结论:皮层及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组合监测脊柱矫形手术可大大增加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对脊柱侧凸患者进行脊髓功能神经电生理评定时,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与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阳性率。方法:对58例脊柱侧凸患者行术前DSEP与CSEP检查,观察两者峰潜伏期、左右侧峰潜伏期差值以及波幅差值。  相似文献   

4.
脊柱侧凸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在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手术的安全性一直是影响手术疗效的最大隐患。一旦发生脊髓损伤,后果严重且不易恢复。自2000年4月~2005年6月我们对29例脊柱侧凸患者行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9例,男性1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15.8岁(13~20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8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8例,脊髓纵裂并脊柱侧凸1例,胸椎管内脂肪瘤并脊柱侧凸1例,Chiari畸形并脊柱侧凸1例。手术方式:后路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15例;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脊柱畸形Ponte截骨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因脊柱畸形行Ponte截骨矫形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SEP监测,其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6.5~45.2岁,平均18.8岁.成人脊柱侧凸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4例.手术均采用后路Ponte截骨矫形.SEPP40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或波形消失为异常标准.[结果]截骨、减压和矫形过程中8例患者出现SEPP40波异常,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寻找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其中2例因术中出血导致血压下降,1例为胸腰段截骨,1例为中胸段截骨:另4例考虑与手术操作因素有关.2例为中胸段,2例为胸腰段.2例同时有波幅下降>50%和潜伏期延长超过10%患者.1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出现短期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正常.[结论]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可作为指示Ponte截骨矫形术中脊髓功能的重要手段,敏感性较高,对其变化应积极应对并正确处理,以避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6.
背景: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中神经功能障碍是最应受到关注的并发症,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可帮助早期发现可能的神经功能损伤。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多模式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对预测医源性神经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运用TcMEP和(或)SEP进行神经功能监测。MEP监测采用经颅刺激C3、C4,记录外周肌源性MEP,SEP监测采用刺激双侧胫后神经,记录电极采用Cz—CPz。阳性诊断标准:与基线相比,MEP波幅下降75%,SEP波幅下降50%。结果:11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联合MEP、SEP监测的检出率为100%。MEP监测阳性6例,假阳性1例。1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MEP的监测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9%;SEP监测敏感性50%,特异性为100%;联合MEP、SEP监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MEP+SEP的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可提高监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可预测术中神经功能损伤事件的发生。MEP是多模式监测的基础,SEP是重要补充。单独应用MEP监测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中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总结自2004年8月以来的1023例脊柱手术的术中监护结果,探讨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在脊髓脊柱手术中假阳性、假阴性的发生率。方法:1023例患者来自六大病种:脊髓型颈椎病258例、脊柱侧凸2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81例、腰椎滑脱症136例、椎管肿瘤95例、寰枢椎脱位72例胸椎管狭窄症37例。其中男559例,  相似文献   

8.
脊柱侧凸手术中TES-MEP、CSEP阳性与手术操作相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TES-MEP)和/或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阳性与手术操作相关因素。方法 2006年7月~2009年4月,本科行脊柱侧凸手术151例,术中同时监测双侧胫前肌、足拇短屈肌TES-MEP以及双侧胫后肌CSEP。根据术中诱发电位的阳性变化详细检查和分析是否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结果 TES-MEP成功检出率为96.7%,CSEP成功检出率为96%。术中诱发电位阳性27次,除5次不明原因外,22次与手术操作不当相关。其中15次及时采取纠正措施,13次恢复正常,2次明显恢复;7次仅经药物干预和观察处理者,其中6次不能完全恢复,1次无恢复。结论椎弓根钻孔或螺钉置入、内固定器械矫形、截骨过程和截骨面靠拢等手术操作是导致诱发电位阳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同时应用皮层及皮层下诱发电位监测脊柱矫形手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求一种新的监护方法,以提高脊柱矫形手术监测效果。方法 对95例脊柱矫形手术同时进行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l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及皮层下诱发电位(Sub cortica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ub CSEP)监测。结果 皮层诱发电位受麻药的影响较大,皮层下诱发电位受麻药的影响较小。结论 两者同时监测,可以早期预告脊髓损伤,这对脊柱矫形手术术中监测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Scofix器械为新研制的多节段椎弓根固定器[1] ,用于矫正重度脊柱侧凸 ,对脊柱具有撑开、加压及旋转功能。本实验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 ,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TMS MEP)对Scofix器械牵张性脊髓损伤中脊髓功能的监测 ,评价三种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的价值及Scofix器械的牵张适度指标。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用 4~ 5月龄健康大白兔 30只 ,体重 1 8~ 2 8kg ,平均 2 37kg ,雌雄不限。方法  1 5 %戊巴比妥钠 30~ 4 5mg/kg静脉麻醉。暴露T6~T1椎体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