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及病人对疗效满意程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目前已成为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之一[1,2]。由于在角膜层间进行切削,不发生角膜雾浊,从而成为更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屈光手术[3]。我院自1998年5月开展LASIK手术,现选取随访达6月的近视57例113眼,将疗效及病人满意程度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57例113眼,男30例60眼(526%),女27例53眼(474%)。年龄18~40岁,平均2344±31岁。术前屈光度(球镜等量,下同)-550~-2200D,散光0~-250D,近视屈光度基本稳定2年以上。根据术前屈光度…  相似文献   

2.
R.K术后早期K值改变郑州铁路分局医院眼科章德立用日本ToPconMo—.4角膜曲率计观察R.K术前及术后早期K值改变,以研究R.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一、对象:58例115只眼,男28例55只眼,女叨例60只眼。年龄18一叨岁.近视度一3.ODS...  相似文献   

3.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远期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自从1979年报告用RK治疗近视眼以来,前些年在国内普遍开展。关于此手术的近期疗效已有多家报告,而远期疗效报告的较少,我院曾在1992~1994年用RK手术治疗近视眼600余例,其近期效果尚可,为了更好地了解RK术后远期疗效,我们对其中的120例(240眼)进行了为期3~5a的长期随访,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患者男48例(96眼),女72例(144眼);年龄18~36a,平均26a;其中-200~-400D者52眼(216%),-425~-600D者176眼(733%),-625~-750D者12眼(5%)。全部病人在术前2a视…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角膜散光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97年5月至今我科对白内障患者采用2种不同切口的超声乳化术,并随访3mo,观察散光和视力情况,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本院1997年5月至1998年8月间收治的白内障病例,共计67例(86只眼),年龄32~84a,平均56a,其中男26例,女41例。5.5mm切口组64眼,3.2mm切口组22眼。术前视力:最低为光感,最高为0.4。晶体核硬度的分级:按照LOCS分级,其中二级25只眼,三级45只眼,四级16只眼。1.2 人工晶体的选择 术前测量角膜曲率及眼轴按SRK-Ⅱ公式计算,以轻度近视-0.5D原则选择人工晶体屈光度。人工晶体采用单片式P…  相似文献   

5.
文献报道 ,缺氧对RK术后患者有导致远视漂移的危险 ,而对PRK的研究却并未发现缺氧对屈光的影响。缺氧对LASIK术后患者的影响究竟如何 ?为探讨这一问题 ,作者近日进行了一前瞻性的临床试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 :2 0例 ( 40眼 )近视性LASIK术后患者 (LASIK组 )和 2 0例 ( 40眼 )既往无眼部手术史的近视患者 (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男 1 0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3 7岁 ,近视度数为 1 50D~ 1 1 0 0D ;LASIK组男 8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 40 4岁 ,术后平均观察 7 6个月。病例除外包括 :出现LASIK术中或术后并…  相似文献   

6.
角膜塑形术治疗少儿近视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膜塑形术 (Orthokeratollgy ,OK)是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降低近视度的方法 ,通过特制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塑形角膜 ,增大曲率半径减少角膜曲折力 ,从而达到降低近视屈光度 ,提高远视力的目的。我院自1 999年 5月开始采用OK镜治疗 ,对已治 1年的轻中度近视 1 2 0例少儿患者 ,观察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 对象 近视 -0 75D~ -6 0 0D 患者1 2 0例 2 0 4眼。患者年龄 8~ 1 6岁 ,平均 1 3岁。其中男 5 2例 96眼 ,女 6 8例 1 0 8眼。矫治前屈光度≤ -3 0 0D者 1 2 5眼 ,占 6 1 3% ;-…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例共191 例(279 只眼),行白内障术后3mo以上,随访视力、眼屈光度及并发症,计算测量误差及SRK-II公式误差。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 .5 者200 只眼,占71.7 % ;矫正视力< 0.1 者13 只眼,占4 .7 % - 眼轴越长,近视性眼底病变越重。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 只眼(0 .7%) 。眼轴长度测量误差值平均为0.53mm ,SRK-II公式计算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为1.12D。结论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效果较一般人群差,且眼轴越长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1992年6月用现代国际通用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器械和设备开展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至1993年4月已作手术217例(429眼)。现将429眼手术结果及对随访6~10个月的186眼疗效观察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男155例,女62例,共217例,其中5例为屈光参差行单眼手术,合计429眼。年龄最小18岁,最大43岁。近视屈光度一2.00D—一11.00D,平均为一5.85D。其中低度近视(一LOOD~L75D)24眼占5.59%;中度近视(一3.00D~5.75D)208眼占48.49%;高度近视(-6.00D—-11.OOD)为197眼占45.92%。矫正视力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9.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是一种可逆的物理矫正方法,通过角膜加压来改变角膜形状,使眼屈光情况改善,从而改善视力。本文分析了不同角膜曲率在Ortho-K矫治近视中对疗效的影响及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Ortho-K矫治近视的预测性。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文收集了我院1998年12月~1999年4月所有接受矫治者,共101例196眼,男92眼,女104眼,年龄8~33a,平均17a,屈光范围-1.50~-12.75D,平均-5.53D,其中有散光者182眼,占92.9%,散光范…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用于临床已10多年,至今未见术后发生黄斑出血的报道。现将我院遇到的5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我院从1995年2月至1997年2月PRK治疗近视共2379例,4122眼,其中高度近视1942只眼,发生黄斑出血5例5眼,占高度近视眼组的0.26%。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6岁(24~44岁);平均屈光度-15.40D(-13.00~-19.00D);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76(0.5~1.0);平均眼压12.93mmHg(1mmHg=0.133kPa);平均角膜中央厚度541μm(510~580μm);散瞳眼底检查除豹放状眼…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人们在视觉基础研究中发现:如果动物的视网膜上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眼轴便会增长导致近视,由此提出形觉剥夺学说。本文对形觉剥夺性眼病以对侧正常眼作参照进行精确的眼轴测量,探讨视觉障碍对眼轴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我院1996~1999经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单眼形觉剥夺性眼病患者29例29只眼,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6~42岁,平均18岁。引起视觉障碍的疾病:外伤性白内障22例22眼,先天性白内障7例7眼。22例外伤性白内障年龄6~42岁,视觉障碍时间1个月~30年,平均5年,最低视力光感,最佳视力001,另眼裸眼视力10~15;7例…  相似文献   

12.
后巩膜加固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斜视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来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病理性近视合并斜视患者共33例,男14例,女19例,其中31例为外斜视,2例为内斜视,所有患者斜视度>15°.53只病理性近视眼的屈光度为-8.00~-30.00 D,矫正视力均低于4.9.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一组(5~18岁)、二组(19~35岁)和三组(36岁以上),并进行效果观察.对这33例患者施行改良的Snyder-Thompson的单条带式后巩膜加固联合斜视矫正术.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轴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随访观察1~5.3年,后巩膜加固术的53眼术后视力都保持或好于术前.除一组眼轴稍有增长外(t=-2.56,P<0.05),二组和三组眼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2眼黄斑出血消褪,3眼视网膜劈裂的劈裂腔消失,2眼视网膜劈裂腔缩短.有4例患者的残余斜视度约为10°,29例患者残余斜视度小于5°,33例患者都对外观改善程度满意.结论 后巩膜加固联合斜视矫正术能同时达到控制病理性近视进展和改善外观的目的,减少分次手术的黏连反应和操作难度,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手术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加压对角膜屈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R.K术后用弹性绷带加压治疗中度近视(眼轴≤25.00mm)26眼,高度近视(眼轴≥25.00mm)21眼,另选择对照组中度近视25眼,高度近视28眼,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内角膜曲率,屈光度及视力的变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RK术后加压可稳定术后角膜曲率,巩固术后最佳视力。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2年10月开始作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现将观察3~6月的40眼的疗效初步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病例的选择:年龄18~25岁,近视屈光度-2.75~-8.50D,散光度不限。38眼矫正视力在1.0以上。2眼矫正视力0.6(弱视,因职业  相似文献   

15.
杨爽  宋旭东 《眼科》2014,23(2):80-85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视漂移及眼轴增长情况。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31例(53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平均(3.21±1.56)岁时接受一期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方法 对以上患儿按手术年龄分为两组:Ⅰ组<3岁(16例,27眼),Ⅱ组≥3岁(15例,26眼);按每次随访年龄分为三组:A组<4岁(11例,18眼),B组4~6岁(17例,30眼),C组>6岁(9例,15眼)。术后随访(28.74±11.67)个月,检查患儿屈光状态及眼轴增长情况。主要指标 屈光变化及眼轴长度变化。 结果 术后近视漂移程度:A组平均(1.18±0.98) D/年,B组平均(0.80±0.81) D/年,C组平均(0.71±0.82) D/年(F=3.532,P=0.032);但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眼轴长度增加:Ⅰ组平均(1.22±0.76) mm,Ⅱ组平均(0.82±0.46) mm(P=0.030)。目标屈光度误差:Ⅰ组平均(1.64±1.32) D,Ⅱ组平均(0.55±1.16) D(P=0.009)。同一随访时间内屈光变化量与眼轴变化量呈中度相关(r=0.596,P<0.001)。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视漂移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年龄越小则眼轴增长及近视漂移幅度越大,在一定程度上,眼轴长度增加的幅度会影响到近视漂移的程度。(眼科, 2014, 23: 80-85)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用于治疗近视已被广为接受 ,但有关的术后眼后节并发症报道较少。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1 0例 (1 0眼 )可能与LASIK术有关的视网膜脱离。研究对象来自 1 995年 3月至 1 998年 2月接受LASIK术的 2 5 3 2例 (44 3 2只眼 )患者 ,其中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2~ 68岁 ,平均 3 5 2± 2 8岁 ,LASIK术前平均球径当量度数为-1 0 5 1± 3 90D(-6 3 7D~ -1 7 0 0D) ,最佳矫正视力为 2 0 /1 0 0~ 2 0 /2 5。 1 0例患者均接受了近视性LASIK术 ,患者先前无因眼底周边病变行激光光凝史 ,…  相似文献   

17.
幼儿人工晶体眼视觉发育探讨及人工晶体度数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幼儿植入人工晶体后视觉发育的特点以及选择合理的人工晶体度数的依据.方法随访在1993~1996年于我院施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的儿童患者68例89眼,手术时年龄分为两组A组2~5岁35例51眼,B组6~14岁33例38眼,观察随访期3~6年患者的眼轴长度和验光屈光度变化.结果A组平均眼轴长度变化为3.09±1.91mm,平均屈光度变化为4.13±2.91D.B组眼轴长度平均变化为0.83±0.77mm,平均屈光度变化为2.08±1.37D.结论儿童人工晶体眼仍存在视觉发育的近视化趋向,故较小年龄患儿人工晶体度数应以低度欠矫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22例38眼高度进行性近视患者施行了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现对该手术的效果作一评价。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2年4月~1995年4月共行后巩膜加固术22例38眼,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16~36a。双眼16例,单眼6例。近视屈光度-8.00~-10.00D者12眼;-...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岩  唐杰  王莉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2):145-146
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散光是目前屈光手术中倍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对散光的矫治 ,国外尚未见有关文献报道。现将我院LASIK术后半年以上患者的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6月至 8月在我院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 36例 ( 72只眼 ) ,其中男性 17例 ( 34只眼 ) ,女性 19例 ( 38只眼 ) ;年龄 18~ 5 0岁 ,平均 2 7 2 5岁 ;近视度数为 - 2 2 5~ - 10 0 0D ,散光度数为 - 0 5~ - 5 0D。按术前散光度数将患…  相似文献   

20.
散光眼与近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生长发育期眼的散光与正视化及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查4 ~7 岁和10 ~16岁两组对象的屈光情况,部分病例随访3 年以上,睫状肌麻痹下验光,角膜曲率计测角膜散光。随访3 ~12 岁混合散光患儿21 眼。鸡41 只于出生次日行单眼角膜散光术,另眼对照,观察屈光及A超和游标卡尺测球径。结果:散光发生率为71.4% 。4~7 岁组中散光眼和无散光眼随访3 年以上,平均远视屈光度分别降低+ 0.94±0.86D和+0 .58 ±0.48D,差异明显(t= 2.57,P<0.01) 。10 ~16 岁组中散光眼和无散光眼随访3 年以上平均近视屈光度分别增加-1.21±0 .63D和- 0.625 ±0.29D,差异显著(t= 5.85,P< 0.001)。混合散光眼3 年后多转变为复性近视散光。动物人工角膜散光可诱发低度近视屈光,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鸡实验眼轴长多大于对照眼,组织病理学无明显改变。结论:散光在人及动物生长发育期可加速眼的正视化及诱发眼的近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