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起病急、病情危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常发生呕吐、误吸、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分泌物明显增多,或者脑脊液鼻漏,填塞鼻腔。治疗上首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因为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1999年到2002年4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60例,其中42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均改善了其缺氧和呼吸道阻塞的症状。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在14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GC…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后因环境变化细菌易侵入,痰液滞留,加之患者脱水、痰液黏稠,使通气功能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严重者气道完全阻塞,造成窒息.因此,气管切开后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起病急,病情危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常发生呕吐、误吸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分泌物明显增多,治疗上首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我科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危重颅脑损伤102例,其中48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改善了缺氧和呼吸道阻塞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陈兴春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26-1427,141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吞咽反射抑制,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且各种分泌物、呕吐物易被误吸入呼吸道。因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死腔,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组织缺氧及促进脑细胞恢复,常需行气管切开术。但这种有创性人工气道失去了正常气道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功能,且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引起呼吸道并发症而加重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急诊 ,其病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 ,且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此类病人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的咳嗽反射及排痰功能减弱或消失。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有利于脑部功能的恢复 ,适时气管切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995年以来 ,我科收住重型颅脑损伤 40例 ,男性 3 4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19岁 ,其中车祸 3 0例 ,高处坠落 6例 ,重物砸伤 4例。2 护理要点2 1 正确体位的放置 :气管切开后的病人宜取平卧位 ,昏迷伴呕吐的病人头偏向一侧 ,且头、…  相似文献   

7.
杨福娣 《广西医学》2002,24(9):1498-1499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 ,多系严重脑损伤、颅内血肿、脑出血所致。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吞咽反射减弱 ,喉头分泌物聚集 ,舌根后坠 ,吸痰困难常需早期行气管切开 ,减少肺部并发症 ,减轻因缺氧造成的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如护理不当 ,又可导致颅内压增高 ,加重脑损伤和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因此 ,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至关重要。现将 4 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为 1998年元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住本院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的病人 ,其中男 2 4例、女 2 2例 ,年龄 5~ 78岁 ,平均年龄 5 8 4岁…  相似文献   

8.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改变。此类病人极易引起呼吸道梗阻窒息而死亡。因此,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最首要、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呼吸不畅或呼吸异常,多数患者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98例,其中气管切开患者92例。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多系严重脑损伤、颅内血肿、脑出血所致。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吞咽反射减弱,喉头分泌物聚集,舌根后坠,吸痰困难常需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减少肺部并发症,减轻因缺氧造成的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如护理不当,又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加重脑损伤和增加肺部感染。因此,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至关重要。现将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本院急诊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且并发症较多,因此给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98例,其中男7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3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 本组死亡6例,抢救成功率79.3%.正确呼吸道湿化及吸痰是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能够缩短带管时间,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呼吸道功能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误入呼吸道易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措施。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现将其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温兰  梁丽芬 《当代医学》2012,18(7):142-14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护理措施后,3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中22例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5例自动要求 出院,4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2.9﹪...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危重病人呼吸道的菌群进行了分析,发现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所致感染最为常见.院内肺部感染率选43.9%.本文又对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及有效抗生素应用、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菌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危重病人呼吸道的菌群进行了分析。发现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所致感染最为常见,院内肺部感染率达43.9%,本文又对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及有效抗生素应用,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促进痰液排出 湿化气道:①气道湿化的方法有持续气管内滴药、雾化吸入。前者采用输液器持续滴药,操作方法同输液,剪去针头,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5cm后固定,以3~4滴/分的速度滴入,24小时滴250ml。雾化吸入时雾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着深而慢的吸气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②气道湿化液。常用的湿化液为0.9%NS+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近年来对湿化液的研究显示^[1],湿化液宜选用0.45%氯化钠溶液,因为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后,盐分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易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而0.45%氯化钠溶液吸入后在气道内再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戴春梅 《黑龙江医学》2013,37(3):191-192
目的探讨、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09-03~2011-04收治的2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5例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2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脑干损伤自动出院,1例因脑疝死亡,1例严重脑干损伤未拔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