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方式,而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严重低血压会导致超滤暂停、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影响透析效果,因此应重视和加强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防治,以提高透析质量和减轻患者痛苦,这也是护理人员在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科室采用细节护理法有效降低了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低血压是指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 kPa以上,或收缩压到12 kPa以下,患者需要进行改变体位、补液等特别护理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ncl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而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0%~30%,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现分析我院肾内科透析中心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30%。低血压的发生使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并使心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透析患者的老龄化和糖尿病肾病在透析人群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透析低血压更加严重,而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与医护人员的持续健康宣教,可否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控制患者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探讨对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调钠程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易发生的低血压的患者13例,分别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和可调钠程序透析,监测透析过程中血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可调钠程序透析,能有效防治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平均发生率约为22%,直接干扰透析的顺利进行,影响透析质量,甚至威胁透析患者的生命,是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如何有效防治透析中的低血压,一直是专业工作者竭力攻克的难题。1996年以来,我们通过对25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观察,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1],大约20%的患者会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症状性低血压[2].很多病理因素都可能引起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这就增加了预防和治疗的难度,调整某一因素可能只有部分疗效.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透析充分性,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对透析的恐惧心理,而且低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以及肠系膜血管的低灌注,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率有显著的影响[1].  相似文献   

8.
陶琳  李兰英 《护理学报》2004,11(11):24-24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之一.指血液透析患者收缩压降低20mmHg或更多.或降低至100mmHg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发生率约25%-50%.多发生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只有少数见于透析前股静脉穿刺过程中.其发病迅速。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我科先后有2例患者在股静脉穿刺术中出现低血压。报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在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且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钠泵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20%~30%。透析低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多脱水导致的血容量显著下降,血容量下降超过15%时极易发生低血压,而与总体液量下降无关忙。2002年2月-2004年12月,本研究对21例在我科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在透析时使用钠泵400次,以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透析1个月后检查透析前后血生化指标.显示血钠浓度变化不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常存在误区。一部分患者进入诱导透析后仍然继续沿用透析治疗前的低蛋白饮食,或过度担心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而盲目禁食禁饮。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轻度至中度营养不良患者占33%,重度营养不良者达6%~8%。另一部分患者则不注意控制饮食或者不知道如何控制饮食,结果患者于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导致水肿、高血压、高血钾等各种并发症发生,从而加重患者心脏负担甚至威胁生命;而绝大部分透析患者在具体饮食品种的选择、量的摄入和正确的烹调方法上缺乏指导,我血透室对2005年4月以来46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进行了有效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管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序贯透析在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姣 《当代护士》2010,(1):16-17
目的探讨序贯透析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例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透析期间体重增加≥3公斤的患者分为2纽,8例行序贯透析者为观察组,8例行标准透析者为对照纽。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透析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占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1mmHg=0.133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随着人口的老年化,高龄患者增多,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更为突出,而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患者透析的充分性.因此,探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能使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透析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减少病死率.是目前一个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0~2003年共进行血液透析1969例次,透析中并发低血压66例次,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其防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低血压,常表现为三种临床类型;①急性(偶发性)低血压指伴有症状的收缩压突然下降,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收缩压降幅≥20mmHg;②复发性低血压指至少在50%以上的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其血压值可参照上述标准;⑧慢性持续性低血压,透析过程中收缩压始终维持在90~100mmHg。常见的IDH症状有肌肉痉挛、晕厥、恶心、呕吐、腹痛,有时会表现为休克或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重时可以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心肌梗死。作为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IDH在普通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中的发生率可达20%-3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低血压是指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到12kPa以下,患者需要进行改变体位、补液等特别护理和处理。临床上患者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嗜睡、乏力、抽搐、肌肉痉挛以及癫痫样发作。老年患者还可以出现大小便失禁。严重的低血压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内脏和周围血管栓塞、脑栓塞、意识丧失,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心跳骤停。近年来,我们收治12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其中46例在透析中常发生低血压,现就其应用及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低温透析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利用低温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方法;选择18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在常规透析和低温透析时的血压及超滤量变化。结果:采用低温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低,发生低血压时的超滤量相对较多。结论:低温透析是降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洁葵  刘绮文 《天津护理》2005,13(4):189-189,191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方法。方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低血压反应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8例.采取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常规透析2周后,再分别接受高钠血液透析、钠曲线1联合超滤曲线血液透析、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血液透析3种治疗方案,每种方案为期2周。结果:钠曲线1联合超滤曲线血液透析、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次数明显降低.高钠血液透析组降低则不明显。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选用钠曲线1联合超滤曲线血液透析和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8.
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伟平 《护理与康复》2005,4(3):184-185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折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5例经常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低温可调钠透析,并与常规常温透析进行自身对照。结果用低温可调钠透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由常规常温法的56.2%降到6.7%,不仅避免了因症状性低血压时注人生理盐水增加的容量负荷,还避免了因严重的症状性低血压而结束透析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能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19.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发生率20%~30%,本院血液透析中心140例的临床观察,其发生率为24%。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危及患者的生命。透析相关眭低血压的发生常为突发,不可预测,主要与超滤速度过快以及超滤量过大有关,与透析液中缓冲液的作用、渗透压和电解质的变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收治的85例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低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及时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探讨这些措施在老年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中的作用。结果85例患者共进行了2565次透析,其中出现低血压症状520次,发生率为20.27%。经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后,487次出现低血压症状得到有效逆转,继续完成血液透析,其护理干预的有效率为93.65%;33次出现低血压症状给予护理干预后未能逆转低血压因而终止血液透析,占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数的6.35%;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老年低血压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应采取优质临床护理干预来预防低血压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低血压患者透析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