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翠平  焦亮亮  黄瑾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77-1778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氟羟氢化泼尼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0.1ml(4mg),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视力、眼压、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25眼(缺血型17眼,非缺血性8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17眼(缺血型11眼,非缺血性6眼)。最终随访视力提高30眼,比术前降低5眼,不变7眼。OCT形态恢复正常16眼,改善23眼,无改善3眼。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术后出现晶体后囊TA药物颗粒贴附,1个月后逐渐吸收。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检眼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证实的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所致的弥漫性或(和)囊样黄斑水肿患者48例48只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40 mg/ml的曲安奈德注射液0.1 ml(4 mg),随访2~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情况,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FFA观察毛细血管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OCT显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下降,FFA显示治疗后荧光素渗漏明显减少,增生性改变减轻,3例患者眼压≥25 mm Hg,局部滴用降眼压药后控制,未见晶状体混浊加重,无感染发生。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所致的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图像特征,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76例(76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76例(76眼),其中,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25例,占32.89%,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或栓子形成28例,占36.84%,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30例,占39.47%,视网膜新生血管32例,占42.11%,黄斑囊样水肿35例,占46.05%.结论 FFA可以清楚的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改变,对RVO的诊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68例的疗效。方法:用黄斑消肿汤为基础方,据分型不同而随证加减并联合激光治疗,通过视力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及OCT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1%。结论: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李臻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0):1167-1170,F000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44例(44眼),定期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d,2周,1、3、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OCT显示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2周。1、3、6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傅立叶域OCT测量正常青年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正常值。方法:用RTVue100-2 OCT的MM6扫描模式对18-40岁的正常人55例受试者双眼黄斑区进行检测。结果:黄斑各区视网膜厚度与左右眼无关(P〉0.05),男女黄斑各区比较除内环上方及内环颞侧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区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视力水平密切相关,建立正常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标准值利于为黄斑疾病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静脉阻塞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8眼)RV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眼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0眼,经药物治疗7眼,激光治疗3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27眼,经药物治疗13眼,激光治疗8眼,手术治疗6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1眼,采用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药物治疗21眼,有效13眼(61.9%);激光治疗11眼,有效8眼(72.7%);行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光凝术6眼,总有效率为100%.结论:RVO应定期随访观察,在病程中的不同时期,需分别采取以药物、激光光凝、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形态特征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我院眼科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采用常规直接或间接检眼镜、三面镜检查的各种确诊、疑似黄斑裂孔患者23例23眼,进行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OCT)检查,针对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3例23眼中:黄斑外板层裂孔2例2眼;内板层裂孔5列5眼;假性黄斑裂孔3例3眼,常见于视网膜前膜者(2例2眼);黄斑全层裂孔13例13眼。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清晰的观察到各型黄斑裂孔组织形态特征,可准确、直观的鉴别黄斑裂孔、假性黄斑裂孔和板层黄斑裂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扫描(OCT)视网膜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OCT检查存在黄斑视网膜劈裂的21例病理性近视患者32眼(劈裂组)的OCT图像特点,并与病理性近视非劈裂组(51例73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及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劈裂组外层劈裂25眼(78.12%),中层劈裂5眼(15.63%),内层劈裂4眼(12.50%),存在2层及以上的多层黄斑视网膜劈裂7眼(21.88%).2组屈光度、眼轴长度、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劈裂组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劈裂组(96.88% vs.64.38%,P<0.01).结论 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可表现为多种形态;常伴发其他黄斑病变;OCT能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黄斑视网膜劈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40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视力经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258.9±128.8)um明显小于治疗前(744.9±239.8)um;黄斑水肿复发15例(15只眼),复发率为37.5%;发生高眼压者4例(4只眼),发病率为(10%)。其余患者并未出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极易复发,建议重复在玻璃体腔内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