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凉山香茶菜(Rabdosia liangshanica)主产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它含有丰富的二萜类成分。作者报道了七个具有抑制肝炎病毒活性的新的二萜成分的分离和结构测定。干燥粉碎的凉山香茶菜叶用乙醚提取,蒸除溶剂,其残留物溶于温热的甲醇中用活性炭脱色,浓缩透明的淡黄色滤液,除去出现的沉淀,蒸除甲醇溶剂,其残留物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和不断增加丙酮一氯仿比例的溶剂洗脱,并用TLC检测各部分。所有组分均通过 相似文献
2.
3.
黄花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a(Vanior)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花香茶菜占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6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命为为黄花香茶菜戊素(sculponeatin,E,Ⅰ),其余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命草素(enmein,Ⅱ),epinodosin(Ⅲ),epinodosinol(Ⅳ),大萼变形甲素(macrocalyxoforminA,Ⅴ)和大萼变型乙素(macrocalyxoforminB,Ⅵ).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Ⅳ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5.
6.
香茶菜属植物富含二萜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vifolia叶中分得两个对映-异海松烷型二萜化合物。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又分得两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parvifoline A(1)和parvi-foline B(2),以及一个已知二萜:rabdoloxin B(3)。 相似文献
7.
大锥香茶菜Isodonmegathyrsus采自云南省福贡县。以前曾从该植物中分离出4种有细胞毒作用的对映-贝壳杉烯(ent-kaurene)型二萜,现又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细胞毒二萜,命名为megathyrinB。现报道它的分离、结构及细胞毒性。干燥叶(230g)磨碎,用甲醇(0.5L×3)回流提取,真空浓缩。残余物(3g)行硅胶(700g)柱色谱,先用石油醚(4L),后用甲醇氯仿液(1%,5L;20%,4L),最后用甲醇(2.5L)分别洗脱,氯仿-甲醇(8:2)部位用氯仿-丙酮(8:2,2L)… 相似文献
8.
毛叶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用于抗菌消炎,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我们曾对河南新县白云山产毛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叶的乙醚提取物中除了得到齐墩果酸等三萜酸外,尚分得了4个ent-Kaurene型二萜化合物,已作报道[1].我们新近又从茎叶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二萜化合物,并做了详尽的图谱数据测定.根据图谱数据分析,X-ray所示的晶体结构确定该化合物为rabdoepigibberellolide [2],见图1.近20年来,虽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出许多对映-贝壳杉烯(烷)型二萜化合物,但ent-Gibberellane型二萜化合物的分得在国内尚属首次,另外,此化合物的波谱数据亦是首次详细给予归属. 相似文献
10.
毛叶香茶菜二萜成分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毛叶香茶菜的二萜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毛叶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用MTT法筛选其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毛叶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14个已知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effusainA(1),lasiodonin(2),skikokianin(3),rabdosichuaninD(4),oridion(5),lasiokaurin(6),1-αO--βD-glucopyranosyl-enmenol(7),rabdoterninA(8),epinodosin(9),epinodosinol(10),isodonal(11),isodonoiol(12),rabdosinB(13),rabdosinate(14);化合物1、2、3、5、6、9、11、12、13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结论毛叶香茶菜富含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 相似文献
11.
岐伞香茶菜及香茶菜在不同生长期中二萜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岐伞香茶菜(Rabdosia macrophylla(Migo)C.Y.Wu et H.W.Li)和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Benth.)Hara)中二萜化合物大叶香茶菜庚素(Rabdophyllin G C_(22)H_(30)O_7)和香茶菜甲素(Am-thystoidin A C_(20)H_(28)O_5)在不同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内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香茶菜庚素以五月份含量最高,香茶菜甲素在整个生长期中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T.Fujita等最近从长管香茶菜[Rab-dosia longituba(Miguel)Hara]的叶中分离出两个抗癌活性的新二萜:长管香茶菜素A和B(longikaurin A和B),并测定了结构。本文继续报导从该植物中分得的四个抗菌活性的新二萜——长管香茶菜素C、D、E和F。这四个化合物对Subutilis ATCC6633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62.5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从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Maxim)Hara]叶中分离出两种新的贝壳杉烯类成分:尾叶甲素和乙素;并同时分离出Kamebakaurin,Kamebacetal B和Kamebanin。 相似文献
16.
从毛萼香茶菜中分离制备2种黄酮和2种二萜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病毒活性。首先采用硅胶、ODS、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方法,从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制备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羟基蓟黄素(1)、蓟黄素(2)、假细锥甲素(3)、毛萼晶D(4)。然后对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和4个化合物开展了体外抗流感病毒(H1N1,H3N2)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和4个化合物对流感病毒H1N1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1和2的抑制效果较优,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4.45±4.90)和(24.54±3.82)μmol/L。但化合物1和2对H3N2和RSV的抑制作用则相对较弱。以上结果表明,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及化合物1~4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病毒作用的有效物质之一,本研究为毛萼香茶菜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香茶菜是唇形科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Benth.) Hara]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功效。本文主要从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蓝萼香茶菜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萼香茶菜是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具有健胃、清热解毒、活血、抗菌消炎和抗癌活性,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各国学者对其药理及化学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2004年至今,主要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