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胡黄连(Picrorhiza kurrooa)生药粉末170g依次用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从乙酸乙酯提取部分中取4.5g用硅胶柱分离,氯仿-甲醇(9:1;8:2)洗脱,第236—285份洗脱液(20ml/份)含有以胡黄连甙为主的混合物(2g),取其中0.9g用反相低压色谱(RP-18)分离。20%甲醇洗脱得云杉甙(picein)(4)20mg和草夹竹桃甙  相似文献   

2.
采用递增极性溶剂萃取、溶剂结析及多种柱层析法对裂叶荆芥穗中的非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分离,得到了荆芥内酯、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黄酮、脱氢枞油烯、正高级烷烃、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3'-羟基-4',6,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7-O-芸香糖甙、新壬四酸、3-亚胺基-N-氮代乙酰胺基丁内酰胺、5-甲基-3'-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黄酮等9种化合物单体,平均提取率为0.0018%,其中荆芥内酯、新壬四酸和3-亚胺基-N-氮代乙酰胺基丁内酰胺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金盏花属植物Calendula arvensis在意大利传统用作抗炎,抗癌及解热药。已从此植物的甲醇提取部分中分出四个三萜皂甙,从氯仿部分中分出一个epicubebol型倍半萜甙和四个alloaromadendro型倍半萜甙(化合物2~5)。本文报道了从氯仿部分中分出的两个新alloaromadendrol型倍半萜甙(化合物6, 7),并对所有倍半萜甙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其分离过程如下: 植物地上部分在索氏提取器中依次以石油醚和氯仿提取。氯仿部分在硅胶柱上以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氯仿-甲醇(8:2)洗脱的第70至第83部分合并用硅胶薄层纯化,展  相似文献   

4.
前曾报道从 Egletes viscosa Less.花顶部分分离得到一个黄酮类化合物 ternatin(5,4′-二羟基-3,7,8,3′-四甲氧基黄酮)具有抗过敏、抗炎症的活性。本文通过体外由ADP 诱导产生的血小板聚集和体内由 KC(kappa-carrageenan)诱导产生的小鼠尾部血栓为模型来评价 ternatin 对于血小板功能的效果。药材粉末4kg 用冷的正己烷脱脂后,用冷乙醇提取。回收溶剂后得到棕色粘稠状物246g。用720g 硅胶柱层析,分别用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最后用甲醇洗脱。乙酸乙酯洗脱部分再用硅胶柱层析,得一黄色固体,用甲  相似文献   

5.
五加科植物在植化研究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因为这些植物具有许多治疗作用。现认为含有达玛烷和齐墩果烷骨架的三萜皂甙和生物活性有关。本文报道从刺五加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新的三萜皂甙。将刺五加根粉末用热甲醇提取完全,提取液蒸发浓缩成暗色糖浆状将其悬浮于水中,依次用水、饱和的正己烷、乙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水(70:25:3到60:40:10)梯度洗脱。将氯仿-甲醇-水(60:40:10)洗脱部分蒸发后得到的粗皂甙上Sephadex LH20柱,以甲醇洗脱精制。此混合物再用硅胶旋转薄层层析,以氯仿-甲醇-水  相似文献   

6.
作者将巴西蜂胶以蒸馏水在80℃提取2h,过滤,滤液蒸去部分水后冻干得水提物。水不溶部分用甲醇回流提取,然后用氯仿提取,分别得甲醇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甲醇提取物进一步分配萃取得溶于乙酸乙酯部分和乙酸乙酯不溶部分。乙酸乙酯溶部分显示最大细胞毒活性。将其进一步以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制备TLC分离,得到一个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泰国产栀子属植物G.thailandi-ca Tirveng叶和技中分离得到4个环阿屯烷类化合物(1~4)和4个黄酮类化合物(5~8),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抗HIV活性。将干燥、粉碎的该植物叶和枝用甲醇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中,以氯仿和正丁醇分配。氯仿部位经硅胶柱层析,依次以丙酮-己烷和甲醇-丙酮进行梯度洗脱,根据TLC特征将洗脱液合并至8个部位A1~A8。从部位A5分得5-羟基-7,2′,3′,4′,5′,6′-六甲氧基黄酮(5)、5-羟基-7,2′,3′,4′,5′-五甲氧基  相似文献   

8.
在寻找天然抗艾滋病药物时发现,雷公藤毒甙(LGTDD)具有显著的抗艾滋病毒(HIV)作用。因而对其有关成份进行分离。用中国福建产的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树根(去皮),用硅醇提取,浓缩,得LGTDD。LGTDD 的氯仿溶液,用硅胶快速柱层析,己烷—氯仿(1∶2)洗脱得14个部分(每份约20ml),第4部分再用硅胶柱层析,己烷-乙醚(1∶1)洗脱,丙酮重结晶,得无色棱晶,mp>320℃。经高分辨质谱得出分子式为 C_(30)H_(48)O_4,红外、核磁共振谱证明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5个叔甲基、1个仲甲基,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从苦远志(Polygala polygamaWalt.)提取物的抑制小鼠P388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部位分离出6个木脂体。苦远志全草的乙醇提取物,在氯仿和水中分配,得氯仿可溶性部分,再在已烷和10%含水甲醇中分配。浓缩的甲醇部分按常法行硅胶柱层析,以苯、苯-氯仿、氯仿和氯仿-甲醇洗脱,分离得二个含木脂体的部分。从氯仿洗脱液获得已知的木脂体鬼臼毒(Po-dophyllotoxin,1)和4′-脱甲基鬼臼毒(4′-Demethylpodophyllotoxin,2)。苯-氯仿(1:1)洗脱液浓缩得暗绿色的残留物,经  相似文献   

10.
作者曾从大蓟Cirsium japonicum中分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烯化合物。现从日本蓟Cirsium nipponicum Makino var. shikoklanum Ki-tam.根中分离4种新的和1种已知的多烯类化合物。取日本蓟干燥根2.9kg用15L甲醇60℃提取3次。甲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109g提取物。此提取物经乙酸乙酯和水分配,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30g)后上硅胶柱层析。用下列极性逐渐增加的溶剂:己烷、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甲醇洗脱得11个组份。第6组份(0.5g)经Toyopearl HW40F层析,用氯仿-甲醇(1:1)洗脱。硅胶柱层析用苯-乙酸乙酯(1:1)洗脱得I(250mg)。第3组份(0.9g)经硅胶柱层析,苯洗脱又得5个组成(3-1~3-5)。组份3-2(0.2g)再经硅胶柱层析,苯-乙酸乙酯(18:1)洗脱得Ⅱ(25mg)。组份3-4(0.3g)硅胶层析,苯-乙酸  相似文献   

11.
朝鲜连翘Forsythia koreana Nakai果实用甲醇加热抽提,浓缩后加水,滤取沉淀物,水层用乙醚、氯仿、正丁醇顺次抽出。沉淀物部分分得3种三萜酸:自桦脂酸(Be-tulinie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乙醚抽出部分分得4种木脂素:罗汉松脂素(Matairesinol)、(+)-冷杉树脂酚 [(+)-Pinoresinol]、牛蒡子素(Arctigenin)、连翘甙元(Phillygenin)。氯仿抽出部分分得4种木脂素甙:罗汉松脂责甙(Matairesinoside)、(+)-冷杉树脂酚甙[(+)-Pinoresinol-β-D-glucoside]、牛蒡子甙(Arctiin)、连翘甙(Phillyrin)。正丁醇抽出部分分得一种黄酮甙:芸香甙(Rutin)。商品朝鲜产的连翘,根据成分研究及外  相似文献   

12.
从阔苞菊(Pluchea indica(L)Less)的地上部分得到5个新萜甙和9个已知甙及6个极性化合物。这些倍半萜甙是首次从该植物得到,并经活体试验显示有相当的生物活性。阔苞菊的干燥地上部分(6kg)用甲醇回流提取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残物悬浮于水中,用乙醚提取,水层通过Amberlite XAD-2柱,甲醇洗脱,减压浓缩,得残物(74g)硅胶柱再层析,溶媒系统为CHCL_3-MeOH(19:1至  相似文献   

13.
该制剂的活性成分为苯基糖甙化合物,是从未精制糖如粗糖和解毒糖中提取而得。苯基葡萄糖最好是大吉甙(techioside,3-甲氧基-4-羟基苯基-O-β-D-吡喃葡糖甙)和熊果甙(arbutin,4-羟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最好用XAD-1型离子交换剂(RTM)精制粗蔗糖或解毒糖得到苯基糖甙。  相似文献   

14.
从变色马兜铃Aristolochia versicolar S.M.Hwang块根醇提物的石油醚溶解部分中分得12个结晶性成分,其中8个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测定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6-二酮、豆甾烷-3,6-二酮、β-谷甾醇、马铃兜酸A、马兜铃酸A-甲酯、6-甲氧基马兜铃次酸甲酯、胡罗卜甙和硬酯酸。其余三个可能为新化合物。经药理试验,马兜铃酸A和6-甲氧基马兜铃次酸甲酯(B_5)具抗生育作用,豆甾-4-烯-3,6-二酮具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L.)是印度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本简报介绍从该植物分到两个倍半萜内酯-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和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actone)。这是从锦葵科苘麻属(Abutilon)中得到这些化合物的首次报道。磨盘草粗粉(3.5kg)在索氏提取器中用汽油(60°~80°)提取36h,此脱脂物再用乙醇提取36h,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半固体物(200g),此物用6%乙酸(100ml)搅拌过夜,氯仿提取(4×50ml),氯仿提取液过硅胶G柱,汽油-苯(9:1)和苯洗脱,分别得灰色和无色固体。灰色固体用甲醇结晶得土木香内酯灰色薄片结晶7mg,mp 81~82℃。无色固体用甲醇重结晶得异土木香内酯白色结  相似文献   

16.
粟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印度多为盆栽且可食用,据说含有胡萝卜素、Vc和皂甙。曾报道过含有三种新的黄酮碳糖甙。本文报道从粟米草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的三萜化合物的方法。经风干的粟米草用乙醇水溶液提取,提取物的溶乙酸乙酯部分,在硅胶柱上层析,用氯仿—甲醇(100:0→4:1)洗脱,收集5部分。其中第4部分经葡聚糖凝胶LH—20层析,用氯仿—苯—甲醇(20:20:1)洗脱,  相似文献   

17.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10kg)用甲醇(50L)提取,减压蒸发,残渣溶于水,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提取物经硅胶层析,以氯仿 (5L),氯仿-甲醇(95:5,90:10,85:15和80:20)洗脱,每次5L。取氯仿-甲醇部分的5%进行蒸发,再经Sephadex LH-20柱层析,用甲醇洗脱,得A、B、C三部分。蒸发C部分,从乙醇-水中结晶,得到490mg(I)的无色晶体,为苏木苦素P(caesalpin P)。其(100μg/ml)对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54%。从苏木中还得到三个新的活性成分Ⅱ~Ⅳ,服用这些化合物皆安全,如Ⅲ,小鼠口服LD_(50)大于2g/kg。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将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Leyss.ex Fr.)子实体磨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依次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提取。将二氯甲烷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甲醇(不断增加浓度)-氯仿洗脱,得16个部位(MC01~MC16)。部位MC09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己烷-丙酮梯度洗脱,得13个部位(MC09-01~MC09-13)。部位MC09-08用甲醇结晶得化  相似文献   

19.
从薏苡仁中提取并经硅胶层析分离而得的新磷脂酰胆碱钙能溶于甲醇和氯仿,难溶于丙酮,可作为活性氧的抑制剂及消炎药。方法:将4kg的薏苡仁在氯仿-甲醇(2:1)混合液中浸泡10min,用甲醇-0.1mol/LKCI(1:1)混合溶液作Folch洗涤。将所得的部分在氯仿、丙酮和甲醇中进行层析分离,可分得一个中性组份,一个磷脂酰乙醇胺组份和一个磷脂酰胆碱组份。其中溶于甲醇的组份经氯仿-甲醇(9:1或4:6)混合液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作者曾从一种有毒的蘑菇-葡萄毛菇Hebeloma vinosophyllum 中分离得到11种新的神经毒糖甙hebevinoside Ⅰ(1),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Ⅻ(9),X(10)和Ⅺ(11)。其中2,3,6,7,8和9是纯代谢物,其共同的甙元为3β.7β,16β-三羟基葫芦素-5,24,-二烯。其余的糖甙是在提取过程中形成的,它们的甙元为3p,16β-二羟基-7β-甲氧基葫芦素-5,24-二烯。后来从葡萄毛菇的组织培养中也分离得到以上糖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