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2007年全国室间质量评价(EQA)临床化学项目材料和13种市售制备物血清尿素测定在7种脲紫外速率法测定系统上的基质效应,并考察这些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方法 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 14-A2试验方案,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作比对方法,7种尿素酶常规方法为待评方法,用比对方法和待评方法同时测定25份新鲜冰冻人血清和EQA材料及市售制备物.考察常规方法和比对方法测定EQA材料(或市售制备物)结果间的数量关系与它们测定新鲜冰冻人血清样品数量关系的一致程度,评价样品的基质效应.考察新鲜冰冻人血清样品常规方法和比对方法结果的差异,评价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结果 8种EQA材料和3种市售制备物对参加评价的所有测定系统无基质效应,1种市售制备物对所有系统都表现基质效应,其他样品视系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7种测定系统中的6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准偏差:同直线Y=X相比,系统A的斜率、截距偏差均小于5%,不存在明显校准偏差.系统B、C、D、F、G的斜率偏差小于5%,截距偏差大于5%,存在一定的校准偏差.系统E的斜率和截距偏差均大于5%,表现为存在校准偏差.结论 样品的基质效应和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影响血清尿素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充分重视基质效应和校准偏差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血清肌酐测定常规方法的校准偏差及肌酐制备物常在常规方法上的基质效应.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和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评价方案,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为比对方法,15种常规肌酐测定系统(7种酶法,8种苦味酸法)为待评方法,测定40个新鲜冰冻人血清和36种制备物的肌酐浓度,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和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结果 大部分商品制备物(29/30)在苦味酸法系统上表现出基质效应,少部分商品制备物(13/30)在部分酶法系统上表现出基质效应.我中心6个制备物在所有15个系统上均未观察到基质效应.所有常规系统新鲜冰冻血清测定值与比对方法测定值间均呈较好的直线相关,所有苦味酸法和部分酶法测定肌酐方法存在校准偏差.结论 基质效应和校准偏差存在于常规肌酐测定方法,必须重视这些因素,提高肌酐测定结果的正确度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血清总甘油测定基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28种质控血清或校准物在8种总甘油常规检测系统下的基质效应,并评价常规系统校准的准确性.方法 以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m清总甘油的方法为对比方法,用甘油氧化酶法的8种常规测定系统为待评价方法,测定20份人新鲜血清和28种制备物中的总甘油.将两法测定人新鲜血清的结果作直线回归,求得Y值双侧95%的预测区问,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通过分析新鲜血清样本的测定结果评价常规系统校准的准确性.结果 制备物在进口A、B、C系统和国产D系统巾表现正基质效应,进口D系统正、负基质效应均有以正效应为主,国产A、B系统正、负基质效应均以负效应为主,只有1个制备物对国产C系统有较弱的基质效应.同对比方法相比,国产A、D系统存在正校准偏差,进口A、B、C、D和国产B系统1竽在负偏差,国产C系统不存在校准偏差.结论 我国血清总甘油的部分常规检测系统存在校准偏差,部分质控物和校准物存在基质效应.为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问的可比性,临床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离子色谱法为比对方法,评价电极法和硫氰酸汞法测定血清氯离子的正确度。方法用离子色谱法测定2011~2013年的 RELA 样本,27份新鲜单份血清和校准品中的氯离子,同时采用电极法和硫氰酸汞法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中氯离子和校准品中的氯离子,测定结果依据 EP9-A2文件进行方法学比对进行评价。结果电极法和硫氰酸汞法与离子色谱法比对的直线方程分别为Y =1.0181X +2.2780,Y =0.6793X +34.222平均偏移分别为4.05%和1.59%。结论离子色谱法能准确测定血清中氯离子的含量。依据 EP9-A2文件,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的正确度性能一致,硫氰酸汞法与离子色谱法的正确度性能不一致。为保证临床样本的准确测量,各厂家和临床界都急需建立常规检测项目的测量正确度评价方法来评价常规测量系统的正确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常规检测系统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正确度。方法以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参考方法和两种常规检测系统(简称A法、B法)同时测定20份新鲜单人份血清样品。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2文件评价两种常规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正确度,并用改良Bland-Altman图形分析法进行验证,评价常规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综合判断常规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按CLSI EP14-A2文件评价A、B两种方法校准品的基质效应。结果 A法、B法与IFCC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A=0.982 9XIFCC+0.010 8,YB=0.938 3XIFCC+0.012 9,平均偏倚分别为-1.1%、-5.5%。A法和B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方程为YB=0.955 2XA+0.001 36,R2=0.997 6。A法和B法的校准品均存在基质效应,其中A法校准品的基质效应更明显。结论 A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一致,B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测定人血清肌酐的参考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实验室正确度调查新鲜冰冻血清样本靶值的确立。方法按照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推荐方法,建立本实验室肌酐参考方法,利用参考物质SRM909c及RELA比对样本考察所建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并将建立的参考方法用于上海地区小分子正确度调查新鲜冰冻血清肌酐靶值的确立。结果参考方法测量参考物质SRM909c相对偏移为0.69%,测量不精密度2%,初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正确度调查样本201411、201412、201421、201422酶法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值的相对偏移分别为14.97%、-2.77%、-1.37%、-1.92%;苦味酸法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值的相对偏移分别为21.39%、2.10%、6.22%、2.38%。除201411样本(为低浓度样本)外,其余样本不同常规分析系统测定的血清肌酐浓度与参考方法赋值结果的相对偏移均不超过8%。结论建立的ID-LC/MS/MS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靶值的确定对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有重要意义,该参考方法的建立有望在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正确度计划中发挥一定作用,并建议临床实验室重视低浓度下肌酐测量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日本临床化学会(JSCC)推荐的检测人血清尿酸(U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是否可作为候选参考方法来验证同位素稀释质谱法、评价常规方法。方法对反相HPLC-UV法进行复现并进行方法学评价。观察尿酸酶处理人血清样本后的色谱以评价其特异性;检测系列标准液的UA水平并绘制标准曲线,观察线性范围;用朗道公司质控品评价精密度;用UA标准液评价回收率;分别用有证参考物SRM 909b(Ⅰ和Ⅱ)、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9176、GBW 09175、GBW 09174评价正确度,并与2008年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参考实验室RELA(ring trials for reference labora-tories)结果进行比对;用改良Bland-Altman图评价5种常规检测系统与反相HPLC-UV法间的偏差。结果尿酸酶处理后UA色谱峰消失;本法的线性范围为2.08~1 785μmol/L;批内变异系数(CV)均<0.3%,批间CV均<0.4%,日间CV均<2.3%,总CV均<2.7%;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6.0%~100.6%;与SRM909bⅠ和Ⅱ靶值的偏移分别为-2.5%、-2.3%;与GBW09176、GBW 09174、GBW 09175靶值的偏移分别为0.29%,-0.74%和0.06%;与参加RELA比对的另3家实验室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水平1偏移为0.35%,水平2为-0.69%;Hitachi、Beckman Coulter、Roche、Dade、Vitros常规检测系统检测人血清UA与反相HPLC-UA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9、0.996 5、0.999 2、0.999 2和0.998 7,与反相HPLC-UA法的偏差均小于5%的生物学变异。结论本法特异、简便、快速,精密度好,正确度高,与具有良好溯源的常规测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可推荐作为人血清UA测定的候选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清ALT与AST测定的基质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评价7种室间质量评价(EQA)材料和4种市售材料在9个检测系统上测定血清ALT和AST的基质效应。 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指南,根据ALT和AST的参考方法建立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比对方法。9个检测系统的常规方法为待评方法。用比对方法和待评方法同时测定新鲜人血清、EQA材料及市售材料的ALT和AST水平,评价非血清样品的基质效应。 结果:ALT测定中1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均表现基质效应,AST测定中2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其他材料视系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结论:基质效应影响血清ALT和AST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充分重视基质效应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不同检测系统使用经参考方法赋值的冰冻人血清样本作为校准品进行校准后,不同来源样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的改变程度.方法 5份经4家候选参考实验室应用不含磷酸吡哆醛的ALT参考方法定值的冰冻人混合血清样本用于评价广州地区10个不同检测系统ALT催化活性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其中一个样本用作校准品校准各系统.比较校准前后各系统间新鲜血清样本与商品制备物测定结果的变异与偏倚.结果 校准后,各检测系统间新鲜血清测定结果的变异由11.90%~8.60%下降到6.78%~2.30%,偏倚则从-12.52%~-8.44%下降到-3.36%~-0.08%.校准后,常规系统测定新鲜血清结果与参考方法的回归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比校准前更接近1和0;而商品制备物测定结果校准后的斜率和截距则无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定值冰冻人血清样本作为校准品可以改善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但由于基质效应的存在不能改善商品制备物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6个检测系统4种分析方法测定人血清葡萄糖(Glu)的精密度和正确度,为选择准确的Glu测定比对目标系统提供依据。方法2个候选参考实验室使用美国CDC推荐的血清Glu己糖激酶参考方法,为5个浓度水平的冰冻混合人血清定值;以NIST有证参考物质SRM965a评价参考方法的正确度,以是否通过IFCC组织的参考实验室间Glu比对(RELA)进一步验证参考实验室的测定能力;每个常规分析系统(n=3)采用配套的校准品按厂家的要求进行校准;以测定定值冰冻人血清的均值与靶值的偏倚评价其正确度,以变异系数(CV)评价其不精密度。结果2个候选Glu参考实验室测定4个水平的有证参考物,获8组数据,其中4组平均偏差介于2.4%~2.8%,另外4组小于2%;RELA比对结果显示参加本实验的2个参考实验室与其他参考实验室测定结果等效一致。6个(A~F)检测系统间5水平标本测定的CV范围1.81%~2.89%,各测定系统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分别为:-2.47%~-0.32%、1.69%~4.5%、-2.27%~0.27%、3.55%~4.97%、1.69%~3.5%、-0.97%~0.32%。各检测系统5个水平的相对总误差均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EDTA-K2抗凝剂对罗氏干式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基质效应。方法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 ALT测定试剂盒、罗氏Cobas校准品及质控品组合为比较的检测系统(X),Reflotron快速干式生化分析仪、配套ALT检测试纸及质控条组合为待评价的检测系统(Y),分别对新鲜血清样品和EDTA-K2抗凝血浆进行ALT比对检测,参考EP14-A文件介绍的方法,对新鲜血清样品的结果做直线回归分析,绘出估计值(Y)的95%预期区间,用于观察EDTA-K2抗凝血是否存在基质效应。结果 EDTA-K2抗凝血浆的部分对比点在新鲜血清对比点估计值的95%可信区间以外,结果呈线性偏差。结论 EDTA-K2抗凝剂对罗氏干式法检测ALT引入的基质效应,浓度越高,基质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方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正确度的评价方法。方法参照CLSI EP15-A2文件,用常规方法测定有证参考物质、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RELA)样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样本T-Bil水平,用BioRad Unity实验室室间质评数据分析本实验室与对等组和方法组间的偏移及标准差指数(SDI),与参考方法比对等方案评估常规测量T-Bil的正确度。结果 NIST SRM 909b参考物质、2010~2011年RELA样本、2012年卫生部临检中心第1次室间质评样本测定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2012年1~6月Unity实验室间质评数据结果偏移及SDI指数均满足要求。与参考方法比对结果相关性好(Y=1.129 9X-5.734 3,r=0.999 8),小于300μmol/L时,偏移可接受;大于300μmol/L时,偏移较大(10%~13%),不可接受。用去离子水稀释5倍使其浓度约达到50~100μmol/L后重测,偏移可接受,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单点浓度"的正确度评价具有局限性,临床实验室应分析全测量范围内的正确度情况,与参考方法比对是实现常规测量正确度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血清胆固醇常规方法对常见胆固醇参考物质的基质效应和常规方法的校准偏差.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的方法为对比方法,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的6种常规测定系统为待评方法,测定30个新鲜冰冻人血清和37种制备物的总胆固醇.将两法测定新鲜人血清的结果作直线回归,求得Y预测值双侧95%的允许区间,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通过分析新鲜冰冻人血清样品常规方法和对比方法结果的差异,评价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结果 胆固醇制备物的基质效应依品种而异,冰冻血清几乎没有基质效应,冻干血清表现为负基质效应,乙醇基质校准液呈正基质效应.所有系统新鲜冰冻血清测定值同对比方法测定结果均呈较好的直线相关.A,B,E系统显负偏差,C,D,F系统显正偏差,但偏差大多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可满足临床需求,个别测定系统需进行改进.结论 在我国血清胆固醇测定系统上,制备物的基质效应普遍存在,部分常规系统存在校准偏差.为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临床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尿酸酶紫外光度法为基础,建立血清中尿酸测定的参考方法并评价其性能.方法 用新鲜患者血清样本、迈瑞常规复合校准品等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评估;用有证参考物质SRM909bⅠ和Ⅱ、IFCC参考实验室质评样本Rela A/B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初步评价,同时测定新鲜人血清并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进行方法学对比,验证方法准确度.结果 方法对新鲜患者血清、厂家复合校准品等不同类型样本批内不精密度CVintra小于1%,总不精密度CVt小于2%;有证参考物质SRM909bⅠ/Ⅱ测定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对UA参考实验室能力验证样本Rela A/B测定结果与中心值结果相对偏差小于0.5%;血清样本测定结果与同位素稀释液相质谱法可比,线性回归斜率1.005,相关系数0.999,医学决定水平处引入的相对误差小于3.25%.结论 血清尿酸紫外分光光度法已基本建立,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和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法可比,可为常规系统尿酸溯源体系的建立和性能评估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不含磷酸吡哆醛的参考方法评价不同实验室间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会(JCTLM)推荐的参考方法及日本临床化学会相关文件,建立不含磷酸吡哆醛的AST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对该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等性能进行评价。应用该参考方法对新鲜血清进行赋值作为校准品校准广州地区10家实验室的常规检测系统,比较校准前、后新鲜血清、能力验证样本以及市售制备物质测定结果间的偏倚,进行检验结果的可比性评价。结果改良参考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1%,总不精密度〈2%;检测日本临床化学会酶参考品结果均在其不确定度允许范围内,参加参考实验室网络赋值计划测定结果与均值比较在等效限内。改良AST参考方法分析测量范围上限为413.6 U/L。校准前新鲜血清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之间偏倚〉20%的所有11个测定结果中,有10个测定结果来源于用理论K值计算酶活性的检测系统;校准前新鲜血清组最大偏倚为-25.0%,平均偏倚为9.3%;使用改良参考方法定值的酶校准品校准后,最大偏倚降为12.3%,平均偏倚降为2.1%。而能力验证样本和市售制备物中AST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倚在校准前后则变化不大,市售制备物组平均偏倚反而略有升高。结论应用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血清作为校准品进行校准是实现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一致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非新鲜血清样本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素和EDTA-K2两种不同抗凝剂对罗氏干式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基质效应。方法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 ALT测定试剂盒、罗氏Cobas校准品及质控品组合为比较的检测系统(X),Reflotron快速干式生化分析仪、配套ALT检测试纸及质控条组合为待评价的检测系统(Y),分别对新鲜血清样品、肝素抗凝血浆、EDTA-K2抗凝血浆进行ALT比对检测,参考EP14-A2文件介绍的方法,对新鲜血清样品的结果做直线回归分析,绘出估计值(Y)的95%预期区间,用于观察肝素抗凝血浆、EDTA-K2抗凝血浆是否存在基质效应。结果肝素抗凝血浆的对比点全部在新鲜血清对比点估计值的95%可信区间以内,估算的系统误差可接受;EDTA抗凝血浆的部分对比点在新鲜血清对比点估计值的95%可信区间以外,估算的系统误差不可接受。结论 EDTA抗凝剂对罗氏干式法检测ALT引入的基质效应,浓度越高,基质效应越明显;而肝素抗凝剂可用于干式化学法ALT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为比对方法,评价酶循环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正确度。方法采用ID-LC/MS/MS和酶循环法同时检测20份新鲜单人份血清中的Hcy浓度,对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学比对和评价。采用ID-LC/MS/MS和酶循环法同时测定5个水平的工作校准品,根据比对结果调整酶循环法校准品值,直至酶循环法的测定结果与比对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结果采用ID-LC/MS/MS检测SRM 1950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证书标示值一致,相对偏移1.0%。酶循环法与ID-LC/MS/MS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1.204 1X+0.364 6(r~2=0.987 9),平均偏移为24.0%。调整后的酶循环法与ID-LC/MS/MS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0.988 6X+0.260 3(r~2=0.999 7),平均偏移为-0.09%。结论 ID-LC/MS/MS能准确测定血清Hcy水平,或许可作为Hcy常规检测系统正确度评价的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重庆市三甲医院临床生物化学常规项目正确度及精密度。方法用参考方法为新鲜冰冻血清样品赋值,并发送给重庆市各个三甲医院临床实验室检测,分析和评估正确度通过率及精密度。结果 33家参加实验室肌酐、总蛋白、总胆红素、尿酸、葡萄糖等项目的正确度通过率低于50%;封闭检测系统中尿酸的正确度通过率(33%)小于开放检测系统(非原厂检测系统,79%,P=0.033);开放检测系统中,校准品与试剂品牌一致模式肌酐正确度通过率高于不一致模式(P=0.014);总胆红素和尿素各有1个水平封闭检测系统精密度高于开放检测系统(T-Bil,P=0.043;Urea,P=0.031)。结论重庆市三甲医院临床生物化学常规项目正确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开放检测系统正确度、精密度与封闭系统无明显差距,某些项目性能超过封闭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校准品和质控品的基体效应。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EP14-A,以Beckman Coulter公司检测系统(BC)和5家国产试剂(分别用A、B、C、D、E表示)-日立仪器检测系统为被评价方法,以罗氏公司试剂(Roche)-日立仪器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用被评价方法和比较方法检测40份新鲜患者样本、罗氏公司cfas、伊华公司(YH)校准品和市售的6种质控品(分别用a1、a2、b1、b2、c1、c2表示)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用直线回归方法统计数据,以回归直线的■估计值■的95%可信区间,估计这8个处理过的样本在6种检测系统中的基体效应。结果2种校准品和a1、a2、b1质控品在6种检测系统中没有基体效应存在,质控品b2在国产试剂C、D、E检测系统,c2在E检测系统存在基体效应。结论在室间质评和常规检测中应重视校准品、质控品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的基体效应,以供合理选择,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量总蛋白(TP)参考方法,评价不同实验室TP测定结果的溯源性。方法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的参考方法及相关文件,建立37℃温浴10min的总蛋白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对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等性能进行评价。应用该参考方法对新鲜血清进行赋值作为校准品校准广州21家实验室,比较校准前、后赋值血清校准品、血清样本测定结果间的偏移,进行检验结果的可比性评价。结果改良参考方法的精密度评价样本浓度为55.48、88.68g/L的CV分别为0.56%、1.23%,标准参考物质909C与靶值的偏移为1.76%,分析测量范围上限128.69g/L。与参考方法测量结果比较,赋值血清校准品校准前平均偏移为6.38%,校准后降为1.86%,样本血清1、2校准前偏移分别为6.04%和8.71%,校准后降为-1.61%、-0.13%。结论改良的双缩脲法测量TP方法性能好,应用参考方法对新鲜血清进行赋值能够实现不同检测系统结果的溯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