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异康复栓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取各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固定、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和相互关系。结果内异康复栓与模型组相比,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内异康复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通过Bcl-2/Bax途径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内膜细胞凋亡过程的作用。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以紫草素高、中、低剂量与生理盐水灌胃处理,观察异位内膜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内膜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内膜Bax、Bcl-2表达,RT-PCR法检测Bax、Bcl-2 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紫草素处理能改善移植内膜细胞病理性状;经紫草素处理后的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率较高,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高剂量组异位内膜组织中Bax表达较高,其m RNA及蛋白表达也较高;Bcl-2表达减少,其m RNA及蛋白表达也较低;Bax/Bcl-2比值升高。结论:紫草素对移植的子宫内膜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大鼠异位内膜生存素(survivin)、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初步探讨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散结镇痛胶囊组,米非司酮组,消异方低、中、高剂量组共八组,灌胃28 d后,取正常子宫和异位内膜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的变化。结果消异方各组异位内膜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aspase-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异方通过激活细胞中的caspase酶原活性及降低survivin在EM中的高表达,影响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抑制异位内膜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39-42
目的分析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机制及米非司酮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小剂量和大剂量米非司酮组(n=10)。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异位组织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及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大鼠的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GFβ、Smad1、Smad2及Smad3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促细胞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表达增强而Bcl-2表达降低(P0.01);米非司酮组大鼠的上述蛋白的异常得到显著恢复(P0.01或P0.05),且大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通过抑制激活的TGFβ-Smad通路改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NGF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体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米非司酮组、散结镇痛胶囊组、消异方低、中、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各组给药4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NGF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异位内膜中N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散结镇痛胶囊组和中药消异方各剂量组(P〈0.05)。结论:消异方能降低大鼠子宫内膜NGF的含量,抑制异位内膜生成,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Wnt通路的影响。方法:雌性8~12周龄SD大鼠,采用自体移植法手术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消瘤方高剂量与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假手术组为对照。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0.9%Na Cl溶液,西药组灌胃丹那唑混悬液,消瘤方高、低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55.0、27.5 g·kg-1·d-1)的消瘤方药液,连续给药4周。剖腹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及生长情况,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药物干预后模型大鼠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Wnt7a、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异位内膜组织生长良好,中药高剂量与西药组异位内膜组织萎缩,而各组在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肉眼观察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在位、异位内膜细胞中Wnt7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且均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结论:消瘤方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并可抑制Wnt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7.
070961凋亡调节基因Bcl-2与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曲银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4)·—220~222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76例异位内膜、64例在位内膜和7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组Bcl-2蛋白表达强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分泌期差异显著(P<0·05,P<0·01);异位内膜组Bax蛋白表达低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异位内膜组染色强度均低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分泌期差异显著(P<0·05);Bcl-2和Bax在对照组及在位内膜组均呈周期性变化,Bcl-2增生期强于分泌期,Bax分泌期强于增生期,异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EGF、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76例异位内膜、64例在位内膜和7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VEGF表达强度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依次减弱;异位和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强于增生期,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均较弱。2Bcl-2蛋白表达异位内膜强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Bax蛋白表达异位内膜组低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均在分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和Bax在对照组及在位内膜组均呈周期性变化:Bcl-2增生期强于分泌期,Bax分泌期强于增生期,异位内膜组失去周期性变化。3VEGF、Bcl-2、Bax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VEGF、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于敏  张宝文  陈晓云  弓瑞飞  姜松鹤 《吉林医学》2012,33(21):4483-4484
目的:研究补肾祛瘀汤(BQ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survivin蛋白的影响,探讨补肾祛瘀汤对EMS的疗效机理。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祛瘀汤组、孕三烯酮组、补肾祛瘀汤加孕三烯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采用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自体移植手术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给药28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和子宫内膜移植物局部TNF-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TNF-α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大鼠血清中TNF-α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37);中西结合组大鼠血清中TNF-α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是显著上调的(P=0.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各个治疗组大鼠异位内膜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相比,EMS模型大鼠异位内膜当中survivin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5)。结论:补肾祛瘀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有关,运用传统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蒿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异位内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n=40)分为4组:青蒿素高剂量组[300mg/(kg·d)]、青蒿素低剂量组[150 mg/(kg·d)]、丹那唑组[160 mg/(kg·d)]和溶剂对照组.每日经灌胃给药,持续4周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病灶体积及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样本的凋亡指数、Bcl-2和微血管密度.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青蒿素高剂量组、青蒿素低剂量组和丹那唑组异位内膜的体积减少(P均<0.05),但3个治疗组的异位内膜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溶剂对照组相比,3个治疗组异位内膜组织的凋亡指数增高,Bcl-2表达和微血管密度降低(P均<0.05);除微血管密度外,青蒿素组凋亡指数较丹那唑组更高,Bcl-2表达较丹那唑组更低(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各组大鼠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青蒿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异位内膜的发生及发展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可能与促进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雌激素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造模,成功后随机将SD大鼠分为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达那唑组,另设未造模的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常规固定、暴露关元穴,不做其他处理;其余两组分别给予隔药饼灸法治疗、达那唑悬浊液灌胃,共2个疗程。待治疗结束后,用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及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E2水平;RT-PCR检测内膜组织芳香化酶(P450arom)和环氧化酶-2(COX-2)的mRNA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呈柱状增生,间质细胞密集,局部纤维化,血供丰富;隔药饼灸组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萎缩,呈矮立方状,间质细胞萎缩,血供减少,局部呈纤维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水平和异位内膜组织P450arom mRNA、COX-2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血清E2水平和异位内膜组织P450arom mRNA、COX-2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隔药饼灸组比较,达那唑组血清E2水平和异位内膜组织P450arom mRNA、COX-2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E2和异位内膜组织中P450arom、COX-2的表达,从而抑制雌激素的生成代谢、抑制异位病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survivin在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4例EMs患者,汉族22例,维族22例;30例非EMs及非内膜病变者作为对照组,汉族15例,维族15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s患者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不同族别、不同时期(增生期、分泌期)及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Bcl-2、Bax的表达,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Bcl-2、Bax、survivin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1)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Bcl-2的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survivin都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Bcl-2和survivin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Bax都强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Bax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与无EMs者不同,促凋亡基因表达减弱,抑制凋亡基因表达增强,有利于异位内膜的种植生存和发展。维族和汉族EMs凋亡基因Bcl-2、Bax、survivin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夏玉兰  魏兆莲 《安徽医学》2010,31(12):1422-1424,F0003
目的研究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 fas及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卵巢异位内膜的表达变化,探讨EMS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卵巢异位内膜和48例正常在位内膜的Bcl-2f、as及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Bcl-2在囊肿组异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位内膜(P〈0.01)。②fas在囊肿组异位内膜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位内膜(P〈0.01)。③survivin在囊肿组异位内膜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位内膜(P〈0.01)。结论①Bcl-2在EMS卵巢异位内膜表达显著增强,推测Bcl-2是异位内膜的主要抗凋亡因子之一,异位内膜Bcl-2的升高是促使EMS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②fas在EMS卵巢异位内膜表达显著降低,推测EMS异位内膜凋亡能力降低,致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异位种植生长,促使EMS的发生发展。③囊肿组异位内膜survivin表达比对照组在位内膜显著降低,推测survivin有可能不是EMS的主要抗凋亡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颜坤泰胶囊对卵巢去势模型大鼠子宫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雌性去势大鼠为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佳乐组,莉芙敏组,和颜坤泰胶囊8、4、2 g生药/kg剂量组。给药8周后,观察药物对子宫病理学的影响,检测子宫细胞凋亡率及Bcl-2 mRNA、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和颜坤泰胶囊可增加去势大鼠子宫横截面及壁厚,肌层面积及厚度,内膜面积及厚度,上皮厚度和腺体数(P<0.01,P<0.05);能降低去势大鼠子宫细胞的凋亡率(P<0.01,P<0.05),升高子宫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P<0.05),降低Bax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P<0.05)。[结论]和颜坤泰胶囊有一定的子宫营养作用,可通过调控Bcl-2和Bax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来抑制子宫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形成包囊过程中间质-上皮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3周后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红藤方组、孕三烯酮组,分别连续灌胃等容量0.9%Na Cl溶液、红藤方27.72 g·kg~(-1)·d~(-1)、孕三烯酮0.5 mg·kg~(-1)·d~(-1),均持续21 d,结束后取异位内膜组织。采用HE染色方法对异位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上皮标志物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在异位内膜包囊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内膜包囊形成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异位内膜组织中腺体减少、间质较多,红藤方组异位内膜组织腔上皮变薄、间质细胞减少,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组织腔上皮完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红藤方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包囊腔上皮E-cadherin、Vimentin阳性信号较模型组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红藤方组Vimentin和孕三烯酮组E-cadherin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方可能通过上调间质-上皮转化,导致间质细胞减少,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包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痛经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在位与异位内膜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及痛经宁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蒸馏水、孕三烯酮及痛经宁高、中、低浓度的药液,共28 d。观察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情况,游标卡尺测量其体积;免疫组化S-P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在位与异位内膜中ICAM-1、MMP-9及VEGF蛋白表达,RT-q PCR法测定ICAM-1、MMP-9及VEGF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处出现广泛黏连及小血管生成,各用药组的黏连及小血管生成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痛经宁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各用药组大鼠异位内膜体积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痛经宁高剂量组较其他药物组减少最多(P0.05)。在位及异位内膜中,模型组大鼠ICAM-1、MMP-9、VEGF蛋白及mRNA均较正常组呈高表达(P0.05),且异位内膜强于在位内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上述指标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痛经宁高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他药物组(P0.05)。结论:痛经宁可显著缩小异位内膜的体积,改善黏连、血管生成等情况;可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中ICAM-1、MMP-9、VEGF蛋白及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凋亡调节蛋白Bcl 2和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16例子宫腺肌病的正位和异位子宫内膜、12例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及 17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 2和Bax的免疫定位和染色强度。结果 :①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中 ,Bcl 2或Bax表达相同 (P >0 .0 5 ) ,主要见于腺上皮细胞 ,具有明显周期性变化。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 ,Bcl 2或Bax均持续表达 ,无周期性变化。③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 ,Bcl 2和Bax极少表达。结论 :①Bcl 2或Bax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表达 ,提示它们可能参与月经周期调节 ;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Bcl 2持续存在 ,使之得以长期增殖而发病 ,为研究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③卵巢内异症极少表达Bcl 2可能是促成凋亡形成 ,引起巧克力囊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激活蛋白1(A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皮下种植法建立大鼠EMs模型,选取建模成功的28只大鼠为模型组(n =28),观察大鼠EMs模型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照组子宫内膜、模型组在位子宫内膜和异位病灶ERα、ERβ、AP-1、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大鼠EMs模型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腺体、间质血管明显增加;②大鼠EMs模型的异位病灶与对照组子宫内膜间ERα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7),而其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ERβ、AP-1(c-jun)蛋白、VEGF在模型组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其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EMs模型在位内膜中ERα和ERβ均高表达,异位病灶中则仅表现为ERβ高表达,同时上调c-jun,VEGF的表达,ERβ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较ERα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癥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SD雌性大鼠内膜异位内膜治疗前后进行子宫内膜组织中Fas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测定.[结果]模型组中Fas基因表达的降低,survivin基因表达升高,使其无论在位还是异位内膜的促凋亡能力下降,异位的内膜在盆腔外存活的能力增强,而治疗后消癥注射液和无水乙醇均升高了Fas基因的表达,降低survivin基因表达,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不同剂量消癥注射液之间有一定的差别(P<0.05).[结论]消癥注射液和无水乙醇均能升高了Fas基因的表达,降低survivin基因表达,从而诱导异位内膜细胞调亡的发生,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