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岩斜区肿瘤是指起源于岩下、下窦之间岩斜裂的肿瘤。由于肿瘤部位深在,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复杂,手术切除困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特别是颅底外科技术的发展,岩斜区肿瘤的外科治疗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乙状窦前入路是目前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最佳人路。  相似文献   

2.
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凯  游超  韩林  郭东生  鲍文公  雷霆  李龄 《中国康复》2007,22(3):191-19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在颅内胆脂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胆脂瘤25例,其中单纯桥脑小脑角区胆脂瘤17例,另8例生长累及幕上鞍区、斜坡、第三脑室或对侧桥脑小脑角区;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7例,翼点入路4例,颞下入路3例,对应的半球入路1例;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肿瘤可见部分,再用神经内镜探查并切除残留肿瘤,对于术后仍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则尽早配合康复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92%)。术后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21例(84%),部分改善4例(16%)。术后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经配合理疗和针刺后恢复较好。结论:内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胆脂瘤,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2例小脑桥脑角表皮样囊肿。方法:所有病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根据四个间隙,从囊内分块切除肿瘤,最后切除肿瘤,对于粘连紧密者宁可残留小片组织,以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另外,术中应用激素冲洗及术后应用激素治疗,腰穿放脑脊液可以防止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结果:12例小脑桥脑脑角表皮样囊肿全切除8例(66.7%),仅残留小片包膜4例(33.3%),术后有2例轻度面瘫,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脑桥脑角表皮样囊肿大部分均可做到全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切除蝶-岩斜区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经验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与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36例蝶-岩斜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24例,神经鞘瘤8例,表皮样囊肿4例.采用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19例、乙状窦前入路15例、乙状窦后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29例(29/36,80.56%),次全切除7例(7/36,19.44%),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乙状窦前人路15例,术后出现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局部脑脊液滞留3例、脑脊液外漏合并感染1例.结论 采用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切除蝶-岩斜区肿瘤,有利于降低脑神经损伤、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是目前治疗此类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显微外科治疗颅内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内镜结合CRW立体定向仪在MRI或CT导向下进行颅内肿瘤活检和囊肿开窗疏通术,或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小切口开颅手术切除颅内肿瘤和行三又神经根减压术。结果:30例病人,包括4例颅内肿瘤,4例透明隔囊肿,7例蛛网膜囊肿,2例鞍区胆质瘤,5例三又神经痛,8例桥小脑角肿瘤,术后所有病人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神经内镜有助于颅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与立体定向术结合具有微创、准确、简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微侵袭神经外科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邵翙  金奕 《天津护理》2013,21(3):232-233
岩斜区由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部位深后,毗邻重要结构,相关解剖包括岩骨、脑干、第Ⅲ-Ⅻ脑神经、幕下重要血管等,曾一度被认为是手术禁区[1].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手术显微镜、神经内镜等器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区手术得以逐渐开展.但由于岩斜区肿瘤的特殊性,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2].吞咽障碍是岩斜区肿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误吸误咽,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期康复治疗和社会转归[3,4].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共进行60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其中15例患者术后并发吞咽障碍,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颞下小脑幕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玉清  游潮  刘翼  蔡博文  吴波 《华西医学》2004,19(3):361-362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巨大胆脂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肿瘤部分,辅用神经内镜探查残余肿瘤并切除。结果:常规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经神经内镜探查,19例(100%)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辅用内镜后7例(36.8%)全切除(囊内容 囊壁切除),11例(57.9%)次全切除(囊内容 1/2以上囊壁切除),1例(5.3%)部分残留(部分内容 部分囊壁);19例有症状的患者中,16例(94.7%)术后一周内症状即有缓解或恢复,2例(10.5%)无明显变化,1例(5.3%)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一周内恢复。结论: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是切除跨幕上下及环脑干周围巨大胆脂瘤的最佳手术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及成功率,且有利于神经功能保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岩斜区肿瘤位置深在、与脑干关系密切,手术风险极大,尽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该区肿瘤的有效入路,但难以全切、病残率较高,对神经外科医生充满了极大的挑战。随着颅底外科、内窥镜技术、显微外科的发展,该入路不断拓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广泛应用全椎板人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虽然疗效确切,但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大,因此开始行半椎板人路显微镜下切除椎管内肿瘤,其可行性及疗效已得到证实,且可以切除椎管内大部分肿瘤。神经内镜在颅底疾病如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脑脊液瘘等手术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但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报道较少。本院2011年9月-2013年1月采用半椎板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22例椎管内肿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代听神经瘤的微侵袭显微外科治疗要求在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同时将手术并发症降低至最低水平,以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安全而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将神经导航应用于颅底显微外科的研究,并且国内外也已有听神经瘤术中神经导航的临床应用报道.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另外,为了增加肿瘤的全切除率,避免术后脑脊漏和减少术中损伤,神经内镜也开始辅助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