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小儿再发性腹痛(主要为学龄期儿童)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福建三明市兰波生物技术研究所出品的金标免疫斑点试剂盒检测54例再发性腹痛小儿与40例正常小儿中HP的阳性感染率,再发性腹痛小儿中阳性感染者应用抗HP药物治疗,分析小儿再发性腹痛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54例再发性腹痛小儿中HP阳性感染率为51.9%,应用抗HP药物治疗后缓解率为78.6%。40例正常小儿中HP阳性感染率为25%,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儿再发性腹痛与HP感染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成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等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已在医学界达成共识,并认为HP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亦密切相关。儿童感染HP受外界因素(如吸烟、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与社会活动)影响较少,与成人不尽相同,故本文将小儿H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做一概述。1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1·1HP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Drumm对72名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小儿进行组织学检查,有18例被诊断为胃窦炎,其中未查到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为慢性腹痛患儿提供部分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采用血清HP-lgG定量测定或胃内容物及齿槽分泌物PCR基因检测HP-DNA,对185名3岁~14岁慢性上中腹、脐周痛为临床表现患儿进行监测。并随机选出其中32名进行钡透及胃镜对照检查。结果:185名患儿中HP感染占51.9%,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HP(+)者100%引起上消化道慢性炎症或溃疡。治论:小儿慢性腹痛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HP感染→胃炎→溃疡→慢性腹痛是构成小儿中上胶、脐周痛疼的病因链。HP的检测是小儿慢性腹痛病因诊断和治疗首选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胰腺炎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HP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82倒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并对病因及HP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原发病因以胃十二指肠病症最为多见,约占87.8%.急性胰腺炎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胃十二指肠炎症(P<0.01).结论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与HP感染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RAP患儿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明确是否合并HP感染,阳性者予以HP根除治疗。结果117例RAP患儿中,HP-IgG抗体阳性者61例,阳性率52%。治疗后,显效率为40.6%,总有效率84.4%。结论小儿RAP在排除肠炎及其它外科疾病后,应该检测HP,阳性者给予H2受体拮抗剂、抗HP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黄安璋  朱红枫  陈书琴  胡晓  陈桃 《海南医学》2004,15(10):114-115
目的 了解无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 ,并探讨无症状儿童HP感染是否造成儿童贫血。方法 应用HP尿素酶IgG抗体 (ELISA)的方法检测 3 14位 1-14岁小儿血清中HP -IgG抗体 ,同时检测血红蛋白。结果 小儿HP平均感染率为 2 3 .9% ,1-3岁小儿分别为 3 3 .3 % ,3 0 .0 % ,2 0 .0 %。 4-14岁小儿分别为 10 .5 % ,7.4% ,13 .3 % ,2 3 .5 % ,2 5 .0 % ,2 8.6% ,2 5 .8% ,2 9.2 % ,3 5 .4%。HP感染儿童的血红蛋白值 ( 12 3 .3± 6.9g/L)与非HP感染儿童的血红蛋白值 ( 12 8.8± 7.3g/L)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1-3岁儿童HP感染率较高 ,可能与家庭内密切接触有关。 4-14岁小儿具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总趋势。HP感染无消化道症状时 ,不影响血红蛋白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反复发作腹痛133例做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以了解再发性腹痛与HP感染的关系及HP阳性患儿用希舒美、甲硝唑、洛赛克等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对照法对腹痛及无症状者的HP检测、腹痛组HP阳性者用药与未用药的HP阴转率、新旧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反复腹痛133例,HP阳性71例,阳性率53.38%,对照组HP阳性率24%。71例HP阳性患者中,54例用药半年后HP阴转率为74.07%,17例未用药,HP阴转率为11.76%。旧方案HP阴转率为12.96%。结论:小儿再发性腹痛与HP感染密切相关,HP对希舒美、甲硝唑、洛赛克等药极度敏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HP的研究逐渐受到儿科领域学者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研究报道了大部分成人HP感染患者其HP主要是在儿童时期获得,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再发性腹痛、功能性消化不良与HP感染密切相关。现报告一种新型HP检测方法即一步法快速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在儿科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儿反复发作腹痛133例做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以了解再发性腹痛与HP 感染的关系及HP阳性患儿用希舒美、甲硝唑、洛赛克等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对照法对腹痛及无症状者的HP检测、腹痛组HP阳性者用药与未用药的HP阴转率、新旧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反复腹痛133例,HP阳性71例,阳性率53.38%,对照组HP阳性率24% .71例HP阳性患者中,54例用药半年后HP阴转率为74.07%,17例未用药,HP阴转率为11.76% .旧方案HP阴转率为12.96%.结论:小儿再发性腹痛与HP感染密切相关,HP对希舒美、甲硝唑、洛赛克等药极度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小儿反复性腹痛的关系 ,为小儿反复性腹痛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福建兰波生物制剂厂生产的HP抗体药盒 ,用金标法测定 2 31例反复性腹痛患儿HP IgM ,HP IgG ,8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反复性腹痛患儿HP IgM阳性率 6 6 .2 3% ,HP IgG阳性率为 6 1.0 4 % ;对照组HP IgM阳性率为 4 2 .5 % ,HP IgG阳性率为 38.92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结论 :小儿反复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康生育期妇女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与特点。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FI)分别于月经周期的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黄体中期、黄体晚期观察测量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及阻力指数(R I)。结果双侧子宫动脉月经周期中S/D及R 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动脉R I于黄体中、晚期降低,黄体晚期最低,与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动脉R I于黄体中期最低,与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泡发育期R I最高。结论健康生育期妇女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血流呈周期性变化,其血流状态与其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而且,螺旋动脉较子宫动脉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郭艳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8-19
目的研究分析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伴有消化道系统症状的患儿占所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10.2%,其中又有14.7%患儿为以消化道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3岁以下患儿消化道症状多伴有腹泻或是腹泻伴呕吐,而3岁以上患儿的消化道多为纳差或是纳差伴呕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治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具体表现,及时进行抗体特异性检测,及早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3.
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isofGlobulinandComplementsinBloodVesselsofPlacentalVilliduring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CHENHanp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茵(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836例因上消化道不适来院检查的患者经 Olympus 胃镜检查胃黏膜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Hp 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为阳性即确定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53例来院检查未查出上消化道疾病的作为对照。结果上消化道疾病Hp 感染的阳性率为63.0%,其中食管癌63.9%,贲门癌66.7%,胃癌72.9%,消化性溃疡73.6%,慢性萎缩性胃炎61.2%,浅表性胃炎60.9%;农村患者的总检出率为85.5%,城市患者为36.6%,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上消化道不同部位溃疡的 Hp 检出率除幽门溃疡为68.8%外,其他均高于70%,对照组 Hp 阳性率为14.6%。结论上消化道疾病与 Hp 感染密切相关(P<0.05);农村人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P<0.05);不同部位溃疡均与 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duce the model of Mongolian gerbil infect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HP) 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 infiltration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before and after the bactericid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animal model of HP infection was induced by inoculating the HP strain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to male Mongolian gerbil MGS/Sea (SPF). Half a month,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inoculation, kill the animals and make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of the stomach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RESULTS: The infiltration of a great number of inflammatory cells was observed with the center of the mucosa of pylorus at the second week of HP infection. At the 3rd month of infection, ulcer appeared near the lesser curvature side of the pylorus. On the early stage of infection, the lesion was acute inflamm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neutrophilic infiltration,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the chronic inflamm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lymphatic infiltration and the wide formation of lymphatic follicles. CONCLUSION: Mongolian gerbil is an ideal and standard animal model of HP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粘膜炎症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评价胃粘膜组织学分级对胃粘膜炎症与Hp感染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30例慢性胃炎内镜活检及Hp检测,并对Hp检测,并对Hp感染及胃膜炎症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不同类型胃粘膜炎症Hp感染率有差异,活动性炎症Hp检出率最高;不同取材部位Hp检出率不同,依次为幽门大弯侧,胃体下部小弯侧,胃体上部大弯侧。Hp感染越重,胃粘膜炎症程度越严重。结论 Hp感染与胃粘膜炎症类型和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胃粘膜活检组织分级标准易于掌握,适合感染后胃粘膜炎症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次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总结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7月间采用经腹保留幽门次全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手术的 17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 1例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每顿进食 2 0 0~ 3 0 0g ,每日进餐 3~ 4次 ,餐后无胸骨后灼痛 ,无胆汁返流现象 ,无排空障碍及倾倒综合征。全组患者均无贫血 ,体质量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保留幽门次全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本院消化内科门诊的274例患者,入组前所有患者停用PPI、H2RA、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至少4周,行电子胃镜检查并于距幽门2 cm左右处取活组织2块,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及HP感染情况,对合并中性粒细胞感染的HP感染阳性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根除HP,1个月后81例患者复查胃镜并重新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及HP感染情况。结果中性粒细胞浸润对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2.3%、83.5%、77.4%、94.7%,中性粒细胞浸润与HP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00)。中性粒细胞浸润2~3级的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浸润1级的患者(P=0.002);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与HP感染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中性粒细胞浸润可预测HP是否根除。结论中性粒细胞浸润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做为HP感染的一种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9.
焦芳艳 《医学综述》2013,(23):4238-4240
乙型肝炎病毒(HBV)垂直传播是指HBV从亲代传给子代的一种传播方式,包括母婴传播、父婴传播和遗传传递,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PBMC是HBV肝外的一个重要靶细胞,HBV存在该细胞中,并在其中复制和表达.HBV侵入PBMC后,HBV DNA通过其整合酶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整合到细胞的核内基因组上,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正常功能.孕妇PBMC中HBV-DNA阳性是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PBMC中HBV-DNA是否阳性直接影响孕期免疫阻断治疗,降低宫内感染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观测幽门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CHPS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B超检查,测量幽门管内径、长度和肌壁厚度。结果术前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前壁厚度、后壁厚度均符合CHPS超声诊断标准,术后7d,幽门环肌前后壁厚度增厚(P〈0.01);术后3个月,幽门环肌前壁较术前明显变薄(P〈0.01);术后6个月,21例患儿幽门管直径、长度、幽门肌后壁恢复正常(P〈0.01)。结论超声不仅可做为诊断CHPS的优选方法,而且可观测术后幽门管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