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正> 病例:患者男,74岁,因"反复黑便半年,再发5 d"于2009年1月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解柏油样稀便共3~4次,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伴头晕、乏力、心悸,无发热,无腹痛。至本院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大小约1.2 cm×1.5 cm,胃窦部活检示幽门螺杆菌(H.pylori)(+)。予泮托拉唑40 mg bid对症治疗2周,未予以H.pylori根除治疗(具体原因不详),症状完全缓解。出院后继续予泮托拉唑40 mg qd维持治疗8周。2个月前,患者欲了解溃疡愈合情况,遂于本院复查胃镜示球部溃疡未愈合,大小与第一次胃镜所见相同,胃窦部活检示H.pylori(+)。予泮托拉  相似文献   

2.
1 病例 患者女,74岁,因左上腹部饱胀不适伴呕吐、进行性消瘦1月余入院.既往否认胃病史.嗜烟酒50余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尚可,轻度贫血貌.心肺无明显异常.上腹饱满,左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卫,振水音阳性,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胆囊萎缩,肝胰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附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77年6月~1993年12月,用内镜检出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2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雷强  张平 《山东医药》2004,44(24):23-23
患者男,63岁。因腰背部不适、嗳气2个月,加重10余天,于2003年2月19日就诊。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不适、嗳气,伴全身发冷、尿黄。曾自服“消炎药”,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10天,上述症状加重,且发烧,体温达39℃,自行输注“菌必治”,体温降至37℃~37.8℃,但仍有腰背痛、尿黄。既往有“胆囊炎”病史30余年。查体:T37.6℃,Bpl50/9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略黄,颈软。双肺可闻及干性罗音。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 男,82岁。因“腹痛、腹泻2年,加重3月余”于2012年10月17日拟“腹痛待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绞痛,伴腹泻,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乳头腺癌1例刘禄明孙百胜段书宏曹风福武警山东总队医院CT室山东省济南市250101主题词十二指肠肿瘤/病理学腺癌,乳头状/病理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311病例报告男,50岁.上腹部钝痛伴消瘦6个月.查体无特殊.CT表现:肝内、外胆管...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男,24岁,1a前因上腹疼痛伴反酸、黑粪,内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抗溃疡治疗无效,近4d来腹痛呈持续性绞痛,向背部放射,明显腹胀,不能进食.查体:消瘦明显,重病容,贫血貌,心尖部Ⅲ/6级SM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未触及,腹部膨隆,上腹...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疼痛1月,呕吐5天就诊。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感上腹疼痛,进食后加重,伴恶心、反酸。自服药物治疗无效。近5d出现饭后呕吐,吐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9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黑便3d入院。自述1个月前因外伤(尾骨裂伤)口服去痛片后感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进食后疼痛加重,消瘦、乏力,头晕,气急,近3d大便呈柏油样,无腹泻,停经5个月,既往月经正常,颜面有时发红,无咳嗽、咳痰。体检;体温、呼吸、血压正常,贫血貌,头颅五官无异常,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双肺无异常,心率104次/min,律齐,左上腹压痛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小肠腺癌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15例原发性小肠腺癌的临床资料。发生部位:十二指肠8例(53.3%),空肠4例(26%),回肠3例(20%)。临床主要表现:腹痛12例(80%),消化道出血11例(73%),体重减轻10例(66.7%),腹部包块及腹胀各8例(53.3%),黄疸2例(13%)。平均病程4个月。手术证实15例中有8例出现腹腔淋巴结及邻近脏器转移。本文强调: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和开腹探查是诊断原发性小肠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6~1990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4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了肿瘤的部位分布和病理类型,分析了内镜和X线表现,探讨了漏诊、误诊原因,提出了避免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1.1女,57岁,因纳差、上腹部胀满不适1月就诊。经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初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胃下垂。给予对症治疗1月,疗效不明显。患者逐渐消瘦,体重下降4 kg。再次入院。查体:T 36.8℃,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7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血常规:白细胞5.5×10~9/L,中性粒细胞0.73,血小板80.6×10~9/L,血红蛋白98 g/L。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丙氨酸转移酶60 u/L,碱性磷酸酶647 u/L。B超检查: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CT、MR检查:十二指肠降段占位,多考虑十二指肠癌,并胰头部分受侵,致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  相似文献   

13.
病人女,38岁。因反复腹胀、腹痛1年,加重1月,于2002-10-10入院。近1年中住院2次,查血、尿淀粉酶高,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末次出院时间为2个月前。出院时无腹痛,但血、尿淀粉酶仍较正常高,近1月加重。体检:无黄疸,腹软,脐上及左上腹压痛,无包块,无移动性浊音。淀粉酶(温氏单位U/L):血149、尿884。大便隐血阳性。B超:①慢性胰腺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球部单发性神经纤维瘤少见,本院于1989年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较少见,因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特点,使该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难度。现报告我院1985年—1995年外科收治的23例,均经手术或/和活检证实。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6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国南方地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 共检出6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占我院同期所有住院患者的0.02%.男性44例(68.7%),女性20例(31.3%).中位年龄53.5岁(28~89岁).肿瘤大部分位于降段(48例,75%),其次为球部(5例,7.8%).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不适、贫血、恶心呕吐;病理学方面,腺癌最为常见(75%).患者中位存活时间为38个月,早期患者(Ⅰ+Ⅱ期)(62个月)及接受根治性治疗者(62个月)的中位存活时间分别较中晚期(Ⅲ+Ⅳ期)(12个月)及保守性治疗者长(6个月)(P<0.05).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少见且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腺癌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早期患者及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治情况。方法收集本院内镜室近两年来所检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26例,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肿瘤发生部位及病理检查、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临床上以腹痛、黄疸多见;病变多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部;良性肿瘤者病理多表现为腺瘤,而恶性肿瘤者多表现为腺癌;内镜(包括胃镜和十二指肠镜)结合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显著提高该病的诊出率,而其他检查方法检出率不高;外科手术切除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结论本病的误诊率相对较高,对于40岁以上患者出现腹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高位肠梗阻及溃疡症状而又不能用肝、胆、胃等疾病解释时,要考虑该病的可能,从而针对本病做详细地检查,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出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样腺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部分临床医师认为,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多为良性,很少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但这可能导致误诊.临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要拓宽思路,不能忽视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少见病因.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癌为消化道肿瘤中的少见病例,我院自1990年至2000年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共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2 6岁。自 1999年 9月始出现嗳气、腹胀、纳差 ,曾服西米替丁等疗效不佳 ,10月 13日外院内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明显充血、水肿 ,小弯见 0 5cm× 0 5cm黏膜溃疡 ,上附白苔 ,周围黏膜明显充血、水肿” ,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 ;胃潴留” ,予奥美拉唑等治疗。 11月 1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黑粪 ,未予重视。 11月 17日晚饭后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绞痛 ,继之恶心 ,呕吐鲜血 1次 ,量约 5 0 0ml,伴心悸、冷汗、头晕、乏力、腹痛缓解 ,本院急诊予奥美拉唑、输血等治疗后病情稳定 ,于次日入院。体检 :血压 12 0 / 70m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