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特比奈芬乳膏治疗手癖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80例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每日200mg,连用2周;联合外用特比奈芬乳膏,每日2-3次,连用2周.对照组外用特比奈芬乳膏每日2-3次,连用4周,分别与治疗2、4、8、24周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54.05%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特比奈芬乳膏外用治疗手癖疗效佳,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2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2例,口服氨甲环酸片,外用氢醌乳膏;对照组:110例,口服维生素C片,外用氢醌乳膏。治疗4周、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0.74%,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67.2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时,χ~2=24.903,P0.05;8周时,χ~2=23.6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较轻微,停药后均消失。结论: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快速,费用低廉、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口服联合硼酸溶液局部外涂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9例轻中度(I~Ⅲ级)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治疗组):给予甘草锌颗粒口服联合3%硼酸溶液外涂;B组(B对照组):给予甘草锌颗粒口服;C组(C对照组):给予3%硼酸溶液外涂。三组疗程均为6周,疗程结束后根据皮损数目减少及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B、C三组痊愈分别为12例(32.4%)、3例(13.9%)、4例(12.5%),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8.9%、40.7%,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和A、C两组分别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C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锌颗粒口服联合硼酸溶液局部外涂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外用联苯苄唑乳膏外涂;对照组仅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5.00%和1.67%,总有效率分别为68.3%和33.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8.3%和33.3%;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和60%,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7%和85.0%;两组临床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和真菌学清除率,是临床治疗足癣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及乳膏外涂序贯治疗增生性瘢痕近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曲安奈德序贯点阵激光治疗;B组:采用点阵激光联合乳膏外涂治疗;C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及乳膏外涂序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疗效,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定瘢痕体积与血红素、黑色素含量,并取瘢痕组织检测转录因子63(Protein63,P63)、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在其中的强阳性表达率。结果:C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A、B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6.67%、10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3、6个月,瘢痕体积及血红素、黑色素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治疗后3个月的瘢痕体积、黑色素含量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3、6个月的P63、CK19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前,且C组治疗后3个月两者强阳性表达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与乳膏外涂序贯治疗能促进增生性瘢痕患者病情的改善,近远期效果均比较理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面部白癜风患者1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共有167例完成了试验观察,A组为治疗组57例,308nm准分子激光(2次/周)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天)治疗;B组为对照1组56例,单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2次/周);C组为对照2组54例,单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1次/天),疗程均为12周或至皮损完全复色,观察三组治疗方法治疗面部白癜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显效率为75.43%,B组为48.21%,C组为14.81%,A组和B组及C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疗效好、副作用少,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面部白癜风患者1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共有167例完成了试验观察,A组为治疗组57例,308nm准分子激光(2次/周)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天)治疗;B组为对照1组56例,单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2次/周);C组为对照2组54例,单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1次/天),疗程均为12周或至皮损完全复色,观察三组治疗方法治疗面部白癜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显效率为75.43%,B组为48.21%,C组为14.81%,A组和B组及C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疗效好、副作用少,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口服异维A酸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67例18~45岁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口服异维A酸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对照组:35例,单独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连用8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第2、4、6、8周末观察皮损改善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有效率96.88%,与对照组(7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异维A酸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面部扁平疣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术后镇痛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择期手术患者3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术后镇痛分别为A组:PCIA芬太尼1mg/100ml;B组:术毕前5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PCIA氟比洛芬酯100mg 芬太尼0.8mg 生理盐水至100ml;C组术毕前30min静注氯诺昔康8mg,PCIA氯诺昔康16mg 芬太尼0.8mg 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不良反应减少;B、C组镇痛后4、8、24hVAS低于A组(P<0.05)。氟比洛芬酯镇痛起效快,氯诺昔康起效慢,但镇痛更持久(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氯诺昔康两药在术后镇痛上时效不同,两者与芬太尼复合应用均能提高PCIA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探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目的评价电子结肠镜检查前几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299 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便塞停片组102例(A组)、口服离子泻剂组98 例(B组)和口服甘露醇组99 例(C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等。结果A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口服便塞停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患者无痛苦,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帕瑞昔布钠对肿瘤术后患者吗啡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不同方式给药对肿瘤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15 min、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关腹时、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不用帕瑞昔布钠作为对照.三组术后均应用吗啡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PACU(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首次要求镇痛时间、术后2、4、12、24、48 h的VAS评分,48 h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A、B组患者在PACU要求镇痛人数较C组显著减少(P<0.05);A、B组患者首次需求镇痛时问较C组延长,而A组明显长于B组(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48 h吗啡用量显著减少,且A组少于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能够在减少吗啡用量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切皮前给药比关腹时给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鲑鱼降钙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12例.每组患者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A组:对乙酰氨基酚+盐酸氨基葡萄糖;B组:美洛昔康+盐酸氨基葡萄糖;C组:鲑鱼降钙素+盐酸氨基葡萄糖;D组:鲑鱼降钙索.对乙酰氨基酚及美洛昔康在疼痛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其他药物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记录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用12条目健康调查简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12周后,A、B、C、D4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治疗前5.6±1.2、5.5±1.2、5.4±1.0、5.1±1.2降至1.9±0.8、1.2±0.7、0.8±0.6、0.9±0.7;12条日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由治疗前-23.4±3.1、-23.8±3.0、-24.8±3.8、-22.4±2.8降至-15.1±4.7、-14.5±4.7、-9.3±6.2、-10.2±5.3.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优于A组(P<0.05).C、D组患者12条目健康调查简表评分优于A、B两组(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组)、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组(B组)和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C组)。A组于气管插管前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B组于气管插管前静注氯诺昔康8mg;C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1、4、8和12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除12h外术后VAS各时点C组均高于A、B组,术后0hVAS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24h总体VASC组高于A、B组(P〈0.05),A与B组差异无统计意义。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中减少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骨质疏松诊疗基地首次确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所有入组患者在口服钙和维生素D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A组为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一次,共3个月,3个月后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B组为静滴伊班膦酸钠2 mg,3个月后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C组为直接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其中A、B两组为双膦酸盐预治疗组,观察3组患者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入组患者中有32%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骨痛等症状,其中A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B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C组出现不良反应52例,3组均未出现腹泻、皮疹、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损害,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双膦酸盐预治疗组(A组和B组)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比C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双膦酸盐预治疗能减少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合理搭配使用,以实现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且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120例TKA,随机分为A、B、C、D 4组。A、B组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C、D组不使用PCIA;A、C组术后6 h口服西乐葆400 mg,此后每12 h口服西乐葆200 mg至术后2周或VAS评分3分;B、D组术后6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此后每12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连续3 d后改为每12 h口服西乐葆200 mg;如镇痛不足追加吗啡注射。记录48 h内镇痛药物的总用量,每日记录患者VAS评分、术后引流量及膝关节活动度、睡眠满意度,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D组(P0.05);术后12 h,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活动状态下,术后3 d内B、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C组(P0.05)。4组均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使用PCIA的A、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并发症显著增加(P0.01)。4组术后引流量、睡眠满意度及术后第2、3、7 d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KA术后患者应用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可取得满意临床镇痛效果,帕瑞昔布结合PCIA镇痛效果更为明显。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不增加失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探究针对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治疗的 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治疗,研究组予 以伊曲康唑胶囊口服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 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1、3、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治疗角化过度型手足癣的临床 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镇痛药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ASAI~Ⅱ择期全麻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n=20)帕瑞昔布钠40rag静注,B组(n=20)氯诺昔康16mg静注,C组(n=20)生理盐水5ml静注,3组均在手术结束前10分钟给药。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Rsmsay评分记录术后2、12、24小时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4内A组(VAS评分≤3分),较B组(VAS评分≤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C组(VAS〉t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msay评分中A组术后24小时评分与B组及C组对照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小时及12小时评分A组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显示A组及B组与C组比较有更低的副作用。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次手术术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副作用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1服氯雷他定(开瑞坦)联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奥深)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开瑞坦片10mg每天1次,另加用奥深乳膏外涂)、对照组(单纯外用奥深乳膏);用药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痊愈率为24.2%,总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51.5%,对照组痊愈2例,痊愈率为6.1%,总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3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比单纯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近期疗效好,且副作用少,是临床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琦  何斌  王云华  范磊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2):894-896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选取我院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A组)、双醋瑞因组(B组)以及塞来昔布联合双醋瑞因组(C组)各70例。A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次,1次/d,服用12周;B组予以双醋瑞因胶囊50 mg/次,2次/d,服用12周;C组予以A、B组药物联合应用,服用12周。通过VAS评分和WOMAC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24周5个时间断面的病情改变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经过24周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A、C组20m步行痛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1),B组无改善;治疗后4周、12周,三组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24周,B、C组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1),且C组优于B组;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塞来昔布和双醋瑞因二者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均有临床疗效,但二者合用治疗膝骨关节炎既能早期控制关节疼痛及症状,又能使临床疗效更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綦替芬乳膏外用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186例浅部真菌病患者采用綦替芬乳膏外用,每天一次,连续28天.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14天和28天随访,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86例患者中共178例完成全部疗程,痊愈116例,占65.17%;显效36例,占20.22%;有效16例,占8.99%;无效10例,占5.62%.有效率为85.39%.不良反应发生丰为12.92%,主要为局部烧灼感(14例),红斑(9例),结论:綦替芬乳膏外用治疗浅部真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