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稳定性颌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中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每册关节为一例)非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给予稳定颌板治疗,治疗中每15天复诊1次,治疗期限为6个月,治疗后每月复诊1次,随访6个月,并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磁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21例弹响患者中15例(71.42%)弹响完全消失,4例明显减轻(19.05%),总有效率90.46%,11例疼痛患者中7例(63.64%)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18.73%),总有效率(82.36)。6例张口受限患者中3例(50.00%)转为正常1例张口度改善大于0.5cm(16.67%)总有效率(66.67%)。结论:稳定颌板对治疗非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有较好的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用垫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采用热凝塑料垫或全牙弓软塑胶牙垫治疗65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张口度、颔面部疼痛和关节弹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65例患者中关节弹响51例,张口受限14例,疼痛伴关节弹响24例,疼痛伴张口受限12例,治疗后疼痛及张口受限均得到缓解,缓解率为100%,弹响消失38例,27例弹响减轻。结论:垫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无错盼畸形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名非错豁畸形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用透明质酸钠同时进行关节上下腔注射治疗,治疗完成(每周注射1次,每位患者注射3~4次)后1周,每月1次复诊,随访6个月,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曲面断层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磁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随访6个月后,41例弹响患者中27例弹响完全消失6例弹响明显减轻(总有效率80.49%),17例疼痛患者中11例疼痛消失3例患者疼痛减轻(总有效率82.35%),6例张口受限患者中4例转为正常,1例张口度改善超过5mm(总有效率83.33%)。结论:关节腔注射对治疗无错骼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进而探索效果明显且疗效持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利用抽签取样法将其以1:1比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应用透明质酸钠注射联合垫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单纯垫治疗。治疗后2、4、6周和6个月复诊,通过疼痛自评视觉模拟尺和FRICTON指数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从而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疼痛分值、Frict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质酸钠注射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单纯性和伴功能性下颌后退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窝和关节盘的受力情况。方法:利用笔者已建立的前牙闭锁性深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两种工况进行力学加载,以观察不同组织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前牙闭锁性深覆斜向加载时颞下颌关节的受力情况与垂直加载时的分布特点基本相似,但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也有所增加。结论:伴功能性下颌后退的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的增加可能是其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构建正常和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及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张、闭口位的颞下颌关节系统的个体化三维可视模型,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生物力学致病机理研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正常志愿者和单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各1名,采用CT和MRI两种扫描方式,按照闭口位与最大张口位的姿势进行扫描,应用Mimics和Geomagic软件平台,建立正常的与病理的颞下颌关节三维几何模型。同时,患者行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后,模拟关节盘复位手术后分别进行闭口位与最大张口位姿势的扫描与重建。结果建立了正常的、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术前的、行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后的、模拟关节盘复位的4组个体化三维可视模型。结论基于CT、MRI扫描和Mimics、Geomagic三维重建能够实现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行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和模拟关节盘复位的个体化三维可视建模,对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生物力学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翼外肌功能亢进与闭锁性深覆的相关性,为治疗翼外肌功能亢进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试验组选取翼外肌功能亢进合并闭锁性深覆的求治患者31例,治疗前设为A组,治疗后为B组,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闭锁性深覆,使磨牙调整到中性关系,每日行功能锻炼4次,观察并记录患者翼外肌功能亢进的改善情况。对照组选取翼外肌功能亢进合并闭锁性深覆、拒绝正畸治疗的患者17例,采用封闭疗法,同时配合功能锻炼法。结果:实验组31例翼外肌功能亢进合并闭锁性深覆的求治患者,经过平均19个月的治疗,闭锁性深覆均得以矫治,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磨牙关系良好。28例患者翼外肌功能亢进症状消失;3例患者症状减轻。应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治疗前后的改变量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经治疗后弹响9例消失,8例减弱,在治疗后的6~12个月复查,9例弹响消失的人中有5例出现1~2次反复。结论:翼外肌功能亢进与闭锁性深覆呈正相关性。通过矫治闭锁性深覆,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结合功能锻炼方法治疗,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翼外肌功能亢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变与Ⅳ型胶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检测19例颞下颌关节病变关节盘和盘后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1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例,盘前移位伴关节盘穿孔5例,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11例.Ⅳ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病变关节盘和双板区的血管基底膜.其中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的阳性反应最为明显.6例在软骨细胞周围有弱阳性反应.结论 Ⅳ型胶原在病变颞下颌关节盘和盘后组织的血管基底膜以及软骨细胞周围可出现表达,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强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训练组33例.两组均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连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训练组疼痛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两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修复咬合重建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2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修复咬合重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治疗时间、颞下颌关节功能、关节间隙、下面高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正畸治疗时间(12.6±1.8)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4±2.1)个月(P<0.05),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关节间隙、下面高等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牙合类型、牙周健康状况等(P<0.05)。结论: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修复咬合重建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能有效缩短正畸治疗时间,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咬合高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牙周健康状况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片段弓技术压低上前牙对深覆矫治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5例前牙深覆患者,采用直丝固定矫治器结合改良片段弓技术打开其咬合,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患者矫治前、后前牙深覆的改变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上前牙获得垂直向压入,前牙咬合打开,深覆得到矫治,后牙垂直向及矢状向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片段弓技术能压低前牙段,同时控制后牙段的伸长,有利于深覆特别是高角、露龈笑或成年深覆患者的矫治;其压低辅弓适宜的初始加载力值为50g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动斜面导板在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深覆(牙合)成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临床上选择12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深覆(牙合)的成人错(牙合)患者,应用斜面导板分次前移下颌矫治下颌后缩,并纠正深覆(牙合).恢复磨牙I类关系.通过临床观察、模型测量及X线头影测量来评价其疗效.结果12名患者中10名在戴用活动斜面导板6~1 2个月后,咬合关系明显改善;侧貌协调;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无颞颌关节症状.结论只要病例合适,方法运用得当,活动斜面导板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深覆(牙合)的成人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肌力,肌软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2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真性强直的手术治疗和避免术后复发。方法 采用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对27例颞下颌关节真性强直患者进行了关节重建术,术后随访,计算手术前后张口度的差值,检查咬合关系、下颌前伸和侧向运动功能,行关节X线检查。结果 27例随访1~10年术前后张口度的差值均在2.0cm以上,效果优良,重建关节无骨质吸收,咬合关节良好,下颌具有前伸和侧向运动功能,无复发。结论 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的颞下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美容为目的的固定修复治疗所形成的咬合重建对颞下颌关节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的方法对牙列不齐、面下1/3垂直距离较短的患者,按下颌息止颌位时的面下1/3垂直距离减去2~3mm确定下颌位置并以此为标准进行修复治疗,使患者实现正常的面容及咬合形态,同时观察颞下颌关节(TMJ)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3例前牙超覆、超覆盖,面下1/3垂直距离偏短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均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形态,改善了咀嚼功能和容貌,同时1例伴有TMJ症状的患者TMJ症状消失。结论:对面下1/3垂直距离不足的咬合畸形患者恢复正常的咬合形态及面下1/3垂直距离,在改善容貌和咬合功能的同时,也去除了TMD的易感(occl us i on)因素,对于缓解或解除TMD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关节腔注射联合牙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Anterior discdisplacementwithoutreduction,ADDWoR)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00例ADDWoR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HA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牙咬合板治疗,HA组予以HA关节腔注射联合牙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painscore,VAS)、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index,CMI)评分、下颌运动功能、临床美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CM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H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最大主动开口度、左侧偏动距离、右侧偏动距离、下颌前伸距离均优于治疗前,且HA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髁突高度、关节腔间隙宽度均大于治疗前,且HA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A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2.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和结合平面导板打开成人前牙深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应用直丝弓矫治器结合MEAW和平面导板各治疗24例骨性I类前牙深覆成人病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咬合打开的时间及治疗前后病例的双侧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值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打开覆的时间:MEAW组(3.89±0.24)月,平面导板组(2.15±0.45)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MEAW组:上、下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均向远中直立,上、下颌双尖牙伸长,上下前牙唇倾并压低,下颌并未发生明显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平面导板组:上颌牙齿在角度和长度方面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下前牙压低,下颌双尖牙及磨牙伸长,尤以第一磨牙显著,下颌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本研究显示直丝弓矫治器结合MEAW技术或结合平面导板均可有效地矫治成人前牙深覆,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各自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方丝弓技术拔牙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名前牙深覆盖达到8~11mm且ANB平均为7.4°伴Ⅲ°深覆的恒牙期患者,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并对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0例患者治疗后覆盖、覆牙合均达到正常,NA-PA平均减少4.4°,ANB减小2.3°,SNA减小1.9°。下颌Spee氏曲线与上颌补偿曲线明显整平。结论: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II类1分类错,其改善的关键在于上切牙内收前深覆的矫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应用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平均32.5岁;病程1周~5年,平均3个月。对患者颞颌关节最大主动张口度、弹响程度、VAS疼痛评分,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评估。结果:6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颞颌关节最大主动张口度从治疗前的(1.99±0.47)cm提高至治疗后的(3.17±0.19)cm,关节弹响度从治疗前100%降至治疗后的(27.33±13.51)%,VAS评分从治疗前的4.73±0.67降至治疗后的1.80±0.53。结论:采用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疗程短等优点,是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生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应用牙合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伴阻生牙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的患者,由同一医师评估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功能,制作2mm上颌软牙合垫并戴入,佩戴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复诊,评价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计算治疗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和颅颌指数(CMI),评价牙合垫对阻生牙伴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疼痛及下颌运动障碍症状改善,弹响症状改善在戴用牙合垫1个月后明显缓解。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DI指数、PI指数、CMI指数逐渐降低,治疗2周后患者DI指数(0.138±0.024Vs0.379±0.055)、PI指数(0.017±0.002Vs0.025±0.004)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2、3月后均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P<0.05);CMI指数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未见显著性差异,治疗1月后CMI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0.053±0.006 Vs.0.105±0.018)(P<0.05),治疗2个月、3个月后CM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阻生牙伴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青壮年患者采用上颌牙合垫治疗可显著改善颌关节功能,具备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翁凤泉 《中国骨伤》1996,9(2):42-42
手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32例广东省江门市中医院(529051)翁凤泉颞颌关节紊乱症是指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症。自1988年1月~1993年12月,笔者用手法为主结合中药内服治疗3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