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温州市历年报告的15~24岁学生HIV/AIDS病例,对其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下载2017年温州市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分析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特征。 结果 截止2018年底温州市累计报告15~24岁HIV/AIDS学生病例89例,学生病例数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男女性别比为29.67∶1;男男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5.28%;通过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检测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病例数最多,分别占33.71%、26.97%,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占17.28%,梅毒现症感染率为17.54%。哨点监测显示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5.63%;有过性行为的占9.75%,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5.64%,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和男男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13%、3.13%、0.25%和1.57%,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8.16%、20.00%、50.00%和0;最近一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比例为39.00%;HIV抗体、梅毒抗体及丙肝抗体均未检出阳性。 结论 男男同性性接触是温州市青年学生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学生病例晚发现比例高,梅毒现症感染率高,青年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明显,应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且年龄≥15岁的女性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分析该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的15岁以上女性HIV/AIDS病例数明显增长,50岁及以上的女性所占比例为34.25%。已婚有配偶者占62.6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接近90%,五年间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性传播比例为96.50%,其中尤以非婚异性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占71.37%,不同年龄组女性病例异性传播表现形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2015-2017年报告的15~24岁年龄段青年女性病例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比例分别为62.79%和23.26%,高于其他年龄组;50岁及以上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感染的比例最高,为36.36%。结论 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HIV/AIDS病例数明显增长,50岁以上女性所占比例高;建议开展相关人群的扩大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青海省截止2016年底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控制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青海省累计报告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AIDS 病例共804例,累计死亡85例,现存活719例;以20~49岁年龄为主,共报告709例、占88.18%;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共报告461例、占57.34%;文化程度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共报告303例、占37.69%;报告最多的地区是西宁市,共报告613例,占76.24%;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共报告531例,占66.04%;职业分布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共报告182例,占22.64%。结论 青海省经男男同性性行为接触传播艾滋病疫情呈逐步上升趋势,防治形势比较严峻,应该切实采取有效而且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确保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传播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最终达到控制全省艾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感染来源和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7—2019年温州市鹿城区和永嘉县新发现的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其人口学、性行为、流动情况等信息,并采血检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运用Epi Data 3.1和SAS大学版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 342名调查对象以男性、25~59岁年龄段为主,未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外地迁入者居多。经感染来源判定,新感染比例为22.42%,本地感染比例为71.00%。15~24岁以下年龄组、未婚病例新感染比例高,分别为33.33%和31.54%;60岁及以上年龄组、教师/干部/退休等职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病例本地感染比例高,分别为94.74%、87.80%和81.43%;新感染病例曾发生非商业临时异性性行为、固定性伴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0.87%和39.53%,高于既往感染病例(χ2=3.967,P=0.047;χ2=4.314,P=0.038);本地感染病例曾发生非商业临时同性性行为比例为98.26%,高于外地感染病例(P=0.036)。 结论 2017—2019年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以既往感染和本地感染为主,青年、老年及高知人群不容忽视,应加强对非商业临时性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菏泽市2017年艾滋病感染状况,探讨防治策略,为今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共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236例,男、女比例为4. 90∶1; 20岁~49岁青壮年占77. 12%(182/236);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8. 98%(210/236),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47. 46%(112/236),异性传播占44. 07%(104/236);职业以农民为主,119例(50. 4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95例(40. 15%);样本来源主要是自愿检测咨询104例(44. 07%)。结论目前菏泽市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男性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进一步加大高危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以及针对性地开展性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现阶段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性传播途径现状,明确重点监测人群,为制定高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杭州市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7年新发现HIV/AIDS患者的报告卡和个案随访表,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性传播途径人群人口学、高危行为、社会支持及防治措施状况的分布特征差异。结果共纳入603例研究对象,同性传播自2014年起成为首要性传播途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传播途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职业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39岁未婚男性以同性传播为主,≥40岁已婚男性以异性传播为主。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的高危行为分别以男男性行为和无固定性伴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经不同性传播途径感染HIV患者在婚外异性商业和非商业性行为、无固定性伴及性病史等高危行为方面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96.7%HIV/AIDS患者接受过宣传咨询,而极少数患者获得药物提供(0.5%)及关怀救助(3.5%)。HIV/AIDS患者结核病检测率及抗病毒治疗率分别为61.0%和84.2%。结论同性传播已成为当前艾滋病性传播的首要途径,经不同性传播途径的HIV感染者在人口学特征分布和高危行为方面存在一定差异。HIV/AIDS患者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单一,在接受防治措施方面较被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某艾滋病高流行县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导出2005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信息系统中经审核通过的HIV阳性孕产妇个案登记卡数据库。对所有确认的HIV阳性孕产妇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孕产妇HIV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全县累计报告744例HIV阳性孕产妇,平均年龄为(29.82±5.43)岁,21~35岁者占82.93%,彝族占98.52%,文盲/半文盲占96.64%,97.72%为农民,95.03%为初婚,96.77%为本县区户籍人口。与HIV阳性配偶或男友有性生活的占49.87%,有多性伴的占31.32%,有注射吸毒史的占30.24%,曾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0.03%。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60.89%),其次为注射吸毒(30.78%)。结论 性传播是孕产妇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与HIV感染固定性伴侣性行为和多性伴是HIV感染的主要高危行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了解2011-2015年江西省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疫情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行为特征变化,为有针对性开展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江西省15 ~ 24岁艾滋病报告病例和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及25名HIV阳性学生深入访谈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江西省共报告226名15~ 24岁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男性占99.56%,同性传播占78.32%,近5年疫情报告年增长率为60.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4.71%,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6±2.0)岁,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6.48%,自愿检测HIV的比例为1.90%.结论 江西省15~24岁学生人群的HIV/AIDS报告数逐年上升,同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主动检测意识不强.应在中学阶段加强性和艾滋病知识教育,大学阶段加强艾滋病警示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性传播已成为中国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性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感染导致的艾滋病(AIDS)分别占传播总数的32%和40%〔1〕。高危性行为等存在感染HIV/AIDS的危险〔2-3〕。随着大学生性发育、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变化,大学生已成为性病、AIDS传播和感染的易感人群〔3-5〕。为了解大学生性行为和AIDS相关知识现状,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杭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对杭州市随访管理的132例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的病例信息对学生HIV/AIDS的传播途径、检测、治疗及高危行为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32例学生HIV/AIDS确证年龄平均为(21.42±2.65)岁,其中男生130例,占98.48%,女生2例,占1.52%。学生HIV/AIDS均经性接触传播,以同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83.33%。同性性接触传播的学生HIV/AIDS中,55.45%的同性性伴既有学生也有社会人员,90.91%曾与同性发生过非商业临时性行为,5例有异性固定性伴,2例有临时异性性伴,与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0.00%~50.00%。确证前,54.55%的学生HIV/AIDS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23.48%做过HIV抗体检测,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0.30%。学生HIV/AIDS合并梅毒现症感染率为18.03%。结论同性性行为是杭州市青年学生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学生HIV/AIDS对艾滋病的认知和主动预防意识偏低,普遍存在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1—2017 年贵州省铜仁市50岁以上人群 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7 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铜仁市的50岁以上人群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 年铜仁市报告50岁以上老年HIV/AIDS 病例695例,年龄最大85岁,平均年龄(60.38±7.92)岁,男性占67.3%(468例),在婚的占55.0%(382例),少数民族占59.1%(411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8.3%(475例),农民占61.2%(425例),异性性传播感染占98.0%(681例),其感染人数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62.543,P<0.001)。经趋势χ2检验,新报告的50岁以上病例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性别、婚姻状况、民族、样本来源和感染途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铜仁市5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应加强对老年人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老年人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庆市2014 - 2018年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疫情,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4 - 2018年新报告的年龄在15~24岁、职业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 - 2018年重庆市共发现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833例,占15~24岁人群报告总数的23.33%,且有上升的趋势(χ2趋势= 6.006,P<0.05)。有42.50%的病例来源于VCT,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方式为主(80.43%)。接受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有771人(92.56%),其中CD4+T淋巴细胞数小于200个/μl的占8.43%,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 23.808,P<0.05)。结论 2014 - 2018年重庆市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占青年人群病例构成比有所上升,主要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应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梧州市15~24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梧州市15~24岁HIV/AIDS病例,对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传播途径构成和病例发现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新发现报告现住址为梧州市的15~24岁HIV/AIDS共169例;历年新发现HIV/AIDS中15~24岁年龄组的女性构成比均高于当年新发现全年龄组病例的女性构成比;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2.90%,157/169),同性传播比例从2010年的0.00%上升至2016年的33.33%,呈现上升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性=23.610,P<0.001);病例发现来源以医院检测为主(占62.72%,106/169),自愿咨询检测仅占23.08%(39/169)。结论 女性是梧州市青年群体艾滋病感染的重点人群,同性传播比例不断攀升,今后的青少年艾滋病防控工作需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经同性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15~24岁青年学生相关流行病学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年广东省新发现的传播途径为男男同性性行为(MSM)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HIV/AIDS)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安全套行为特征、检测行为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新发现15~24岁学生MSM HIV/AIDS病例134例;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8.0±1.8)岁,34.3%确诊前检测过HIV;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病例数最多,占51.5%;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者占14.2%,大学青年学生MSM HIV/AID病例确诊前有过HIV检测史比例高于其余类学校,晚发现比例低于其余类学校(均P<0.05)。91.8%通过线上交友软件认识同性性伴。确诊前性伴数2人及以上者占79.9%,2.2%有过商业性MSM。确诊前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6.4%。7例(5.2%)于确诊前使用过成瘾性物质Rush。结论 广东省青年学生MSM 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多性伴和线上“约炮”行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8―2014年郁南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完善郁南县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郁南县2008―2014年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郁南县共报告HIV/AIDS病例811例,年均发病率为28.83/10万;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镇分别为都城镇179例、连滩镇103例、桂圩镇101例、建城镇70例、平台镇49例。病例平均年龄51.3岁,以≥60岁年龄组病例居多,共报告306例,占总病例数的37.73%;男性610例,女性201例,男女性别比为3.03∶1;职业以农民为主,共427例,占52.65%;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共367例,占45.3%。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共660例,占81.38%。病例发现途径以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共421例,占51.91%。结论郁南县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异性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李纲 《中国校医》2013,(12):909-909,911
目的分析徐州市铜山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 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铜山区1998年至2011年上报的HIV和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铜山区1988—2011年累计报告HIV和AIDS 270例,感染途径以采供血为主,占56.67%,其次是性途径传播,占36.30%,母婴垂直传播13例,占4.81%,途径不详5例,占1.85%。疫情从2004年进入增长期,2006年达到高峰,最近几年疫情在谷峰波动。结论铜山区是苏北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早期以受血感染为主,近2年逐步转变为以家庭夫妻2代传播和非婚性行为传播为主。存在疫情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危险。加强监测和在重点人群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工作,应是本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玉林市15~24岁青少年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中,筛选出2011-2020年报告的现住址为玉林市的15~24岁男性HIV/AIDS病例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玉林市共报告15~24岁男性病例395例,平均年龄为(21.38±2.22)岁,未婚占91.6%,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占52.9%,学生占11.6%;样本来源为检测咨询者占43.0%、为诊疗行为检测者占39.2%;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者占53.7%、为同性传播者占44.1%.病例的教育程度越高,其样本来源为检测咨询所占的比例相对越高(趋势x2=13.413,P<0.001),以同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的比例就越高(趋势x2=40.995,P<0.001).校内青少年以同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的比例高于校外(x2=18.838,P<0.001);调查人群年龄越小,以同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的比例相对越高(趋势x2=18.045,P<0.001).结论 玉林市15~24岁男性HIV/AIDS病例以未婚、低学历为主;校内青少年的感染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同性传播途径感染者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年龄趋于更低.提示对上述群体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应给予特别重视,针对群体感染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该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常德市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经性传播的2 300例HIV/AIDS患者的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他们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300例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129.97±3.319)个月,1、5、10、16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4%、60.0%、48.1%、48.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和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是性传播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HIV抗体阳性时的年龄>49岁死亡风险高于年龄17~24岁组(HR=2.774,95%CI:1.768~4.353, P=0.000);异性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大于同性传播病例(HR=3.065,95%CI:1.972~4.763, P=0.000);未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组的死亡风险高于治疗组(HR=7.414,95%CI:6.193~8.876, P=0.000)。 结论 常德市经性传播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一般。年龄、传播途径、治疗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49岁和异性传播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减少AIDS的死亡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广西15~24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传播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广西新发现年龄在15~24岁HIV/AID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2010—2016年广西新发现HIV/AIDS病例76 502例,其中15~24岁4 407例,占5.76%。2010—2016年,新发现报告15~24岁病例数逐年下降,但新发现报告15-24岁学生病例数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75.185,P<0.001)。15~24岁病例中,男性占54.23%,女性占45.77%;职业以农民为主(39.75%),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24.57%)和学生(9.96%);未婚占67.69%,初中文化占52.92%;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32.95%)和其他就诊者检测(17.54%)为主;传播途径以异性为主(75.88%),同性性传播占的比例逐年增高;报告同性性传播的15~24岁病例中,学生所占比例(62.64%)明显高于非学生(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861,p<0.001)。结论2010—2016年以来广西新发现15~24岁HIV/AIDS病例数逐年下降,但学生病例数逐年上升;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同性性传播已成为HIV主要感染途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HIV对该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04 - 2015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控制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重庆市累计报告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AIDS 6 686例,累计死亡266例;以20~39岁年龄为主,占70.1%;未婚为主,占68.7%;文化程度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2.9%;男男同性性行为人数P25为2人,中位数为3人,P75为10人;疫情报告主要来源为自愿咨询检测和专题调查,分别占38.4%、28.6%,占全部来源的67.0%。结论 重庆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AIDS报告数呈快速增加趋势,多性伴广泛存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艾滋病在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