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艳庆 《临床医学》2020,40(6):90-92
目的 比较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别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及利拉鲁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100例新发肥胖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采取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体质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腰围、BMI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例如Hb A1c、FBG、2 h PG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8%,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新发肥胖T2DM患者采取利拉鲁肽治疗可更好的控制其血糖水平,同时可降低其BMI及腰围,减少低血糖事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对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收治的198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患者,男106例,女92例,年龄(53.49±7.09)岁,年龄范围为36~69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99例。单纯治疗组患者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HOMA-IR、炎性反应指标[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结论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87±0.72)mmol/L]、HbA1c[(7.06±0.82)%]、2 hPBG[(7.59±0.85)mmol/L]水平均低于单纯治疗组[(7.37±0.81)mmol/L、(7.69±0.74)%、(8.95±0.93)mmol/L];HOMA-β[(85.32±18.62)]高于单纯治疗组[(63.19±12.37)],HOMA-IR[(2.97±0.22)]低于单纯治疗组[(4.32±0.37)];脂联素水平[(1.76±0.16)μg/L]高于单纯治疗组[(1.38±0.14)μg/L],IL-6[(9.34±0.95)ng/L]、TNF-α水平[(29.89±4.32)ng/L]低于单纯治疗组[(12.27±1.33)ng/L、(37.18±4.87)ng/L];甘油三酯[(0.68±0.09)mmol/L]、总胆固醇[(4.48±0.79)mmol/L]、LDL-C[(2.35±0.16)mmol/L]水平低于单纯治疗组[(1.44±0.17)mmol/L、(6.08±0.76)mmol/L、(3.06±0.15)mmol/L],HDL-C水平[(1.72±0.14)mmol/L]高于单纯治疗组[(1.32±0.1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轻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纯使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试验组,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HbA1c、HOMA-IR、NO、ET水平下降程度,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上升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较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5.4%(21/22),而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2.6%(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仅靠胰岛素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合理的糖尿病治疗规范下采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利于规范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治疗胰岛素控制欠佳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6例胰岛素控制欠佳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予以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围、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指标干预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后HbA1c、2h PG、腰围、体重、SBP变化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后FPG、DBP、TC、TG、LDL-C、HDL-C、Hcy变化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9.09%)(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胰岛素控制欠佳肥胖伴2型糖尿病相较于西格列汀而言,在控制血糖、体重、血压方面疗效更好,但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格列美脲胶囊治疗,B组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利拉鲁肽降糖效果良好,副作用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脂肪分布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二甲双胍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糖脂代谢、脂肪分布、胰岛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A1c、FPG、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FPG、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A、VFA、EAT、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A、VFA、EAT、BF%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 h INS、FCP水平及HOMA-IR、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 h INS、FCP水平均较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影响。方法 2007年7~12月,研究纳入连续使用胰岛素治疗至少3个月但血糖控制欠佳[6.5%≤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11.0%]的T2DM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9~69岁;平均诊断T2DM病史11年。治疗方案为进行16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8mmol/L。分别于强化治疗前、强化治疗4周后及强化治疗16周后测定HbA1c以及血清APN水平。结果与强化治疗前相比,胰岛素治疗4周后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但HbA1c和血清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16周后,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水平高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在强化治疗16周后明显增加且与强化治疗前和强化治疗后4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与空腹血糖(b=-0.225,P=0.013)、早餐后2h血糖(b=-0.229,P=0.012)呈负相关。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提高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强化降糖序贯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完成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分别为(6. 42±0. 85) mmol/L、(8. 27±1. 15) mmol/L和(5. 82±0. 95)%,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FCP)水平为(779. 62±73. 17) p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胰岛功能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为(43. 64±9. 63)%,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为(1. 48±0. 9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UCIns和AUCC-P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AUCIns和AUCC-P水平分别为(758. 49±55. 28) mU·min/L和(37. 21±6. 29) ng·min/m 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水平分别为(10. 86±2. 91) ng/L、(6. 25±2. 34) ng/L和(51. 26±5. 29) ng/L,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为(42. 37±5. 42)μ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强化降糖序贯方案相比,利拉鲁肽联合强化降糖序贯方案可以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改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减轻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郭静霞  任巧华  王战建  王欣  雷琳  刘素波 《临床荟萃》2009,24(20):1816-1818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炎症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脂肪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过程,内脂素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测定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的变化,探讨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5例确诊为T2DM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38例)和格列美脲组(37例)。利拉鲁肽组给予利拉鲁肽1.8mg·d-1皮下注射,格列美脲组给予格列美脲4 mg·d-1口服。2组均16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体质量、收缩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恶心、腹泻、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利拉鲁肽组较格列美脲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利拉鲁肽组的体质量减轻、收缩压降低与格列美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拉鲁肽组早期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明显高于格列美脲组(P<0.05),格列美脲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16.2%比0.00%,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安全、有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2例,根据BMI分为超重组14例和肥胖组18例,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体重及血脂等指标,并对2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与基线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和BMI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甘油三酯(TG)有所下降(P<0.05),总胆固醇(TC)的降幅无统计学意义(P>0.05)。(2)超重组与肥胖组相比,FBG、2 h PG、BMI、TC、TG等指标的降幅,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肥胖组体重的降幅[(-1.92±1.17)kg]高于超重组[(-1.00±1.06)kg](P<0.05)。(3)32例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低血糖。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减轻体重及BMI、改善血脂谱,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速效胰岛素强化降糖后联合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阜南县人民医院10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速效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并于强化治疗后根据老年患者特点、病程、血糖特点、并发症等情况给予口服降糖药进行后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强化治疗后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量[包括体质量指数(BMI)]控制情况、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C肽(FCP)及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清FGF-21、CA12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HbAlc水平、TC、TG、LDL-C水平、体质量、BMI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张立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35-1736
目的研究老年肥胖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肥胖糖尿病患者,依照治疗方式差异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用胰岛素结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FPG、HbA1c、2hPG)、BMI、血糖变异指标(SD、MODD、CVFPG)、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呈显著优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可获得更显著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1.0g/次,3次/d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利拉鲁肽1.2 mg、1次/d皮下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周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治疗12、24周时,观察组BMI、HOMA-IR、2 hBG、FBG、HbAlc、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69-337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46例进行研究,按照服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使用利拉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体重、BMI、FBG、2hPG、FCP、2hCP、FINS、2hINS、Hb Alc、HOMA-β、HOMA-I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BMI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其他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达格列联合使用对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其他糖尿病指标的控制效果较好,还能防止出现低血糖,避免体重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对入选的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甘精胰岛素+三餐前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泵),治疗前后均行C肽释放试验(馒头餐试验),检测空腹、餐后半小时及餐后2 h的胰高血糖素、C肽及静脉血糖值。结果与强化治疗前相比,患者各时点静脉血糖明显下降,强化治疗后HOMA-IR指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HOMA-β指数显著升高(P0.05),C肽血糖净增比(△CP30/△G30,△CP120/△G120)均有上升(P0.05),各时点CP/胰高血糖素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及α细胞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并能部分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