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alen静脉血栓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及MRI对Galen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8例患者行CT/MRI扫描,观察、比较发病后3~30天的影像及其变化。结果CT主要表现为双侧丘脑、内囊及基底节区的对称性低密度(7/8);MRI主要表现为双侧丘脑、内囊及基底节区对称性长T1、长T2及质子密度高信号(4/4);7例发病后3~11天行CT或MRI检查,5例在Galen静脉及直窦起始部见静脉栓子,CT表现为高密度,MRI的影象变化比较复杂。13天后栓子均消失。结论Galen静脉血栓的CT及MRI表现有其特征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Marchiafava-Bignami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翠  高波  董伟  王学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0):1088-1092
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MBD病人的临床和CT、MRI资料,包括病灶形态、分布、信号或密度改变及相关影像学特征,并与临床症状、随访情况对照。结果:本组急性型5例,均表现为胼胝体肿胀及长T1、长T2信号或CT低密度改变,FLAIR像呈明显高信号,除1例胼胝体体部未受累外其余4例均累及整个胼胝体;5例均有双侧脑室周围白质、额叶皮层下白质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慢性型1例,胼胝体明显萎缩变薄,并呈长T1长T2信号及FLAIR像局灶性低信号灶,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及额叶皮层下白质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1例病人行MRS检查显示病灶区Cho明显升高、NAA明显降低及倒置Lac峰,Cho/Cr3.11~3.52,NAA/Cr1.52~1.65。6例病人均有脑萎缩。结论:MBD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BD的影像学改变可以反映其临床表现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伴CNS并发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CT扫描。结果:4例为流感相关脑病,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痊愈出院。死亡4例,其中3例并发急性坏死性脑炎(ANE),影像表现为多灶性、对称性脑部损害,以双侧丘脑受累为特征,内囊、豆状核、脑干及大小脑髓质均可受累,病变区CT呈低密度,MRI呈长T1、长T2信号,DWI示双丘脑中心区呈低信号,周边呈高信号;ADC图示中央呈稍高信号,环状略低信号环绕。另1死亡病例并发颅内真菌感染,真菌性脑膜炎MRI见脑膜明显强化,真菌性肉芽肿MRI呈类圆形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边缘强化。结论:儿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CNS并发症有:流感相关脑病、ANE和机会性真菌感染。ANE病死率高,但其影像表现有相对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性脑病恢复期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慢性期脑结构变化.结果: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4例,脑电图轻度异常4例.1例右侧小脑半球和中脑长T1长T2信号.1例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对称性长T2信号,T1WI高信号.1例双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侧脑室扩大,小脑萎缩.1例双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对称性异常信号,T1WI部分萎缩的小脑回呈高信号;脑室扩大,双侧枕叶内侧回、脑干和小脑萎缩.结论:有机磷中毒性脑病恢复期MRI表现主要累及尾状核、苍白球、丘脑、中脑和小脑;严重者皮质出现软化灶,伴有脑萎缩.  相似文献   

5.
李金矿  严华  龚福林  黄璐   《放射学实践》2014,(4):441-443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的CT和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患者的CT和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6例均行头颅CT平扫,其中2例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检查,6例中5例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6例均为双侧颅面骨受累,主要CT表现为颅面骨骨质破坏、骨膜下垂直骨针和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中可见钙化;主要MRI表现为颅骨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其内有钙化灶,肿块于T1WI上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可见肿块和邻近脑膜有不均匀轻度强化。5例腹部CT显示腹膜后肿块并钙化,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1例MRI显示腹膜后肿块。结论:神经母细胞瘤颅骨转移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倪恩珍  王亚非   《放射学实践》2012,27(1):89-92
目的:总结分析外周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11例中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4例,CT和MRI均检查4例。结果: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较光整2例,边缘毛糙5例。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化,网格样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5例。T1WI呈等、略低信号,内见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序列以略高信号为主,内见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见片状浸润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识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颅脑影像学表现,评价MRI和CT在诊断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CT和MRI图像,同时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提出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主要颅脑影像学表现及有关病理解释。结果:CT、MRI显示眼眶周围丛状神经纤维瘤6例,其中5例伴蝶骨翼发育不良,1例伴视神经增粗。11例中MRI显示苍白球T2WI高信号8例,其中4例表现为TlWI等信号,2例T1WI高信号,2例T1WI低信号,所有病例增强扫描均无强化。而CT扫描仪2例显示低密度。此外,MRI显示丘脑、小脑半球、脑干T2WI高信号各2例,CT无异常。结论:神经纤维瘤病I型有明显特征性颅脑改变,在显示基底节及脑白质病变方面MRI比CT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CT和MR影像;MRI检查10例,4例增强成像,CT扫描12例,3例增强。结果:16例患者均有典型的双侧侧脑室枕角旁白质内大片对称性低密度或中长T1长T2信号病变,经胼胝体压部相连,呈蝶翼状分布;此外,病灶还见于额、顶、颞叶、内囊、小脑、脑干,视路和听路病灶对称。5例见低密度灶内细点状、簇状钙化灶。6例增强均见花边样强化,平扫等T1长T2信号灶见强化;1例连续观察见病变向前、向下、向周围发展,并沿传导束分布。结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CT、MRI表现多有特征性,包括典型蝶翼状分布、花边样强化、对称性侵犯双侧视路和听路、沿传导束分布,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舌下神经鞘瘤的CT、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舌下神经鞘瘤CT和MRI表现。结果 从病变部位看,右侧3例,左侧1例;颅内段2例,颅内与颅外段同时受累2例。CT表现:舌下神经孔扩大和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块影2例。MRI表现:舌下神经径路上出现圆形、椭圆形的软组织块影4例,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和高信号;有明显的强化。结论 舌下神经径路上出现软组织块影是其特点;MRI对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断优于CT,特别是MRI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BD的CT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急性型2例,CT表现为苍白球密度降低,MR表现为胼胝体呈长T1、较长T2信号改变,DWI弥散受限;亚急性2例,胼胝体中层呈夹层状表现,MR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1例增强后有边缘性轻度强化。4例均有双侧对称性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卯圆中心变性表现,局部有坏死。结论根据胼胝体及其伴随的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和苍白球等部位的变性、坏死等影像表现,MBD可以得到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脾脏错构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SH)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病理确诊的SH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6例SH中5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病灶在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4例)或高信号(2例),其中2例病灶中心出现局灶异常信号.动态增强扫描4例病灶表现为早期弥漫不均匀轻度强化并随时间推移呈渐进性延迟性强化,2例表现为早期均匀较明显强化,2例病灶中心的局灶异常信号呈部分延迟强化.结论:SH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是诊断SH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MRI表现可分为3种:①神经核团受累:21例,典型表现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的长T1、长T2信号;②脑白质受累:11例,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对称云絮状长T1、长T2信号,胼胝体常受累;③皮层受累:6例,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对称性弥漫长T1、长T2信号。结论: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CT、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对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较大。3例CT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高低混杂密度,内见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影、"碎片"状脂肪密度影及多发散在高密度钙化灶,增强扫描呈"破絮"状强化;5例MRI实性部分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内见多发大小不等长T1、长T2信号囊状影、散在碎片状短T1、长T2信号脂肪组织以及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实性软组织影,4例增强扫描见实性部分呈破絮状强化。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有较特征性的CT、MRI表现。  相似文献   

14.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病人12例,术前均进行了CT或MRI检查。结果CT表现平扫上为等、低密度混合的软组织肿块影,外形不规则,边界清楚(n=9)或模糊(n=3);增强扫描时呈不均性强化,坏死区不强化。MRI表现边界模糊,信号混杂。T1WI序列上多与肌肉等信号(n=11),内示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抑脂序列上以略高信号为主,边界清楚(n=2)或模糊(n=10),内示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浸润表现为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呈不均性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CT和MRI对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价值(附3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CT及MRI对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2例结节性硬化(TS)的CT、MRI资料。结果:CT表现为脑室周围的结节状钙化,脑实质错构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脑实质多发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结节性硬化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疑TS的患者,CT检查很有必要。MRI检查能发现更多病变,对非钙化性病变比较敏感,两者起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木村病的CT及MRI表现.方法 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19例木村病患者的CT和MRI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19例木村病中累及头颈部16例、肺内1例、胸壁1例、肝脾受累1例.头颈部木村病CT表现为结节、团块及弥漫性密度异常,平扫与肌肉密度相似,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多为中度或明显强化.肺内及胸壁木村病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肺内病灶呈中度强化,胸壁病灶呈环形强化.肝脾同时受累木村病病灶呈散在结节状轻度强化灶.结论 木村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结果:半月板损伤51例表现为三角形低信号影内不同形状高信号灶。韧带损伤59例表现为条状低信号影增粗,边缘模糊或成波浪状在T1W1呈低或高低混杂信号,T2W1呈高信号。骨挫伤18例,表现为T1W1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胫骨骨折21例,关节面软骨骨折8例,表现为软骨断续或凹陷,软骨层内见短T1长T2信号灶。关节腔积液69例表现关节周围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  相似文献   

18.
颅内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CT和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我院手术病理证实5例颅内黑色素瘤(原发性4例,转移性1例)的3例CT和4例MRI表现。结果: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影2例和低密度影1例,均明显增强。MRI平扫呈短T1短T2信号3例和长短T1短T2信号1例。结论:颅内黑色素瘤CT无特征性;MRI有一定特征,MRI是诊断黑色素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1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CPM的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CPM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21例均表现桥脑基底中央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其中11例可见双侧半卵圆形中心及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白质、双侧豆状核、尾状核、双侧桥小脑结合臂、小脑中脚、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所有患者桥脑基底部病变在T1WI及T2WI上边界清晰。结论 :CPM具有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其具有较大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种脑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结果 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中,3例显示为导水管周围、四叠体、第三脑室旁、双侧丘脑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FLAIR、DWI呈高信号;1例显示为双侧丘脑、侧脑室旁、脑桥被盖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脑沟旁大脑皮质等T1长T2信号,FLAIR、DWI呈均为高信号,1个半月后头颅MRI复查,两侧丘脑略增大,FLAIR序列见少许对称性稍高信号改变;1例T1WI、T2WI、FLAIR未发现异常,DWI序列显示四叠体边缘少许高信号。结论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