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拟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损伤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bcl-2表达的影响,分析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建立拟AD大鼠模型.异丙酚预处理组大鼠于拟AD模型制作前30 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0 mg/kg.然后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Bielschowsky染色观察NFT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域出现大量NFT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免疫组化bcl-2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异丙酚预处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区NFT明显减少或消失,免疫组化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 拟AD模型建立前30 min异丙酚预处理能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能降低NFT的表达,增高bcl-2表达,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耳针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kadaic Acid,OA)海马CA1区微量多次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针刺肾、脑耳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brillary tangles,NFT)。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耳针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第Ⅲ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海马CA1区NFT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耳针可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NFT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一种简易的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方法:大鼠海马背侧微量注射0.4mmol/Lokadaicacid(OA)0.5μl,每两天一次,连续三次。海巴背侧首次微量注射15天后,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行为检测结束后,断头取脑,Bielshchowsky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特征性病理变化。结果:海马背侧微量注射OA可显著损害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诱发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原纤维聚集、融合及神经纤维缠结(NFT)、老年斑(SP)的形成。结论:海马背侧多次微量注射OA可建立大鼠AD模型。  相似文献   

4.
银杏内酯和胰岛素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建立拟AD大鼠模型,研究银杏内酯和胰岛素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A)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分为银杏内酯组,胰岛素组。银杏内酯组腹腔注射银杏内酯,胰岛素组侧脑室微量注射速效基因合成人胰岛素,分别设对照组。冈田酸末次注射2周后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其学习记忆,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老年斑(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结果:拟AD模型组定向航行试验于第2天开始平均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或P〈0.01),空间探索试验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拟AD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及胰岛素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Bielschowsky染色观察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未见明显改变,拟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形成NFT,细胞外有SP;银杏内酯组和胰岛素组大鼠海马CA1区少见或未见SP或NFT。结论:银杏内酯腹腔注射或胰岛素微量侧脑室注射均可减少拟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SP和NFT的形成,减轻OA对大鼠海马的病理损害,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和大脑皮层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造成AD模型,采用硫磺素染色来观察模型组大鼠海马老年斑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情况,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水平,用比色法测定ChAT、AchE活性变化。结果海马注射Aβ1-40后,大鼠海马出现大量老年斑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和游泳路程明显延长,海马和皮层中ChAT的活性明显降低,AchE活性有增加趋势,但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给予复方丹参能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提高AD大鼠海马和皮层中ChAT的活性,但对AchE活性影响不明显。结论复方丹参能提高AD模型大鼠脑组织ChAT活性,改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提示药物的作用可能与胆碱递质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β-淀粉样蛋白致大鼠Alzheimer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模拟人类Alzheimer病 (AD)的大鼠病理模型 ,观察其学习记忆及病理性改变。方法 :大鼠双侧海马微量注射聚合态Aβ1 40 制备AD动物模型 ,Y 型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HE染色、刚果红染色和银染检测病理变化。结果 :海马内注射Aβ1 40 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注射区Aβ沉积 ,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原纤维缠结。结论 :Aβ1 40 海马内注射能较好的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特征 ,作为AD研究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银杏内酯对拟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Aβ1-4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Aβ1-4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A)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3周后银杏内酯腹腔注射,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结果:与拟AD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银杏内酯组海马CA1区Aβ1-40表达明显减少或消失(P<0.01).结论:银杏内酯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理可能是抑制海马Aβ1-40的表达及tau蛋白磷酸化,减轻OA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变性疾病.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有胆碱能假说、淀粉样蛋白学说及神经原纤维缠结学说.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广泛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调节因子,本文仅就其与胆碱能神经支配、老年斑(SP)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关系予以综述,以探讨NGF在AD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凝聚态Aβ1-40海马内注射致AD大鼠在体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观察其学习记忆及病理性改变.方法: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双侧海马,大鼠跳台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和银染检测病理变化.结果: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40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注射区可见神经元丢失、胶质细胞增生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结论:凝聚态Aβ1-40海马内注射具有明确的在体神经毒性作用,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拟老年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背侧微量注射甲基软海绵酸(大田酸),胰岛素侧脑室注射;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内GFA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GFAP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GFAP表达减少.结论 胰岛素提高拟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抑制GSK-3β和OA对tau蛋白的磷酸化作用,以及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3区AP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揭示AD发病的部分机制和脑灵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脑灵汤组和脑复康组,每组8只,喂养1周后,采用Aβ1 42注射大鼠海马法制成大鼠模型,再喂养28 d,治疗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能力, 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PP蛋白在大鼠海马CA3区中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显示:AD大鼠组的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在探索实验中,AD大鼠存在记忆障碍(P<0.05),而脑灵汤治疗后可使A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大鼠平均探索次数明显增多(P<0.05)。AD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有细胞缺失的现象,APP蛋白表达增多,脑灵汤治疗后可改善CA3区椎体细胞的病理改变以及降低APP蛋白的表达。结论:脑灵汤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低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模型大鼠海马CA3区APP表达,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CA3区小胶质细胞和IL-6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脑灵汤治疗AD的机制。方法:选用纯系SD大鼠(雌雄各半)30只随机分为5组, 每组6只, 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脑复康)组、中药(脑灵汤)组。采用Aβ1-42双侧海马注射建立AD模型,造模后喂养28天,采用Y-水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OX-42和IL-6在大鼠海马CA3区组织神经元中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隐匿平台搜索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探索实验中平均穿越次数减少(P<0.05);Y-迷宫实验显示:模型组躲避电刺激所需的次数增加(P<0.05),脑灵汤可以明显改善模型鼠上述指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脑灵汤组大鼠海马CA3区的OX-42和IL-6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灵汤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模型大鼠CA3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减少IL-6的表达,这可能是脑灵汤治疗AD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3区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脑灵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脑灵汤组和脑复康组,每组8只,喂养1周后,采用Aβ1-42注射大鼠海马法制成大鼠模型,再喂养28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NOS蛋白在大鼠海马CA3区中的表达。结果:AD组大鼠海马CA3区iNOS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多(P<0.05),脑灵汤治疗后iNOS蛋白的表达降低。 结论:脑灵汤能明显改善AD模型海马CA3区iNOS表达,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灵汤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内APP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脑灵汤对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海马部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mRNA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腹部注射合并铝盐皮下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行γ电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内海马APP mRNA的变化。结果:脑灵汤治疗30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大鼠脑内海马部位APP基因mRNA表达的水平亦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灵汤抑制和下调APP mRNA表达的水平,减少海马结构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酮ⅡA(TanⅡA)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ⅡA干预,通过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定量分析大鼠海马MMP-2和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及表达相关性、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注射法所建立AD模型大鼠海马内iNOS及MMP-2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两者的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正相关(P0.05)。AD大鼠海马内诱导释放的一氧化氮(NO)、ONOO-及活性氧(ROS)自由基含量显著增高(P0.05),同时A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而TanⅡA(50mg/kg)干预可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内的NO、ONOO-及ROS含量,并降低iNOS(P0.05)及MMP-2蛋白的表达(P0.01),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TanⅡA可有效缓解AD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D诱导的iNOS及MMP-2蛋白的表达,减少氧化性毒害自由基的产生,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大鼠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蛇床子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侧脑室注射聚集态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25-35)建立A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12.5,25.0 mg·kg-1蛇床子素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认知功能、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蛇床子素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少神经元凋亡,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促进G2/M期细胞进一步分裂,增强细胞增殖活性,调节细胞周期,有利于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蛇床子素可通过减少神经元凋亡、调节细胞周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基因-骨髓基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 BMSCs) 重组体, 将其移植入阿尔兹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大鼠海马, 探讨AD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方法 将Aβ淀粉蛋白 (β-amyloid protein) 立体定向注射入大鼠海马制备AD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 (Normal group) 、盐水注射组 (NS group) 、模型组 (Experiment group) 、BMSC移植组 (AD+BMSC group) 和NGF-BMSC移植组 (NGF-BMSC group) .移植2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以评价移植效果.结果 移植BMSC和NGF-BMSC后, AD大鼠神经学学习、记忆能力比模型组显著提高, 而以后者效果更为显著 (分别为P<0.05和P<0.01) .结论 NGF基因修饰的BMSC可作为种子细胞传送NGF, 对大鼠AD的神经行为学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槲皮素(Que)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e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影响并探讨其与海马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立体定位技术对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喹啉酸(QA)造成AD模型;Y形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水平;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结果 Que可明显提高QA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水平,显著降低海马细胞凋亡率。结论 Que对AD大鼠的保护作用与降低海马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