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配伍后溶液的外观性状,采用HPLC法对配伍后溶液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在6h内配伍稳定,在外观性状和含量上无显著变化;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优于其他两种注射液。结论: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不同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同温度(4、25、37℃)、不同时间(0、1、2、4、8 h)的含量及溶液澄清度与颜色、pH值变化。结果:不同条件下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常用输液配伍后溶液澄清度与颜色、pH值、含量基本不变,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8 h内稳定。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可以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3.
头孢地嗪钠与3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地嗪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基本不变.结论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3种输液中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四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分别与上述4种输液进行配伍,在0-6 h内测定pH值、微粒变化、细菌内毒素含量及含量变化。[结果]分别与上述四种输液配伍后,每毫升中粒径分别≥10μm和≥25μm以上的微粒数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小粒径的微粒数有明显增加;细菌内毒素含量:0 h及6 h均〈3.0 EU.mL^-1,且随放置时间的增长有明显增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含量下降约10%,而与其他3种输液配伍后含量下降不超过5%。[结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使用,但不能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低浓度(5 mg.mL^-1 L)在0-6 h内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在不同溶媒及与不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将埃索美拉唑钠注射液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两种溶媒,制作10份样本对其进行重复实验,以明确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在两种溶媒中的稳定性;然后利用上述实验中所取得的稳定性较高的溶媒配制出埃索美拉唑钠溶液,并分别与痰热清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观察埃索美拉唑钠溶液与其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后4、6 h的浓度明显高于5%葡萄糖注射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后0.5、1、2、4、6 h的pH值明显高于5%葡萄糖注射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4 h后,溶液颜色/澄明度发生明显变化,而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6 h后仍未发生变化。结论: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0.9%氯化钠溶液混合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安全性较高、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后稳定性稍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在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在1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分别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常温放置,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和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在10%葡萄糖注射液2h内稳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4h内稳定。结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可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HPLC法分离,测定配伍液的含量变化情况和聚合物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一定时间内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变化.结果 6h内苯唑西林钠的0.9%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相对含量均高于95%,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含量下降更慢,聚合物增加更慢.结论 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更加稳定,更适于作苯唑西林钠长时间输液用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喜炎平注射液和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在0h、1h、2h、4h、6h、8h内的性状,在上述时间点下测定其pH值,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和美洛西林含量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 h内配伍液的性状、pH值及美洛西林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含量变化较大,不稳定。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8h内不稳定,不建议临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注射用曲札茋苷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在4种条件下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曲札茋苷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放置于室温、低温2~8℃避光、室温避光、室温强光照(4500lx±500lx)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降解产物,同时测定p H值、外观。结果注射用曲札茋苷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低温2~8℃避光、室温避光条件下0~8h内其外观、p H值及含量、降解产物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研究提示注射用曲札茋苷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低温2~8℃避光、室温避光条件下较为稳定,实验结果可供临床配伍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用药浓度,取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适量置聚丙烯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制得配伍液,在室温和高温下,于0,1,2,4,6,8 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头孢曲松钠的含量,测定配伍液p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外观。结果:在高温和室温条件下,8 h内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含量相对降低14.71%,12.54%,14.29%,13.87%;头孢曲松钠含量相对降低8.45%,6.16%,9.54%,8.45%。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不能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奥硝唑与几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25℃、37℃)下注射用奥硝唑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以临床用药浓度,将注射用奥硝唑分别加入到3种注射液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的pH值、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的药物含量。结果在25℃与37℃条件下放置8h内,3种配伍液的外观、pH值、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奥硝唑与3种注射液配伍,在8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注射用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及溶血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结果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强光(4 500±500)Lx、(40±2)℃两种条件下,24 h内,主药含量和降解产物均无明显变化。注射用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分别与2种输液配伍后无溶血现象和凝集现象。结论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与2种输液配伍24 h内稳定,临床上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胞磷胆碱注射液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0±1)℃情况下,观察2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峰形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胞磷胆碱的含量.结果 2药配伍后,8 h内的外观、pH值、含量及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胞磷胆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室温6小时内注射用赖氨匹林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三种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阿司匹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水杨酸),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上述三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水杨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赖氨匹林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卡络磺钠与头孢匹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8 h内各时间点含量,同时测定pH值,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8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 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阿魏酸钠与几种临床常用液体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和用药环境,将阿魏酸钠分别与5%、10%葡萄糖、0.9%氯化钠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配伍,定为第一组,同时配制初始浓度分别为0.2、0.4、1.2、2 mg/ml的0.9%氯化钠溶液,定为第二组,于不同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在温度为25℃,照度为800 Lux条件下,配伍后8小时内,第一组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第二组配伍液中,初始浓度为0.2 mg/ml和2mg/ml的样品溶液,8h测得含量分别为96.3%和99.2%.[结论]阿魏酸钠在临床使用时,与四种临床常用液体配伍后,8小时内稳定,同时在临床用药允许的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依据临床用量,将疏血通注射液分别加入到3种规格的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配伍后0、1、2、4、6、8 h取样,测定次黄嘌呤含量、外观、p 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不溶性微粒、粒径等指标以及进行蛋白质检查。[结果]疏血通注射液与3种规格的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8 h内颜色正常,溶液澄清。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不溶性微粒、粒径均在合理范围内,蛋白质检查符合限度规定。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 h内次黄嘌呤含量稳定,2 h后随时间呈缓慢降解趋势;疏血通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8 h内次黄嘌呤含量稳定。[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8 h内各指标基本稳定,可应用于临床,建议在临床使用中即配即用。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性质多不稳定,常受溶媒、温度、放置时间及药物间配伍等因素的影响,而溶媒是影响其效价的主要因素。本文就静滴抗生素时输液的合理选择作一浅述,以供临床参考。 1 青霉素G 青霉素G水溶液极不稳定,易被水解,25℃时,在不同的输液中,分解速度各异,在5%、10%葡萄糖注射液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有效期仅2h(pH≤4),而在0.9%氯化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有效期则超过8h  相似文献   

19.
郭冰 《中外医疗》2013,(36):19-20
目的 探讨观察头孢西丁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伍,将头孢西丁钠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头孢西丁钠与以上输液配伍后6h内,各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配伍后≥10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明显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 对头孢西丁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紫外光谱相似度考察注射用丹参粉针(冻干)与6种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注射用丹参与氯化钠注射液(0.9%)、葡萄糖注射液(5%)、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测定配伍后7h内配伍液的pH值及UV吸收度,根据UV吸收值计算紫外光谱相似度及其变化。结果:6种配伍液7h内pH值无明显变化;在200nm一400nm范围内,注射用丹参与6种输液配伍的平均相似度大小依次为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液在250.5~300nm范围内相似度较大;配伍液相似度变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结论:注射用丹参与氯化钠注射液(0.9%)、葡萄糖注射液(5%)、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较稳定;与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输液配伍后相似度较小.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